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细菌感染与治疗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0902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6.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耐药细菌感染与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耐药细菌感染与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耐药细菌感染与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耐药细菌感染与治疗药物选择,1,Contents,药物选择给与治疗,常见耐药菌,细菌耐药现状,耐药菌及其感染的药物治疗选择,2,试题:,1. 常见耐药细菌包括哪些?2. 对肠球菌天然耐药的抗菌药物包括?3. 对PRSP 有效的三代头孢是?4. 替加环素不能覆盖的细菌是哪种菌?,3,细菌耐药现状,四大感染之病原菌: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抗菌药物的临床地位: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涉及临床各个科室品种多、消耗量大不合应用现象普遍存在,4,不合理用药的结果,不合理用药导致: ADRs (1/3) 医药资源的浪费和医药费用的增加 真菌感染发生率增加 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不合理用药- -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因素。,5,细菌如何产生耐药性?,为什么会出现耐药菌感染?选择?诱导突变?转导?,6,耐药菌株的选择,7,(同一菌中耐药菌的选择),抗菌药物与耐药菌株选择的相关性,8,不同菌中耐药菌的选择,诱导耐药与细菌高耐药性产生的过程,细菌自我保护,自然界抗生现象 细菌产生抗生物质,9,人类提取这种抗生 物质制成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发挥抗菌作用,细菌被抗生素诱导产生灭火酶或改变 代谢途径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人类开发新抗生素,细菌不断受到选择压力-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产生新的耐药性,抗生素与细菌不断 在新基础上相互作用细菌发展为高耐药菌与多重耐药菌,10,耐药基因的横向传播与转导,鲍曼不动杆菌的暴发流行VRE耐药基因转给金葡菌等阳性菌,11,抗感染面临的挑战,革兰阳性菌:MRSA,MRSEVREPRSP革兰阴性菌:产ESBL和AmpC的肠杆菌科细菌多药耐药(MDR)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PDR)鲍曼不动杆菌KPC(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氏菌)NDM-1超级细菌,12,面对上百种抗菌药物,?,在全球范围内“ESKAPE”耐药已成为导致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13,革兰阳性耐药菌及其感染的治疗药物选择,14,7449株革兰阳性球菌的菌种分布,15,1.MRSA 及其感染的治疗,16,1961年首次报道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20世纪80年代,MRSA已在全世界的许多医院流行。,金葡菌耐药性的进化,17,金葡菌,青霉素,1944,青霉素耐药金葡菌,甲氧西林,1961,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MRSA),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万古霉素,1990s,1997,万古霉素中度耐药金葡菌(VISA),2002,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VRSA),MRSA在中国大陆:CHINET 2009,18,MRSA耐药机制固有耐药是由染色体介导的耐药,其耐药性的产生与细菌产生一种独特的PPBP2a, PBP2a的产生受染色体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 A)调节。mecA 基因是MRSA 特有的耐药基因,在其耐药性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获得性耐药是质粒介导的耐药。产生-内酰胺酶:某些菌株通过耐药因子产生大量-内酰胺酶,使不耐酶青霉素缓慢失活,表现出耐药性,多为临界耐药。主动外排系统:敏感菌亦有,当长时间受到环境中底物诱导时,系统的基因被激活,表达增加, 外排药物的功能大大增强,表现出耐药性。,19,MRSA 感染治疗药物,万古霉素(Vancomycin) 替考拉宁(Teicoplanin) 利奈唑烷(Linezolid) 链阳霉素(Streptogramins) 达托霉素(Daptomycin)用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右侧 感 染性心膜炎;与RIE或复杂性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并发的由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菌血症。 其他: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利福平、克林霉素 夫西地酸、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等,20,21,有效药物之适应症,1. 万古霉素产品说明书,2. 利奈唑胺产品说明书,3. 替考拉宁产品说明书,CRBS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2,药代动力学,替考拉宁,23,美国感染性疾病MRSA治疗指南,1. MRSA肺炎 推荐: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A)或克林霉素, 不推荐: 达托霉素、氟喹诺酮。2. 菌血症和心内膜炎 推荐:万古霉素或达托霉素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推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后者为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4. 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推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特拉万星、达托霉素等5. 