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 选择与填空技巧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04818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 选择与填空技巧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 选择与填空技巧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 选择与填空技巧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择题、填空题应试技巧1、 选择题。近年选择题命题特点:(1)主题式、问题串、共用材料(2)(课标卷)四个主题,3道3问+1道2问(3)知识抽样,题组内考点分散,选项设置角度多元化,思维跨度大(4)设问与选项完整对接,流畅性好(5)“新知识”“新名词”多,信息量大,突出对考生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6)关注长效热点的考查,如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转移、新能源开发、气候变化、新交通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二、综合题小切口,大深入近年综合题命题特点:(1)区域背景,一中一外,兼顾热点(2)真实案例,问题探究,设问精细(3)自然地理专业化,人文地理案例化(4)分析事象成因,评价区位条件(5)预测发展前景,渗透学科价值(6)体现学科思维,践行立德树人五步操作程序:第1步:审设问点滴不漏(1)细审题,弄清题目要求高考综合题的表述方式,一般由三类关键词组成,即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定词、解答指令词。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性质等。题目中心词: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解答指令词: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描述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简述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说出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阐述“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例析“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评价“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1、2、3.分析“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比较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意义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判断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变化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关系思路:A导致B导致C.。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结构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2)看分值,按分值定得分点审设问时一定要注意试题分值,根据分值高低来确定有几个得分点。很多考生之所以没有得到高分,常常是因为答题时漏点。高考试题大多每个答案要点为2分,个别要点为3分,作答点不能少于得分点。第2步:提信息系统全面高考试题基本没有无效信息,地理试卷中的信息主要包括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两大类。(1)对于文字材料要留意每一句话、每个关键字、每个数字、符号等,因为这些都会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忽略了某点就可能造成答非所问或答题要点不全。(2)对于各种地理图表,首先要明确图表的标题,其次看图例,然后结合图中内容提取人文和自然地理要素信息。(3)注意挖出隐含信息。如经纬网地图中隐含比例尺,还有一些试题的信息隐含在题干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目前高考命题均属于组合式的试题,围绕一个共同的背景材料设问。组合式的试题在设问时各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前一题的答案是解答后一题的信息。第3步:调知识灵活迁移(1)调知识的实质是把题干中与中心词有关的知识调动出来的过程。对于很多试题而言,在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列出分析问题的相关知识,即答题模板是相当必要和有价值的。(2)灵活迁移简单地说是灵活运用审题中的限定词及获取的信息回答,排除与限定词无关或无信息呈现的内容。第4步:组答案准确规范在组织和整理答案时,应注意以下四点基本要求:(1)答案段落化,段落要点化,要点序号化:将答案合理分成段落和要点,将要点标上序号,使人一目了然,也显得很有条理。(2)答案顺序化:将答案的各个要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合理地排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防止杂乱无章,颠三倒四。(3)答案多样化,要点简洁化:综合考试的问答题的题目设计和答案设计往往是开放性的,鼓励考生多角度分析,有创意答题。只要符合题目要求的尽量多答,但要注意每个答案要点要简洁、概括,不要做过多的论述;不要在某一点上大书特书忽略其他;不要避重就轻,主次不分;更不要节外生枝,答非所问。(4)答案规范化:用学科术语,不用大白话;语言要严密,不犯科学性错误和逻辑错误;注意所使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防止概念的范围过大或过小;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迹清楚。非选择题解题秘籍非选择题由于答案真实客观,不存在跟着感觉走、碰运气“蒙”的成分,因此能更好地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最后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掌握解答非选择题的常规思路和方法,注意组织答案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非选择题的解题步骤1认真审题。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地理解题意,把握命题的指向,答题才能有的放矢。一道问答题有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制词,内容回答词和解答方式词构成。题目中心词是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制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等,内容回答词为该题必须回答的内容,解答方式词则为回答的方式。