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跟踪练.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12626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跟踪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跟踪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跟踪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微信“打赏”是读者在微信订阅号上阅读完原创文章后,如果认可这篇文章,点击文章下方的“打赏”链接,并支付一定的金额给作者的行为。腾讯公司在汇总“打赏”后,会把所得金额如数支付给文章作者。这样的“打赏”()变革了原有支付模式,有利于提高作者的收入增加了读者的支出,会降低读者的消费体验增加了腾讯公司的收入,提高了其经营效益体现了社会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ABCD解析:“打赏”有利于提高作者收入,也体现了对劳动、人才和创造的尊重,符合题意;阅读后才“打赏”,因此这种做法不会增加读者的支出,错误;腾讯公司把所得金额如数支付给文章作者,与题意不符。答案:B2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江苏省围绕苏北脱贫攻坚重点县、区发展需求,组织开展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人员精准对接活动。近三年来,全省共实施科技项目110项,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1 276.5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达1.2万元。这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素质,杜绝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完善科技成果收入分配制度,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增收能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社会公平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相关知识。“杜绝”说法太绝对化;与题意没有直接关系,材料没有涉及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材料中“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等内容说明“技术”“精准对接”活动能够提高低收入农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促进收入公平的实现,符合题意。答案:B3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甲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A4万元 B5万元 C6万元 D7万元解析:本题考查劳动收入的知识,易错选A。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报酬。这样就不包括甲购买股票得到的红利1万元和出租住房的收入1万元。甲在国有企业上班,年薪4万元是按劳分配收入,也是劳动收入,在民营企业兼职获得的1万元是按劳动要素分配,也是劳动收入,总共5万元。答案:B4有甲、乙、丙三人,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并有一项技术专利卖给该企业;乙是一日本在中国独资企业的职工;丙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工作一年后,下列对甲、乙、丙三人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甲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甲转让专利技术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乙的收入形式有利于促进分配公平丙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A B C D解析:甲是某国有控股企业的总工程师,其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正确;甲转让专利技术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正确;乙的收入形式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而不利于分配公平,排除;丙在一股份合作制企业持股上岗,丙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说法错误。答案:A5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指出,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推出差别化分配激励政策。实施差别化分配激励政策()有利于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体现了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和完善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A B C D解析:实施差别化分配激励政策有利于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体现了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增加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符合题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说法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了是让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与题意不符。答案:A6李克强总理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分享经济的重要推手,是收入分配改革和促进社会公正的切入点,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这是因为“双创”()为创业创新者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和通畅的上升通道尊重了劳动、知识、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获得的收入能有效地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A B C D解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这是因为“双创”为创业创新者提供更加公平的机会和通畅的上升通道,正确;“双创”尊重了劳动、知识、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获得的收入,所以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正确;“双创”并不能有效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选;劳动报酬并不属于再分配,不选。答案:A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将逐步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水平,鼓励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合理收入,并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这一举措旨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节过高收入,消除收入差距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原则,推动实现共同富裕A B C D解析:这一举措旨在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正确且符合题意;中“消除”说法错误;这一举措主要体现了效率而不是公平,也不能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排除。答案:A8随着我国持续推进“互联网”战略,互联网上的投资理财平台、网站、公司及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引发了深远的社会影响。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有利于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淘汰传统金融产业,进入产业发展新时代体现了健全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体现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弱化政府调控A B C D解析:材料主要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体现了健全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正确且符合题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淘汰传统金融产业,说法错误;金融市场发展体现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但并不能弱化政府的职能,说法错误,错在“弱化”;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9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此数值越趋向于1,收入差距越大。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有所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仍然偏高,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当()实行按劳动要素分配,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实行按劳分配政策,使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A B C D解析: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当适当调节收入分配的差距,故可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故表述与题意相符;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中“使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表述不正确。答案:B10人社部印发的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离岗创业。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权利。实施这一意见的主要意义在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缓解就业严峻形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释放创新创业活力破除创业体制障碍,深化人才机制改革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按技术要素分配。实施这一意见并不涉及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不选;该意见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不选;符合题意。答案:D11“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下列做法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清除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通过实施政府定价政策,稳定物价水平A B C D解析:“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强调了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实现社会公平,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所以要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让人们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正确;收入差距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不是消除差距,错误;价格是在市场中形成的,不能由政府定价,错误。答案:B12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认为,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到自己的获得和付出的绝对额的影响,而且受到获得与付出相对比较的影响,即人们不仅关心个人努力所获得的绝对报酬量,而且关心同别人比较报酬的相对报酬量。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报酬的分配要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有助于推动生产发展公平的分配关系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础A B C D解析:题目中该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到自己的获得和付出的绝对额的影响,而且受到获得与付出相对比较的影响,故启示我们报酬的分配要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有助于推动生产发展,故入选;与题意无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错误。故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和谐社会、公平优先、效率兼顾。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其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薪酬差由12倍降至7到8倍。这样的薪酬结构,进一步缩小了普通职工与企业高管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又考虑到了对企业负责人的激励。材料二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制度不完善,产权关系界定不明,政企政资还没有真正分开;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三项制度”是指国务院针对国企的劳动、人事、分配改革);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群众意见强烈。注:“三项制度”改革是指正在推进中的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制度改革。(1)结合材料一,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分析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义。(2)运用相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解析:第(1)问可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两个方面以及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对企业和经济发展等角度作答; 第(2)问为措施类主观题,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针对材料中描述的国企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即可。答案:(1)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广泛调动职工积极性,兼顾了效率与公平。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有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2)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科学管理,让国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完善分配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初次分配机制,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消除贫困,实施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截止到2019年1月,我国仍有2 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全国还有1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还有很多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不通沥青(水泥)路。专家分析认为,因病因灾致贫、缺乏资金、缺少文化是贫困人口长期不能脱贫的重要原因。材料二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民生保障相对滞后、收入差距拉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依然存在。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就要求增加民生保障投入,促进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民生保障投入的意义,并从分配的角度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建议。解析:第(1)问没有明确知识范围,学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学生可具体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投入、完善农村信贷政策、提高贫困农民的文化素质等角度作答。第(2)问学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学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第一小问:扩大消费,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和业态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保障。第二小问: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学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答案:(1)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解决因病因灾致贫的问题。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投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信贷政策,加大对贫困农民脱贫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技术培训。(2)意义:扩大消费,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和业态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保障。建议: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