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之灭火器的使用与典型火灾的扑灭.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01231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之灭火器的使用与典型火灾的扑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之灭火器的使用与典型火灾的扑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之灭火器的使用与典型火灾的扑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灭火器的使用与典型火灾的扑灭 全有文档 目录 常见灭火剂介绍常见灭火器的分类各种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典型火灾的扑救及注意事项 一 常见的灭火剂介绍 应用于生产与生活中的灭火剂主要有以下六种 消防用水 泡沫灭火剂 1211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四氯化碳灭火剂其中 第6种四氯化碳灭火剂因为在灭火时会产生具有剧毒的光气 并且对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因此 国家已明令禁止将之运用于灭火 下面 主要介绍前五种灭火剂及其特点 主要特点和优点 是比热最高的物质 4186 8J kg 灭火性强 价格低廉 取用方便 同时 当水与燃烧物质接触时 会形成 蒸汽幕 能够防止空气进入燃烧区 并能稀释燃烧区中的氧含量 使燃烧强度逐渐减弱 30 缺点 1 具有导电性 不宜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2 不能扑救遇水燃烧的物质 如轻金属钾 钠及其的过氧化物等 和非溶性燃烧液体的火灾 3 水与高温盐液接触会发生爆炸 4 不能用于比水轻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因为这些液体能浮在水面上燃烧并蔓延 5 不适用于遇水容易损坏或者即报废的设备 仪器 工具等的火灾 1 消防用水 主要特点 泡沫是由液体的薄膜包裹气体而成的小气泡群 通常分为机械泡沫和化学泡沫 在燃烧物表面形成泡沫覆盖层 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 可以遮断火焰的热辐射 阻止燃烧物本身和附近可燃物质的蒸发 同时 泡沫析出的液体对燃烧物表面进行冷却 并形成 蒸汽幕 降低氧的浓度 适用范围 这类灭火剂对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的火灾最适用 是油田 石油化工厂 发电厂 油库以及其他企业单位油储罐区的重要灭火剂 也用于普通火灾的扑救 缺点 化学泡沫灭火剂的设备较为复杂 投资大 维护费用高 此外 对于醇 酮 醚等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火灾不适用 因为泡沫中的水分会被这些物质吸收而使得泡沫快速破裂 2 泡沫灭火剂 3 1211灭火剂 主要特点 主要成分为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CBrClF2 是一种无色略带芳香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稳定 对金属腐蚀性小 有较好的绝缘性能 毒性也较小 1211灭火剂能有效地扑灭电气设备火灾 可燃气体火灾 易燃和可燃液体火灾以及易燃固体的表面火灾 缺点 不宜扑灭自己能供氧气的化学药品 如硝化纤维 化学性活泼的金属 金属的氢化物和能自燃分解的化学药品的火灾 4 二氧化碳灭火剂 主要特点 稀释空气中的氧浓度 使其达到燃烧的最低需氧量以下 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适用范围 由于二氧化碳不导电 所以可用于扑灭电气设备的着火 对于不能用水救火的遇水燃烧物质 适用二氧化碳扑救最为合适 因为其能不留痕迹地把火焰熄灭 也适用于可燃固体粉碎 干燥过程中发生起火以及精密机械设备等的火灾 缺点 冷却作用不好 火焰熄灭后 温度可能仍在燃点以上 有发生复燃的可能 故不适用于空旷地域的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剂不能扑救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灾 因为二氧化碳与这些金属在高温下会起分解反应 有力出碳粒子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另外 二氧化碳能够使人窒息 5 干粉灭火器 主要特点 1 干粉式细微的固体颗粒 其主要是通过化学作用抑制燃烧 2 从干粉灭火器中喷出来的灭火粉末覆盖在固体的燃烧物上 能够构成阻碍燃烧的隔离层 而且此种固体粉末灭火剂遇火时放出水蒸气及二氧化碳 3 钠盐在燃烧区吸收大量的热 起到冷却和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 致使火焰熄灭 4 干粉灭火剂综合了泡沫 二氧化碳灭火剂的特点 具有不导电 不腐蚀 扑救火灾速度快等优点 适用范围 可扑救可燃气体 电气设备 油类 遇水燃烧物质等物品的火灾 缺点 1 灭火后留有残渣 因而不宜用于扑灭精密机械设备 精密仪器 旋转电动机等的火灾 2 冷却性较差 不能扑灭阴燃火灾 不能迅速降低燃烧物品表面温度 容易发生复燃 干粉灭火器 续 二 灭火器分类 首先 按外形分为手持式灭火器和车推式灭火器 其次 按灭火剂种类分为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1211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其中又以1211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最为常用 三 各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1211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车推式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贵重设备 档案资料 仪器仪表 600伏以下的电器设备及油类火灾 但不能用来扑钾 钠 镁等轻金属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拔出保险销 使用注意事项 1 二氧化碳灭火剂对着火物质和设备的冷却作用较差 火焰熄灭后 温度可能仍然在燃点以上 有发生复燃的可能性 故不适用于空旷地域的火灾 2 二氧化碳能使人窒息 因此 在喷射时人要站在上风处 尽量靠近火源 在空气不流畅的场合 如乙炔站或电石破碎间等室内喷射后 人员应立即撤出 3 灭火器应定期检查 当二氧化碳重量减少1 10时 应及时补充装罐 4 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放在明显易于取用的地方 且应防止气温超过42 和防止日晒及暴晒 普通干粉灭火器主要用来扑灭气体和液体火灾 1 灭火后留有残渣 