骨关节感染:推荐初始行:万古霉素或达托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 其后予利福平联合氟喹酮、TMP-SMX、四环素类或克林霉素治疗,24,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IDSA) 2011年1月,25,众多指南推荐万古霉素为治疗MRS的首选,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0102011版)美国胸科协会(ATS)关于医院获得性、呼吸机相关及医疗相关肺炎治疗指南(2005版)美国抗感染协会(IDSA)关于导管相关感染(2009版)皮肤软组织感染治疗指南(2005版)HAP亚洲工作组关于HAP组首次共识欧洲心脏协会(ESC)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版)英国抗菌化疗协会(BSAC)关于MRSA感染预防和治疗指南(2006版)新英格兰杂志关于脑膜炎感染预防和治疗指南(2010版),2.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肠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于人、动物的肠道和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是人类的正常菌群之一。肠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在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重要院内感染致病菌。所致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炎、胆囊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脓毒症,病死率达21.0 27.5。分离率:在分离的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绝大多数(80%),其次为屎肠球菌。,26,肠球菌的耐药性,天然耐药:肠球菌与其他临床上重要的革兰阳性菌相比,具有更强的天然耐药性,存在对头孢菌素类、林克霉素、部分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到染色体,继而代代相传。肠球菌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的前提下,出现了对-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利福平等药物的获得性耐药,其耐药机制各不相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肠球菌在使用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其自身代谢和结构发生改变,使细菌对糖肽类(万古霉素)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出现敏感性完全丧失,即VRE。我国VRE分离率约5%, 美国30%。,27,VRE 的分型,28,VRE可分不同表型和基因型不同分型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性不同VRE耐药基因,可以转移给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他阳性菌,VRE的分型及药物敏感性,29,肠球菌药物治疗,氨苄西林或青霉素 氨苄西林或氨苄西林/舒巴坦呋 呋喃妥因、磷霉素。1981年发现第一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可选 : 替考拉宁+环丙沙星链阳霉素恶唑烷酮类: 利耐唑胺,第一个获准用于治疗VRE的口服抗菌药。甘酰胺环素:替加环素新糖肽类/脂肽类新喹诺酮类,30,3. 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及其感染的治疗,31,肺炎链球菌,医学上重要的链球菌主要有: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等。链球菌引起人类的疾病主要有: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等)毒素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肺炎链球菌:持有溶血性,在化脓性球菌中,肺炎链球 菌的致病力仅次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引起:呼吸系统感染、中耳炎、副鼻窦染及 脑膜炎。,32,全球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分布,33,1、PROTEKT study HMR 3647A/ v001 - 2000/2001.2、song AAC 2004,中国23.4%,*Penicillin resistant (MIC 2 mg/L).,PRSP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耐青霉素的耐药机制主要由于PBPs的改变。 PRSP肺部感染的治疗,34,革兰阴性耐药菌及其感染的治疗药物选择,35,14709株革兰阴性菌的菌种分布,36,1.产ESBLs 致病菌感染的治疗Extent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定义: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是一类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的酶,并能诱导细菌对这类抗生素产生耐药。主要由肠道杆菌产生(大肠、肺克等),可被克拉维酸抑制。1983年德国首先发现。,37,493321.7-70.8%41.4%,799233.3-78.5%56.5%,6930-33.3%16.0%,菌株数检出率范围总检出率,产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最主要的耐药机制,汪复,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10(5):325-334.,2009年ESBLs的检出率,38,10年来中国ESBL的发生率,%,Wang H, Chen M. Diagnos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5, 51, 201-208 CMSS/SEANIR/CARES.CMSS 2010,王辉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Vol34.No10,897904,year,39,大肠 肺克,产-内酰胺酶酰化作用:含丝氨酸活性中心的-内酰胺酶水解作用:含锌活性中心-内酰胺酶细胞壁结构的改变和主动外排孔蛋白丢失或降低表达,外膜对药物通透性下降Mar外排泵:MFS、RND、SMR、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40,产酶:ESBLs、AmpC酶、耐青霉烯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生物被膜形成外膜孔蛋白缺失gryA和parC基因突变主动外排机制,产ESBL菌感染治疗选择药物,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等 加酶抑制剂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头孢美他醇、头孢米诺 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沙星等,41,多项国际权威指南推荐,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经验用药首选碳青霉烯类产AmpC酶的革兰阴性菌经验用药首选碳青霉烯类或四代头孢菌素,42,2.