例如题目要求:简要说明图示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题目中心词是“水能开发”;条件限制词是“图示小区域”、“有利”;内容回答词是“因素”;解答方式词是“简要说明”。在审题过程中,首先要审明中心词,明确所要论述的对象是什么;其次是审条件限制词,依据条件限制词的内容性质,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并进行筛选,确定答题范围,罗列答案要点;最后结合解答方式词和内容回答词,进一步提炼,形成最终符合题意的简明扼要的答案。2判断图像。虽然地理图像千变万化,但内容实质大同小异,有规律技巧可循。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只要深刻领悟其读图方法和要领,判读也并非难事,同学们可以尝试借鉴笔者总结的“四看三定”读图法。类型四看三定小区域图看经纬度看海陆分布看轮廓特征看重要地物定出区域的具体位置定出熟悉的区域知识,并找出与题意相关的要素(组织语言)定出准确精练的答案等值线图看数值及等值距看疏密看延伸方向即凹凸看分布状态及递变规律若为等压线图、等温线图:定出月份、季节定出空间位置及下垫面状态定出影响因素或变化趋势若为等高线图:定出地貌形态及坡度陡缓、海拔、相对高度定出河流流向及分水岭、集水线等定出工程建设的线路,趋利避害气候图看图像形式及坐标看气温值及时间看降水量及分配状况看水热组合状况定出气候类型定出地理位置定出答案要点:一般是析成因、述特点、表分布,或判定其对工农业的影响等比重图看图名看图例看数据总量和分量看各要素及数值定(计算)出考查对象的值确定结构特征并分析存在问题确定结构调整的方向或措施3对接迁移。非选择题的答题过程,往往是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再现、加工、重新表达的过程。无论是陌生的地理知识,还是已有的地理知识,都需要同学们回归教材,进行知识的联想、迁移,并实现与新问题的对接,这样才能找准答题的突破口。例如对“水能开发利条件的分析”,我们首先可以联想到,影响水能开发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而自然因素中,河流落差大,径流最大、有口袋形的地形、地质条件好是有利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中,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市场需求量大等是有利条件。接着,再在图像信息判读的基础上,对图示小区域定位,迁移相关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特征,进行对接。4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是非选择题评分的直接依据,在书面表达中同学们应尽量做到:第一,先构思或草拟答题要点,尤其是答题的关键点,可以选取关键的词语写在草稿纸上,并附加小序号,便于理清思路,分清层次,并有利于对照图像信息,增补或删减答题要点等;第二,避免出现错别字,表达不清的、不严谨的、口语化的或与已知原理、规律相违背的语句,提高得分率;第三,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非选择题解答中存在的问题非选择题的解答是一种书面表达,文如其人,通过书面表达可以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综合技能与整体实力,通常学生在书面表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导致得分率低。1名词不清、错别字多:如将甘肃写成甘苏,将陕西写成侠西,将地垒写成地磊等,这些都明显暴露出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基本地理事物的识记还存在不足。2专业性不强,口语味浓:不能用正确的学科语言反映地理事物,表达说明地理问题。如:“投资大” 说成“花钱多”,“自北向南”说成“由上往下”等。这样的学生一般学科专业素养较差,平时又缺乏训练。3词不达意、漏洞百出:很多学生对地理原理、规律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或者是语言表达能力差,明于心而不明于笔,写出来的与心里想的正好相反,甚至极不严谨、规范,常常出现常识性的或者是极端不负责任、缺乏科学态度的严重错误。4画蛇添足、做无用功:这类问题绝大部分由于审题不清,对题干要求中的限定词理解不清或疏忽大意,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脱节或超出要求范围。常见的有只要求评价自然原因,却长篇累牍地阐述人为原因;只要求答出某种地理要素,却过多地一一展开等。5层次不清、逻辑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文字较多、涉及面较广的论述性、评价性的简答题中。有些学生在展开分析时往往不能遵循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或者按照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的思维层次一一表述,而是出现时空的跳跃或层次的混杂。例如,在描述某地的地理特征时,一会儿描述东部的地形条件,一会儿又描述西部的人口状况,一会儿又回过头来描述东部的交通状况等,不能给人清晰的思维顺序。6套话连篇、空洞无物: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区位条件的分析与评价方面。例如在对某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作出分析时,有些学生往往回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对于题目给出的一个具体区域,我们应该根据该区域的地理特征具体分析,例如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处在河流的入海口或邻近哪些发达地区等;交通便利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海运廉价、经过的铁路线名称等;其丰富的资源为石油、煤炭还是铁矿、淡水等。7定位不准,迁移错误: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地图上,有些学生往往不能借助经纬度、海陆轮廓特征或代表性的地理事物等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一旦“识地”出错,再多再好的“析理”也是枉然。例如我国的国土整治,黄土高原为水土流失的治理、西北为荒漠化的防治、华北为中低产田的改造、长江中下游为退田还湖等。如果定位出错,国土整治的知识迁移亦会出错,答案就跑题了。8以偏概全,要点缺失:这类问题主要存在于图表信息分析解读题和对多种方案的选择或对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阐述题中。例如,对某区域地图上叠加的河流、等值线、矿产资源等信息的提取不全面,导致对地理特征的描述或对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不全面。再如,对于某地交通选线,一般要全面分析所给几条线路的优缺点,再作出综合评价,最终选择,而不能只阐述选中方案的优势,而对其他方案的劣势只字不提,除非题目有明确的限定,否则这样答题是不全面的。在对某地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阐述中,既要分析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也要分析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样答案才算完整,相互关系才能表达清楚。若只回答出其中的一面,显然得分也只有一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