因而不宜用于扑灭精密机械设备 精密仪器 旋转电动机等的火灾 2 冷却性较差 不能扑灭阴燃火灾 不能迅速降低燃烧物品表面温度 容易发生复燃 不适合场合及范围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 拔出保险销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喷射灭火剂的持续时间短 最短的只有6秒 最长的也只有12秒 因此 为能迅速扑灭火灾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应了解和熟练掌握灭火器的开启方法 使用手提式干粉时 应先将灭火器颠倒数次 使筒内干粉松动 然后撕去器头上的铝封 拨去保险销 一只手握住胶管 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 另一只手按下压把或提起拉环 在二氧化碳的压力下喷出干粉灭火器 2 应使灭火器尽可能在靠近火源的地方开始启动 不能在离起火源很远的地方就开启灭火器 3 喷粉要由近而远向前平推 左右横扫 不使火焰窜向 4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 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每隔半年检查一次干粉质量 是否结块 称量一次二氧化碳小钢瓶的重量 若二氧化碳小钢的重量减少1 10以上 则应补充二氧化碳 应每隔两年进行试验 干粉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 1211灭火器适用于电器设备 各种装饰等贵重物品的火灾 不宜扑灭自己能供氧气的化学药品 如硝化纤维 化学性活泼的金属 金属的氢化物和能自燃分解的化学药品的火灾 不适合场合及范围 使用注意事项 1 使用时应注意筒盖向上 不应水平或颠倒使用 2 应将1211喷向火焰根部 向火焰根部 向火源边缘推进喷射 以迅速扑灭火焰 3 灭火器应该放在阴凉干燥且便于取用的地方 4 每半年检查一次1211灭火器的重量 若重量减少1 10以上 应重新装药和充气 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拔出保险销 泡沫灭火器能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 还能扑救油类等可燃液体的火灾 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和醇 酮 酯 醚等有机溶剂的火灾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轻轻地取下灭火器 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右手捂住喷嘴 左手执筒底边缘 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 用劲上下晃动几下 然后放开喷嘴 车推式灭火器由车体 筒身 阀门 喷枪等构成 通常这种灭火器由两人共同操作 一人推车 一人灭火 使用时 将灭火器推到起火地点 一人将灭火器阀门打开 一人将胶管喷枪打开 对准火源根部来回推进喷射 四 不同类型火灾的扑救 电器火灾的扑灭 断电灭火 带电灭火 充油电气设备的火灾扑救 旋转电动机的火灾扑救 断电灭火 电力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火灾 如果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扑救人员身体或所持器械可能触及带电部分而造成触电事故 因此发生火灾后 应该沉着果断 设法切断电源 然后组织扑救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 在没有切断电源时千万不能用水冲浇 而要用砂子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只有在切断电源后才可用水灭火 在切断电源时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火灾发生后 由于受潮或烟熏 开关设备绝缘强度降低 因此拉闸时应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操作 2 有配电室的单位 可先断开主断路器 无配电室的单位 先断开负载断路器 后拉开隔离开关 3 切断用磁力起动器起动的电气设备时 应先按 停止 按钮 再拉开闸刀开关 4 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恰当 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火灾的扑救 5 剪断电线时 应穿戴绝缘靴和绝缘手套 用绝缘胶柄钳等绝缘工具将电线剪断 不同相电线应在不同部位剪断 以免造成线路短路 剪断空中电线时 剪断的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上 防止电线剪断后落地造成短路或触电伤人事故 6 如果线路上带有负载时 应先切除负载 再切断灭火现场电源 断电灭火 续 带电灭火 有时为了争取时间 防止火灾扩大蔓延 来不及切断电源 或因生产需要及其它原因无法断电 则需要带电灭火 带电灭火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选用适当的灭火器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应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 1211 或干粉灭火机进行灭火 应指出的是 泡沫灭火机的灭火剂 水溶液 有一定的导电性 而且对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有影响 不应用于带电灭火 2 在使用小型二氧化碳 1211 1301 干粉等灭火器灭火时 由于其射程较近 故人体 灭火器的机体及喷嘴与带电体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3 用水进行带电灭火 其优点是价格低廉 灭火效率高 但水能导电 用于带电灭火时会危害人体 因此 灭火人员在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靴 水枪喷嘴安装接地线情况下 可使用喷雾水枪灭火 带电灭火 续 4 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灭火时 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仰角不应超过45 以免导线断落伤人 5 如遇带电导线断落地面 应划出警戒区 防止跨入 扑救人员需要进入灭火时 必须穿上绝缘靴 6 在带电灭火过程中 人应避免与水流接触 7 没有穿戴保护用具的人员 不应接近燃烧区 防止地面水渍导电引起触电事故 8 火灾扑灭后 如设备仍有电压时 任何人员不得接近带电设备和水渍地区 充油电气设备的火灾扑救 1 变压器 油断路器 电容器等充油电气设备的油 闪亮点大都在130 140 之间 有较大的危害性 如果只是容器外面局部着火 而设备没有受到损坏时 可用二氧化碳 1211 干粉等灭火剂带电灭火 如果火势较大 应先切断起火设备和受威胁设备的电源 然后用水扑救 2 如果容器设备受到损坏 