鲍曼不动杆菌2012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根据2010年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数据显示:我国14家教学医院 “鲍曼不动杆菌”占临床分离 “革兰阴性菌” 的16.11%,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43,特点一:最常见,易存活,44,不动杆菌属为G-非发酵菌,至今已发现 33种不同的不动杆菌属基因型鲍曼不动杆菌为最常见的基因型,占90%以上,同时也是最常见的耐药基因型,易存活原因:鲍曼不动杆菌营养需求简单,能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生存,且能抵抗多种消毒剂的作用,导致在医院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易造成感染的流行。,1.Garnacho-Montero J et al. Curr Opin Infect Dis.2010;23:332339,特点二:可在人体各部位定植,正常菌群在宿主细胞上定居、生长和繁殖的现象称为定植(自然环境和医院环境)鲍曼不动杆菌:可在正常人体体表(皮肤)、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呼吸道、胃肠道和伤口等部位定植,45,呼吸道定植,皮肤定植,胃肠道定植,伤口定植,3.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2007;5:939-951,特点三:可多种途径传播,46,1.Garnacho-Montero J et al. Curr Opin Infect Dis.2010;23:332339,快速获得和传播耐受性,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超级细菌”,耐药状况,47,对下列5类抗菌药物中至少3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 抗假单胞菌的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吡肟 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美罗培南 含有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如氨苄西林舒巴坦 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 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仅对12种对其感染治疗有效的抗菌药物(替加环素和/或多粘菌素)敏感的菌株。,对目前所有的对鲍曼不动杆菌有作用的抗菌药物(包括替加环素、多粘菌素)均耐药的菌株 。,MDR 多重耐药,XDR 广泛耐药,PDR 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XDR、PDR新的定义,2011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CAST)及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专家组的共同意见:对MDR、XDR、PDR进行了重新定义:对表中类抗菌药物中类或类以上(每类中种或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对表中类抗菌药物中类或类以上(每类中种或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对表中所有代表性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表见下页,48,“2011医疗机构耐药菌MRD、XRD、PRD的国际标准化定义专家建议(草案)”,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年5月第10卷第3期(湘雅医院 李春辉摘译吴安华审校),鲍曼不动杆菌MDR、XDR、PDR新的定义标准,49,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50,产抗菌药物灭活酶超广谱一内酰胺酶 (ESBLs)金属一内酞胺酶 (NDM-1 ) 质粒型Ampc酶(作用于头孢菌素且不被克拉维酸所抑制的-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钝化酶)氯霉素酰基转移酶(CTA)碳青霉烯酶(Bush分类:A-D类中,D类仅见于不动杆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拓扑异构酶gyrA/parC基因突变-喹诺酮类耐药armA等16S 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耐药药物到达作用靶位量的减少外膜孔蛋白通透性的下降细菌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年第14 卷第9 期中华实验与临床病毒学杂志2002年01期,鲍曼不动杆菌定植住院时间延长(达15天)入住ICU插管(包括经鼻胃管、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既往接受抗菌治疗(尤其接受2种以上药物治疗的患者)重症感染(APACHE II 评分达24分),1.Anunnatsiri S et al.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 2011 ;42(3):693-703.2.Shih MJ et al.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08;41:118-123,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51,鲍曼不动杆菌可致的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和机械通气相关肺炎血流感染(包括留置管相关血流感染)术后和外伤后颅内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感染(主要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2010年CHINET监测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占所有呼吸道标本分离革兰阴性菌的17.5%;位居脑脊液及其他无菌体液分离革兰阴性菌的第1位,分离率为 7.2%;占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的3.9%;伤口脓液分离革兰阴性菌的7.2%;尿液分离革兰阴性菌的2.7%。