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学1ppt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11419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儿童心理学1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特殊儿童心理学1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特殊儿童心理学1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儿童心理学 雷秀雅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研究方向 发展教育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主攻 自闭症儿童心理及心理干预研究联系方式 leixiuya 课程简介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研究特殊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各类特殊儿童的一些心理规律 本课程从宏观角度了特殊儿童的一般心理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 特殊儿童的定义 成因及评估 也从微观角度介绍了各类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病理表现 教学目的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研究特殊儿童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类特殊儿童的病例表现和成因 掌握特殊儿童教育与心理干预理论与技能 参考书 方俊明雷江华主编 特殊儿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5肖非译 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韦小满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 华夏出版社 2006 考核要求 提交论文 提交一篇与特殊儿童教育心理相关的论文 开卷考试 主要内容 第一讲特殊儿童心理学概述第二讲特殊儿童鉴别与心理评估第三讲特殊儿童成因分析第四讲特殊教育第五讲特殊儿童心理干预方法 第一讲特殊儿童心理学概论 主要内容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特点二 特殊儿童分类三 特殊儿童发展中的差异四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五 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特点 1 研究对象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特殊儿童 特殊儿童是一种社会存在 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就是对与这一社会存在有关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作出明确的说明与解释 案例1 唐氏综合症又名蒙古种型症 Down sSyndrome 是一种因婴儿细胞染色体异常而引的疾病 正常人的细胞中有四十六个染色体 而唐氏的婴儿则有四十七个 廿一三体症 Trisomy21 是第21对染色体中多了一条染色体 即细胞中有四十七条色体 约九十五个百分点的唐氏综合症病人 这些婴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迟钝但大多性情乐观 发展性障碍儿童案例 2019 12 28 RY男10岁 左自画像右学校主题绘画 特殊儿童绘画 HY女11岁半左自画像右学校主题绘画 特殊儿童绘画 2 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其所受到的特有的外部环境因素决定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1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差异性 2 特殊儿童群体内的异质性 3 特殊儿童心理测评工具的独特性 4 特殊儿童心理研究中伦理道德问题的突出性 1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差异性 由于特殊儿童独特的身心特点 造成其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巨大差异 群体问的差异在广度上表现在认知 情感 意志与个性心理倾向与特征等各个方面 在深度上表现为其某一或某些心理与生理属性处于正态分布的两个极端 残障或资优儿童 2 特殊儿童群体内的异质性 特殊儿童群体内的异质性首先表现在其类别的多样性上 从广义上说 特殊儿童包括各类感知觉障碍 行为问题 多重障碍及资优儿童等 其次 对某类障碍儿童来说 其内部异质性也十分明显 如在智障儿童中 又有轻 中 重 极重度之分 三个主要轴上的差异 智商轴 低 高 情绪轴 暴躁 平和 病症程度轴 轻度 重度 3 特殊儿童心理测评工具的独特性 特殊儿重心理测量工具的信度与效度是衡量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索 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对其进行测量的工具也应具有自身的特点 但是现有的大部分测量工具并不适用于特殊儿童心理研究 现在的大多数标准化心理测量工具均是以常态儿童为样本而制订的 现有测量工具的理论模型大多注重评定行为样本的反应结果 而不注重评定其反应过程 特殊儿童类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相应测评工具的多样性与细致性 4 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伦理道德问题 首先 研究的对象是绝对的弱势群体 对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包括研究中有意与无意的伤害 他们申述和抵御的能力较弱 其次 目前提倡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作用较难在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体现出来 这是因为特殊儿童的某些身心缺陷使其很难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意愿 而往往是被动的接受与服从 二 特殊儿童分类 划分原因 为了便于医疗 看护和教育 1 最早分类时间 18世纪 根据其特点进行安置 安置地 医院和救济院 缺陷严重 监狱 违法乱纪 学校 缺陷较轻 关于分类不分类的争议 2 国外特殊儿童的分类 1975年 美国第94届国会通过了第142号法令 即 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 将特殊儿童分为学习障碍 言语和语言障碍 弱智 重听 聋 视觉障碍 情感障碍 肢体残疾 其他健康损害 聋盲 多种残疾共11种 1978年 把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天才归为特殊儿童 1990年 将重听和聋合为一类 增加了孤独症和脑外伤两类 美国 合计共14类 日本 在日本 特殊儿童是指身心有障碍的儿童 共分7类 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精神薄弱肢残病弱 身体虚弱言语障碍情绪障碍 3 我国对特殊儿童的分类 1997年台湾地区在 特殊教育法 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等两类人群 其中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 视觉障碍 听觉障碍 语言障碍 肢体障碍 身体病弱 严重情绪障碍 学习障碍 多重障碍 自闭症 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资赋优异分为智能 学术性向 艺术才能 创造力 领导才能及其他才能 我国大陆至今尚未在法律中对特殊儿童的分类作出明确规定 相关文件涉及 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盲 聋和弱智1989年国务院 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意见 盲 聋和弱智 肢体残疾 学习障碍 语言障碍 