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运动神经元病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0078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查房运动神经元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护理查房运动神经元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护理查房运动神经元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查房 运动神经元病,1,Contents,Click to edit text styles,Edit your company slogan,1. 运动神经元病简介,2,什么叫运动神经元病,最常见的运动神经元病又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英文简称ALS。运动神经元主宰我们肌肉动作。当运动神经元出现病变时,肌肉便会慢慢的萎缩、死亡,进而侵犯呼吸系统,产生四肢麻痹,及吞咽呼吸困难之现象。Amyotrophic的意思是没有肌肉营养,它是指从神经传递到肌肉的信号的丧失。Lateral的意思是侧面,它是指脊髓伤害的位置。Sclerosis的意思是硬化,它是指中后期ALS病人的脊髓硬化特性。在美国,ALS又称为Lou Gehrig病,得名于1941年死于此病的美国棒球运动员。 在英国和世界的其他地方,根据这种疾病丧失的细胞,ALS常常被称为运动神经元病。,3,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以肌肉萎缩、肌无力等症状为最常见。如:说话不清,吞咽困难,活动困难、呼吸困难等等。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所以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4,病因,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5%10%的病者有家族史,称为家族性运动神经元疾病,近年来,在这组有家族史的运动神经元疾病病者中发现了过氧化物歧化酶的基因异常,并认为可能是该组疾病的发病原因,随着应用脊髓前角细胞主动免疫动物产生实验性运动神经元病模型,病人血清中和脑脊液中抗GM1抗体,抗钙离子通道抗体检出率增高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一定疗效以来,自身免疫机制的理论倍受人们注意。,5,什么引起了运动神经元病,什么引起了ALS ?,6,流行病学&预后,本病的发病率在30岁后开始上升,发病风险高峰位于50-75岁之 间,之后则逐渐下降。 家族性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散发性患者为56岁。 本病在男性中比女性中更为常见,男女比为1.2-1.5:1。,运动神经元病的预后因分类和发病年龄而不同原发性侧索硬化进展缓慢,预后良好部分进行性脊肌萎缩病情可维持较长时间稳定,但不会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延髓麻痹以及部分进行性脊肌萎缩患者预后差,病情持续进展多于5年内死于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7,临床表现,本病主要表现,最早症状多见于手部分,患者感手指运动无力、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四肢远端呈进行性肌萎缩,约半数以上病例早期呈一侧上肢手部大小鱼际肌萎缩,以后扩展到前臂肌,甚至胸大肌,背部肌肉亦可萎缩,小腿部肌肉也可萎缩,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张力高(牵拉感觉),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如早期病变性双侧锥体束,则可先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8,临床上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类:,幼年型远程肌肉萎缩症(JDSMA)以手掌远程肌肉萎缩为主,终其一生,也只是两手掌的肌肉萎缩,不会发展成全面的肌肉萎缩症。我国常称为平山病。 脊髓型肌肉萎缩(SMA) 以手脚肢体渐行性肌肉萎缩为主,多半不会侵犯到呼吸及吞咽的肌肉,病程较长,不易有呼吸衰竭的问题,与遗传关系密切。 脊髓侧索硬化症(ALS/MND) 这是最常见的运动神经元疾病,80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属于这种类型,此型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种以四肢肌肉萎缩开始,再侵犯到吞咽呼吸的肌肉;另一种则以吞咽呼吸的肌肉萎缩开始,在扩散到四肢,此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来势汹汹,愈后较差。 下运动神经元症候群(LMN)以手脚肌肉萎缩为主,四肢肌腱反射正常或消失,患者体内能存在某种自体抗体如GMI等,属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利用化学治疗,血浆透析,对此型的运动神经元疾病或有帮忙。,9,病例,患者:郭仁莲,女,71岁,主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肢体力弱1年、呼吸困难加重1天”于2014-06-08 09:12入院。现病史:患者于2013年5月在江苏旅游过程中突发言语不清及左侧肢体力弱,当时左上肢抬举费力,左下肢行走拖拽,当地查头颅CT考虑脑梗死,予以对症治疗10余日,患者病情相当平稳回包头包医一附院继续治疗。于6月底7月初返家,遗有左侧肢体力弱可行走,言语不清,当时饮水呛咳不明显,继续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20余日,7月中旬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未予特殊治疗。