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99199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从实验学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四种标签,适合贴在无水乙醇试剂瓶上的是()2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3下列关于加热的操作正确的是()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准对着别人,但可以对着自己B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于加热C用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应把H2通过预先加热的氧化铜D无论给试管中的液体还是固体加热,都必须先预热4下列括号中的分离方法运用得当的是()A植物油和自来水(蒸馏)B水溶液中的食盐和碘(分液)CCaCO3和CaCl2(溶解、过滤、蒸发)D自来水中的杂质(萃取)5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B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C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的沸点是78.5 ,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B0.012 kg 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的粒子“集体”就是1 molD使用摩尔这一单位时必须指明粒子的名称7下列关于摩尔质量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 CO的质量是28 gmol1B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8 gCCl2的摩尔质量是71 gmol1D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5 gmol18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为2 gB标准状况下,1 mol水蒸气的体积大约为22.4 LC273 、1.01105 Pa状态下,1 mol气体体积大于22.4 LD0.5 mol O2和0.5 mol N2组成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氩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B20 、10 MPa状态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5NAC标准状况下,11.2 L H2CO3含有的原子数为3NAD常温常压下,44 g CO2含有的原子数为3NA11关于0.1 molL1 H2SO4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1 L该溶液中含有H2SO4的质量为9.8 gB0.5 L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12下列有关溶液配制说法错误的是()A称取12.5 g胆矾(CuSO45H2O)溶于水中,并加水稀释至500 mL,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B取58.5 g NaCl固体放入1 L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C将100 g 5%的食盐水加热蒸发掉50 g水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D将浓度为2 molL1硫酸钠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200 mL,所得溶液浓度为0.1 molL113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称好的固体试样需用纸条小心地送入容量瓶中D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14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D10 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1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积比为81B分子个数之比为1112C密度之比为811D原子个数之比为121116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a g,取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molL1 B. molL1C. molL1 D. molL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1)相同质量的氢气、甲烷(CH4)、水,其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含氢原子最多的是_。(2)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甲烷、水,含分子数是否一样多?_(填“是”或“否”);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_。(3)常温常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甲烷(CH4)、水,其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含氢原子最多的是_。18(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比为_;(2)同温同压下,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为_。(3)在标准状况下,0.01 mol某气体的质量为0.44 g,则该气体的密度为_gL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4)在标准状况下,14 g CO与2 g H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_L。19有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共11.4 g,其物质的量为0.35 mol。求: (1)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_,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_。(2)混合气体缓慢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剩余气体的质量为_,所含分子数为_。20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晶体,但现在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加热的目的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操作除用BaCl2溶液外,还可用_。(3)操作,判断SO已除尽的方法是_。(4)操作的目的是_,不先过滤后再加Na2CO3溶液的理由是_。(5)操作的名称是_,应在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21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18.4 molL1的硫酸。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瓶;烧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写仪器名称)。(2)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选填10 mL、50 mL、100 mL)规格的量筒。(3)实验中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A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B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并洗涤烧杯,定容C烧杯没有洗涤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22.根据下列各题中所给出的数据,可分别求出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试判断并求解。 (1)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V L中含有N个氢氧根离子,可求出此溶液的_是_。(2)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Na与H2O的个数之比为1a,则可求出此溶液的_为_。.常温下,10.0 mL 1.0 molL1的H2SO4(aq),加水稀释到500 mL,所得H2SO4(aq)的浓度为_molL1;蒸发浓缩,使溶液的体积为2.40 mL,所得H2SO4(aq)的浓度为_molL1。.