情绪障碍7类 三 特殊儿童发展中的差异 1 个别间差异个别间差异是指儿童与其他同龄儿童相互比较后 所显现出来的不同之处 2 特殊儿童在心理和学习能力上的发展差异 发展差异 认知 感知肌能 语言 情绪 认知上的发展差异 认知上的发展差异 儿童在认知发展上出现问题时会有智能障碍 学习障碍 阅读困难 注意力不足及记忆力不足等多方面的现象 注意力 是指儿童的集中注能力 据研究显示 人的神经系统中具有一些短暂而临时的记忆以贮存来自各方面的刺激 经选取分析后 才能成为有用的讯息 而其他没用的讯息很快便被洗去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比正常儿童在辨取有用讯息时往往须花费较长时间 甚至出现遗漏 影响学习 感知肌能上的发展差异 感知肌能是 感觉 知觉及肌肉动作的能力 儿童透过协调控制肌体活动去接收 组织及阐释外界的信息 以便学习 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不能分辨形近字 常写错别字 都可能表示在感知肌能上出现困难 语言 儿童语言发展规律 1 小狗跳 1岁 2 小狗跳到桌子上 2岁 3 一只小狗突然跳到桌子上 3岁 4 一只小狗突然跳到院子中间放着一盆排骨的桌子上 3 4岁 5 一只呲牙咧嘴的小狗凶猛地扑向正仓惶逃出院子里的那个中年男人 5 6岁 情绪 1 情绪识别任务 如 向儿童随机呈现四种情绪的类型图片 高兴 伤心 愤怒和害怕 让其对各种表情进行命名 2 情绪观点采择任务 如 随机呈现8张图片 图片中主人公的性别 年龄与儿童一致 主试用中性语气和表情向儿童讲述情景故事 没有动作提示 要求儿童根据信息判断主人公的情绪状态 3 情绪原因解释任务 如 主试向儿童描述图片中主人公的情绪信息 要求儿童说出存在的原因 四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1 成熟理论2 心理动力理论3 行为主义理论4 儿童发展阶段理论5 生态理论 1 成熟理论 不成熟 成熟 理论是研究人的个性和组织关系的一种理论 美国的阿吉里斯认为 在人的个性发展方面有一个过程 就是从不成熟到成熟 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个性 2 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学 psychodynamic 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 内部力量 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 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剥夺状态 生理唤起以及冲突都为行为提供了力量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模型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天性并不总是理性的 行为可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 3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是有机体面对情况的一种反应态度 它不仅包括人的身体反应和动作 并且包括语言和主观的经验 一个人的行为产生 免不了外来的消息对有机体的刺激 经过这种刺激后 即产生某种行为反应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论点 人总是期望一些令人满意的行为 而反对造成不适的行为 因此 行为会不断发生改变 由于 对外来刺激的反应行为是经过学习而来的 所以 如果要去除当事人的不适当行为 应该给当事人提供一个 再学习 的机会 以修正当事人所希求且能感到满足的行为 该理论体系包括传统条件反射理论 巴浦洛夫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 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萨提亚冰山隐喻 觉察与成长 4 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纽曼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潜伏期性器期 弗氏认为个人如果不能在每个阶段获得满足 在日后的发展中会产生固着现象 fixation 例如 婴儿如果没有得到适度的口腔满足 成人期时容易有过度吃东西的行为 或者退行 regression 即个体受到挫折后从高级的发展阶段倒退到某一低级的发展阶段 可能导致心理异常 成为各种神经症 精神病产生的根源 母 婴 体阶段 从出生 1岁 分离阶段 1 2岁 个性固化阶段 2 3岁 纽曼将幼儿个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5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 有时也被称作背景发展理论或者人际生态理论 将人际关系分成了四套依次层叠的环境系统 这些系统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 该理论由布朗芬布伦纳 UrieBronfenbrenner 微系统 直接环境 家庭 学校 同龄群体 中系统 由直接环境之间的联系构成 外系统 间接发生影响的外部环境条件 宏系统 较大的文化背景 时间系统 五 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由于特殊儿童心理研究中的变量众多 关系错综复杂 因此 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应依据其特殊性 采用一些更加适合其特点的研究方法 变量多关系复杂 1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在特殊儿童心理学的量的研究中 由于被试的复杂性或研究目的多重性 往往需要采用较为复杂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 多被试多因素 2 案例研究 许多学者极力提倡在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 他们认为这种实验设计适用于大部分案例研究 而案例研究是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迈瑞的家庭结构分析 3 质的研究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逐步认识到在社会科学 教育学 心理学研究中纯量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他们开始使用质的研究方法 许多学者特别强调在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应用质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将自然情景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 研究者本身就是关键的研究工具 研究以描述性陈述为主 研究者更关心的是研究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结果 研究者倾向对资料进行归纳性地分析 质的研究以意义阐释为核心内容 4 行动研究法 有学者认为 行动研究法非常适用于对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 如 对特殊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 特殊儿童教育教材教法以及教学模式的评估等 行动研究的简明定义为 行动研究是有关社会情景的研究 是从改善行动品质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 5 综合研究 由于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许多学者建议在研究中采用综合的研究策略 即将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许多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实践表明 在同一项研究中同时使用质与量的研究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通过质的研究 可以判定有关现象是否存在 结构如何 各要素之间具有何种联结等 并对各现象的意义作出合理的解释 它往往奠定了研究的总体框架 决定了研究的大致发展方向与趋势 为量的研究确定了基础与内容 在特殊教育研究中 量的研究往往可对整体研究中某些局部作进一步补充与深化 探索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