2013年12月16日为明确诊断来我院就诊,完善肌电图、神经内科传导速度等检查诊断“运动神经元病”经治疗后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加重后返家。近半年来患者四肢无力、萎缩加重、呼吸费力及言语不能、情况加重,今晨家属发现患者呼吸表浅费力面色苍白。门诊以“运动神经元病。呼吸衰竭?”收入院。生命体征:T:36.0 C P:170次/分 R:28次/分 BP:110/60mmHg,10,治疗计划,进一步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等检查协助诊治,完善胸部CT等相关检查,对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进行卫生宣教及心理治疗,签入院知情同意书,Click to edit text styles,Edit your company slogan,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病重通知、I级护理、流质饮食,抗感染、营养支持、吸氧、雾化吸入等改善通气对症建议必要时呼吸治疗,11,护理问题:,Click to edit text styles,Edit your company slogan,P1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炎症,痰液粘稠,痰多,疲乏等导致无效咳嗽有关,P2: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无力排痰有关 目标:能及时吸出痰液,P3 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12,护理问题与措施:,P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目标:患者皮肤完整,未发生压疮,P5 排尿型态改变:留置导尿,Add Your problem,Click to edit text styles,Edit your company slogan,P6 焦虑抑郁,13,护理措施,护理常规,康复锻炼,饮食护理,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Click to edit text styles,Edit your company slogan,14,人文关怀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遂东风上下狂,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 施瓦茨(Morri Schwartz)在1994年罹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美国著名作家、广播电视主持人米奇?阿尔博姆(Mitch Albom)在老师缠绵病榻的14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莫里老师去世后将其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对于米奇来说,与恩师“相约星期二”的经历不啻为一个重新审视自己,重读人生必修课的机会。这门人生课震撼着作者,也藉由作者的妙笔,感动了整个世界。该书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成为近年来图书出版业的奇迹,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31种文字。其中,中文版出版时,由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作序,取题:“最后的课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遂东风上下狂,15,人文关怀,在书中,莫里这样描述了自己患病的过程:“如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样,这个病不断融化你的神经,使你的躯体变成一堆蜡。它先从腿部开始,慢慢向上发展。等你不能控制自己的大腿时,你无法再站立起来;等你控制不了自己的躯干时,你便无法坐直;最后,如果你还活着,你只能通过插在喉部的一根管子呼吸,而你清醒的神志则被禁锢在一个软壳内。或许你还能眨眨眼睛,动动舌头,就像科幻电影里那个被冰冻在自己肉体内的怪物一样,而这段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五年”。 但是,莫里老人在自己生命最后的岁月里,却坦然笑对这个残酷的疾病。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家,他最想告诉我们的心里话是:“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给予他们你应该给予的东西。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16,中国ALS/MND专病研究第一人康德瑄(1),康德瑄(1933.4)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1977年调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1990年晋升教授。是改革开放后国家首批派往西方国家学习的学者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康德瑄教授作为前中华神经病学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ALS/MND患者被大量误诊漏诊特别是被当作颈椎病错误实施手术而导致病情迅速发展恶化因此结合自己在临床神经生理学方面的专业优势首先开展了寻找有效鉴别这两个预后完全不同疾病的检测方法并从此引导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走上了ALS/MND这个世纪顽症的研究与探索的荆棘之路。,17,护士应该如何做好人文关怀?,http:/www.chinaals.com/news中国运动神经元病网讨论:护士如何做好人文关怀而深化护理内涵,做好基础护理,提升整体的优质护理服务?,18,www.themegallery.com,Thank You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