喷油燃烧 火势很大时 除切断电源外 有事故储油坑的应设法将油放进储油坑 坑内和地面上的油火应用泡沫灭火剂扑灭 3 要防止着火油料流入电缆沟内 如果燃烧的油流入电缆沟而顺沟蔓延时 沟内的油火只能用泡沫覆盖扑灭 不宜用水喷射 防止火势扩散 4 灭火时 灭火机和带电体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用四氯化碳灭火时 扑救人员应站在上风方向以防中毒 同时灭火后要注意通风 旋转电动机的火灾扑救 在扑救旋转电动机火灾时 为防止设备的轴和轴承变形 可令其慢慢转动 用喷雾水灭火 并使其均匀冷却 也可用二氧化碳 四氯化碳 1211 红卫912灭火器扑灭 但不宜用干粉 砂子 泥土灭火 以免增加修复的困难 以上为电气火灾的扑灭方法及扑灭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下面将介绍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扑救的火灾扑灭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扑救 压缩或液化气体总是被储存在不同的容器内 或通过管道输送 其中储存在较小钢瓶内的气体压力教高 受热或受火焰熏烤容易发生爆裂 气体泄漏后遇火源已形成稳定燃烧时 其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与可燃气体泄漏未燃时相比要小得多 遇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1 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 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 必须保持稳定燃烧 否则 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 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后果将不堪设想 2 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 切断火势蔓延途径 控制燃烧范围 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3 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 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安全地带 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 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 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 对卧式贮罐 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 4 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 应设法找到气源阀门 阀门完好时 只要关闭气体的进出阀门 火势就会自动熄灭 5 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 应根据火势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 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 如软木塞 橡皮塞 气囊塞 粘合剂 弯管工具等 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扑救 续 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扑救 续 6 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 即可用水扑救火势 也用干粉二氧化碳 卤代烷灭火 但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罐或管壁 火扑灭后 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 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 如果确认泄漏口非常大 根本无法堵漏 只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 控制着火范围 直到燃气燃尽 火势自动熄灭 7 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 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 尖叫 晃动等爆裂征兆时 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 及时下达撤退命令 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 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看完以上对灭火剂 器的使用介绍 您应该对灭火器的使用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该考考您了 五 问答与思考 这是酒精火灾 不能用哪种灭火器扑救 这是电器设备或仪器仪表的带电火灾 不能用哪种灭火器灭火 问答题三 1 电气火灾发生时 在一般情况下 第一时间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呢 答 第一时间要做的是 首先尽可能快地切断着火部位或着火设备的电源 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灭火 可燃气体火灾方面 第一时间要做的是切断气源 把供气端的总阀门关紧防止火沿着气管或经过其它途径向气罐处蔓延 4 2 当一般家庭用液化石油气罐在使用过程中 输气胶管道处着火时 应该怎样进行紧急处理 答 应该迅速关闭压缩或液化气罐的阀门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为保证气管上的火完全熄灭 可以用湿手巾将气管的口堵住或将气管深度弯折 这样气管内的火会因燃烧缺氧而熄灭 同时 根据同样的原理假如炒菜的锅上着火时 也可用锅盖将锅盖住并按紧而将火熄灭 3 当厨房或屋内发生液化石油气泄露时应该怎样应对 答 当发现压缩或液化的可燃气体泄漏时 第一时间要做的是轻轻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 避免在开启门窗时产生火花 然后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或用软木塞或湿毛巾等堵塞住漏气的部位 此外 在漏气现场切勿开启或使用电灯 空调和手机等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具或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