不动杆菌占腹腔感染分离菌的4.2%。,52,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常用抗菌药物,53,舒巴坦及含舒巴坦的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合制剂 (国外: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国内: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54,碳青霉烯类 代表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g q6h / q8h 静脉滴注美罗培南用法用量:肺部等感染剂量:1.0g q6h / q8h 静脉滴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剂量:2.0g q8h 静脉滴注(血脑屏障)PK/PD研究:对于一些敏感性下降的菌株(MIC:416mg/L):增加给药次数(中度感染:1.0g q12h 鲍曼1.0g q6h / q8h )加大给药剂量(轻、中度感染:1.0-2.0g/d 鲍曼3-4g/d)延长静脉滴注时间(一般为:40-60分钟 2-3h),可使TMIC延长,对部分病例有效。,55,多粘菌素类 代表药物:多粘菌素E (体外最强) 、多粘菌素B(少用),国际推荐用法用量:2.55mg/kg/d 或 200400万U(100万U相当于多粘菌素E甲磺酸盐80mg),分2-4次静脉滴注。注意:该类药物的肾毒性、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对于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特别需要注意肾功能的监测。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耐药率低(10.8%),但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耐药,需联合其他抗菌药物应用。,56,替加环素,甘氨酰环素类:第一个品种,为米诺环素的衍生物,对MDR、XDR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早期: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90为2mg/L;近期:敏感性差异大,耐药菌住呈增加趋势,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特点:组织分布广泛,血药浓度、脑脊液浓度低,影响了药效的发挥,需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用法用量:首剂:100mg,维持:50mg q12h 静脉滴注,57,X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联合给药方案,以含舒巴坦或舒巴坦合剂为基础联合:+ 米诺环素口服 or 多西环素静滴,(国内多采用)+ 多粘菌素E+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多用于同时合并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以多粘菌素E为基础联合+ 含舒巴坦或舒巴坦合剂+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替加环素为基础联合+ 含舒巴坦或舒巴坦合剂+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多粘菌素E+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三药联合方案含舒巴坦或舒巴坦合剂 + 多西环素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利福平 + 多粘菌素E或妥布霉素,58,3.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非发酵菌,专性需氧,对营养要求不高最适温度35,抵抗力强,喜潮湿耐干燥,42生长4不生长(生长温度范围2542 ) 培养物有生姜气味、典型菌落灰绿色,有金属光泽,59,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肠道、呼吸道,环境标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液等 致病诱因:代谢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术后、烧伤、HIV感染 院内感染常见传播途径:患者间、器械-患者引发感染:败血症、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尿路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骨关节感染、眼科感染、 耳及鼻窦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消化道感染,流行病学及致病性,60,产酶头孢菌素酶AmpC: 可诱导、不被酶抑制剂抑制超广谱-内酰胺酶 ESBLs:对酶抑制剂敏感金属酶:不被酶抑制剂抑制,被某些螯合剂抑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生物膜的形成及外膜通透性下降外源耐药基因的获得:基因的突变、插入、缺失,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61,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达50%或以上,经验选用抗菌药物困难,故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通常需用较大剂量疗程常需较长 混合感染比例高:常需结合临床覆盖其他感染菌 联合用药:特别是对于XDR,PDR菌的感染,常需 联合用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原则,62,63,氨基糖苷类,-内酰胺类抑制细胞壁合成,喹诺酮类 阻碍DNA复制及转录,DNA,Ribosomes 核糖体,Neu. Science 1992;257:1064.,抗铜绿假单胞菌的联合机制,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DNA拓扑异构酶/促旋酶,“里外夹击”,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内酰胺类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严重者联用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多粘菌素类:肾毒性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多粘菌素E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耐药,常需与其他药物联用氨基糖苷类 :阿米卡星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抗菌药物选择,64,粒细胞缺乏(粒细胞计数20天)插管(包括经鼻胃管、尿路插管、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既往接受抗菌治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Tumbarello M et al. Epidemiol. Infect. .2011;139:17401749.,MD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危因素,65,66,4.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S. maltophilia,最早发现于1958 年,初名为嗜麦芽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maltophilia) 1983 年归属黄单胞菌属而更名为嗜麦芽黄单胞菌( Xanthomonas maltophilia) 1993 年再次更名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也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专性需氧,不发酵糖类,多数氧化酶阴性在多数培养基上生长,有氨味对营养要求不高,最适宜温度35,42 生长,4不生长一端有丛鞭毛无芽胞 无荚膜,生物学特性,67,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通过交叉感染在住院患者口咽部、胃肠道寄殖为条件致病菌,多引起院内感染潮湿环境中易于生长繁殖,可附着于医疗器械表面传播途径:患者间、呼吸装置、医疗器械、医务人员手传播引发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常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心内膜炎、肝脓肿、脑膜炎、胆管感染、创面感染,流行病学及致病性,68,基因组复杂:2008年Crossman公布其全基因组序列,揭 示其具有多重耐药基因。内酰胺酶: L1型(不能被酶抑制剂抑制) 耐碳青霉烯类 L2型(可被酶抑制剂抑制) 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多重耐药外排泵:可外排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但其临床意义尚未证实。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固有的耐药机制,69,尚处在研究阶段获得性二氢叶酸合成酶: 耐磺胺甲噁唑获得性二氢叶酸还原酶: 耐甲氧苄啶整合子-基因盒: 外排消毒剂(苯扎溴铵、氯己定)插入序列: 高度可移动性转座因子,使耐药基因广泛传播(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获得性耐药机制,70,药物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常见于院内感染,产碳青霉烯酶严重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58%60%敏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轻-中度感染:头孢他定56%64%敏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SMZco(75%80%敏感)米诺环素(96%99%敏感),71,碳青霉烯类 天然的耐药菌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芳香黄杆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aromatic Flavobacterium)脑膜炎败血症黄杆菌(Flavobacterium meningitis and septicemi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72,推荐强度: 1,具有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支持; 2,有非随机队列研究结果支持; 3,只有个案研究结果,控制耐药菌感染策略与方法,73,耐药菌感染治疗方案优化?,74,临床抗生素使用需考虑三因素,宿主,病原菌,抗菌药物,Nicolau DP Am J Man Care 1998:4(10,Suppl,) S525-30,75,评估宿主状况:患者体重与药物剂量?存在合并症 (如营养不良, 糖尿病)?伴随疾病 (如HIV, 移植, 风湿性疾病)插管?外科手段干预 ?改变药物的处置因素?(CRRT),提高最佳临床效果的可能性,分清状况,宿主,Nicolau DP Am J Man Care 1998:4(10 Suppl) S525-30,76,提高最佳临床效果的可能性,加强认识,宿主,Nicolau DP Am J Man Care 1998:4(10 Suppl) S525-30,关注致病菌:更高的 MICsMDR, PDR? 二重感染?真菌感染?特殊病原体?混合感染?,77,提高最佳临床效果的可能性,优化方案,药物?,Nicolau DP Am J Man Care 1998:4(10 Suppl) S525-30,78,从PK/PD理论到临床,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79,PK/PD导向的抗菌药物应用提高临床有效性,3“D”原则,80,增加持续输注时间连续输注给予负荷剂量,使用泵控全天24小时输注,对-内酰胺药物提高疗效的策略,度浓,MIC,81,MIC=4g/ml时,美罗培南不同的给药方案TaM,1.5g/day,2g/day,3g/day,82,2g/day,3g/day,4.5g/day,4g/day,MIC=8g/ml时,美罗培南不同的给药方案TaM,83,MIC=16g/ml时,美罗培南不同的给药方案TaM,84,对于MIC4g/ml的细菌,通常为肠杆菌科细菌,推荐:美罗培南0.5g q8h 或q6h, 一般不需要延长点滴时间。对于MIC4 g/ml的细菌,通常为绿脓杆菌、不动杆菌,推荐:美罗培南单次剂量从1g起,1-2g, q8h 或q6h, 建议延长点滴时间。美罗培南每日最大剂量可达6g,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在没有肾功能障碍时,不推荐q12的给药方法。,85,小 结,了解耐药菌分离率不断增高的趋势。熟悉常见耐药菌、特征及有效药物。掌握耐药菌感染治疗时,提高疗效应考虑的因素与措施。,86,87,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