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直线与方程章节反馈反馈形式:40分钟自主性反馈+60分钟互动展示提升 自练自检环节互评释疑环节问题解决展示提升环节知识建构(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展示方案 (内容方式时间)【考点1】倾斜角与斜率 (必修二82-89)倾斜角概念: 斜率k与倾斜角的关系: 经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两直线平行:l1l2 两直线垂直:l1l2 典题分析1. 若直线k的斜率满足,则该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2. 已知点P(-1,2),A(-2,-3),B(3,0),经过点P的直线l与线段AB有公共点时,则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为: 。3. 已知点A(-3,-5),B(1,3),C(5,11)三点,证明这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两人小对子间相互批改,解决问题并相互做出对方出的题目.四人共同组互动重点:结合议题中的具体问题探讨疑难,重点交流议题一:“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议题二:“直线方程的求法和选择运用”议题三:“直线交点,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距离的求解方法”议题四:“综合知识运用”小组任务安排板书组:组员在科研组长带领下安排1-2人进行板书规划,其他同学互动预展;非板书组:1、 在组长的主持下确定好需要展示的题目;2、 确定好本组所扩展的题目;3、 进行展示任务分工,做好展示前的准备;【议题1】(方案提示:从斜率和倾斜角关系入手,计算直线斜率整理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斜率关系)1. 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则系数a= ( ) A、 -3 B、-6 C、 D、2.如图1,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为k1、k2、k3,则必有( )A. k1k3k2 B. k3k1k2C. k1k2k3 D. k3k2k13.已知直线l1经过点A(3,a),B(a-1,2).直线l2经过点C(1,2),D(-2,a+2).(1) 若 l1l2,求a的值;(2) 若l1l2,求a的值。【考点2】直线方程 (必修二92-99) 直线方程 点斜式 斜截式 两点式 一般式 总结:各种形式方程的适用条件 典题分析1. 已知直线l过点(1,0),且与直线y=(x-1)的夹角为30,求直线l的方程。2. 求斜率为,且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12的直线l的方程。【议题2】(方案提示:了解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1.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 A(-2,1) B (2,1) C (1,-2) D (1,2)2.已知A(1,2)、B(-1,4)、C(5,2),则ABC的边AB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A)x+5y-15=0 (B)x=3 (C) x-y+1=0 (D)y-3=03.根据下列条件求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 直线的斜率为2,且经过点A(1,3);(2) 斜率为,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4;(3) 经过两点A(2,-3),B(-1,-5).【考点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必修二102-108)回顾必修二课本102-108页内容,完成“考点3”的思维导图:典题分析、已知直线l1:x-2y+3=0,l2:2x+3y-8=0.求经过l1,l2的交点与直线3x+4y-2=0平行的直线l的方程。【议题3】(方案提示:了解两条直线交点的求法;会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点间距离公式)1.点P(-1,2)到直线8x-6y+15=0的距离为( ) (A)2 (B) (C)1 (D)2. 点(,m)关于点(n, 3)的对称点为(,),则()m,nm,nm,nm,n3.求两平行线l1:3x+4y=10和l2:3x+4y=15的距离。4.已知点A(1,2),B(3,4),C(5,0),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考点4】综合复习典型综合习题1.请自己寻找一道本章中比较典型的题目,自主在下面完成,并分享给大家。【议题4】(方案提示:总结本章内容会用直线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1.已知四边形ABCD的顶点为A(),B(-2,2),C(0,),D(4,2),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2.求平行于直线3x+4y-12=0,且与它的距离是7的直线的方程;3.直线x+m2y+6=0与直线(m-2)x+3my+2m=0没有公共点,求实数m的值. 三、【培辅课】(附培辅单)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四、【反思课】: 今日心得: 今日不足: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