已知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则可求出标准状况下氯化氢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化学(一)答 案1【解析】 乙醇为易燃液体。【答案】 D2【解析】 A项,易导致失火;B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成45角;C项,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瓶壁上沾了少许溶液,不能再加水,否则浓度减小。【答案】 D3【解析】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准对着别人,也不能对着自己,A项错误;有些玻璃仪器不能加热,如量筒,B项错误;H2还原CuO的实验中,应先通H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后再加热CuO,以防引起爆炸,C项错误。【答案】 D4【解析】 A项,应该采用分液法;B项,应该采用萃取和分液法;D项应该采用蒸馏法。【答案】 C5【解析】 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远比在水中大得多,但酒精与水互溶,液体不分层,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将酒精与水组成的混合物蒸馏,只能得到含少量水的酒精,只有先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再蒸馏才能得到无水酒精;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很小,而氯化钾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较大,当采用冷却法结晶时,随着氯化钠晶体的析出,同时也有氯化钾晶体析出。对于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幅度不大的物质,一般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 A6【解析】 构成物质的粒子除原子之外,还有分子、离子等,A错误;0.012 kg 12C所含的粒子数(碳原子)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为1 mol C原子,B正确;1 mol任何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C正确;摩尔这一单位所指的对象是粒子,而粒子种类繁多,故需要指明粒子的名称,D正确。【答案】 A7【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摩尔质量、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答案】 C8【解析】 A项,Na2CO3、K2CO3等物质也可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CO2;B项,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g;D项,加入稀盐酸时,引入了Cl。【答案】 C9【解析】 1 mol H2的质量为2 g,与温度、压强无关,A错;标准状况下水蒸气凝结为液体或固体,不是气体,B错;273 高于0 ,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气体的体积增大,C正确;无论是混合气体还是纯净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非标准状况下不一定是22.4 L,D错。【答案】 C10【解析】 A项,1 mol氩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B项,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A;C项,在标准状况下,H2CO3为液体。【答案】 D11【解析】 1 L 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mnM1 L0.1 molL1 98 gmol19.8 g,A正确;0.1 molL1 H2SO4溶液中H浓度为0.2molL-1,B正确;H2SO4溶液的浓度与体积无关,仍然是0.1 molL1,C错误;10 mL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体积增大10倍,浓度变为原来的,即0.01 molL1,D正确。【答案】 C12【解析】 B项,NaCl放入1 L水中溶解所得溶液不是1 L。【答案】 B13【解析】 B项,若用待配溶液润洗容量瓶,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错误;C项,不能用容量瓶溶解固体或稀释浓溶液,错误;D项,因摇匀后会有少量溶液附着在容量瓶颈部内壁,若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错误。【答案】 A14【解析】 A项,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故溶液中Na和SO的总物质的量不一定等于0.9 mol;B项,虽然强调了氨水的体积为1 L,而不是溶剂为1 L,但是没有指明22.4 L是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配制成1 L溶液时,浓度也不一定是1 molL1;C项,当Na和SO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根据化学式中K与SO、Na与Cl的比例关系,可得c(K)c(Cl)21;D项,对于10 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掉水分后,必析出KCl晶体,温度恢复到10 时,仍为饱和溶液,故浓度不变。【答案】 D15【解析】 等质量的O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n(O2)n(CO2)118,则在同温同压下,其分子数之比为118,B不正确;体积比为118,A不正确;原子个数之比为1112,D不正确; 依据公式,则(O2)(CO2)M(O2)M(CO2)3244811。【答案】 C16【解析】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a g,即Al3的物质的量为,SO的物质的量为Al3的物质的量的1.5倍,即SO的物质的量为。取 mL溶液,则其中SO的物质的量为,稀释到4V mL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V103 L) molL1。【答案】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解析】 (1)相同质量时物质的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含分子数越多;H2只由氢元素组成,故相同质量时含氢原子数最多。(2)物质的量相同,含分子数相同,含氢原子数的多少取决于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数的多少。(3)水是液态,同体积的水物质的量远远大于氢气和甲烷,含氢原子数最多。【答案】 (1)氢气 氢气(2)是 甲烷(3)水 水18【解析】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时物质的量相同,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即173412。(2)同温同压下,12M1M2,即173412。(3)V0.0122.4 L0.224 L,1.96 gL1,M44 gmol1。(4)n(混)1.5 mol,V1.5 mol22.4 Lmol133.6 L。【答案】 (1)12(2)12(3)1.9644(4)33.619【解析】 (1)设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x,则CO的物质的量为(0.35 molx)。根据质量守恒,有44 gmol1x28 gmol1(0.3 molx)11.4 g,解得x0.1 mol,即C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CO的物质的量为0.35 molx=0.25 mol。(2)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CO2全部被吸收,剩余气体为CO。m(CO)M(CO)n(CO)28 gmol10.25 mol7.0 g。N(CO)0.25 mol6.021023 mol11.5051023。【答案】 (1)0.1 mol0.25 mol(2)7.0 g 1.505102320【解析】 根据所含杂质的性质应先用加热的方法使NH4HCO3分解除去,然后利用BaCl2溶液将SO沉淀除去,过量的Ba2再加入Na2CO3溶液产生BaCO3沉淀而除去,过量的Na2CO3用盐酸除去,而盐酸易挥发,在操作即可除去。因此BaCl2可用Ba(OH)2代替,过量的OH可用盐酸除去。操作加BaCl2溶液产生BaSO4沉淀,可与操作中的沉淀一起过滤,这样可以减少操作。由滤液得到晶体可在蒸发皿中用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的方法。【答案】 (1)加热分解除去NH4HCO3 NH4HCO3NH3H2OCO2(2)Ba(OH)2溶液(3)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O已除尽(4)除去过量的Ba2 减少一次过滤操作(5)加热蒸发、浓缩结晶 蒸发皿21【解析】 (1)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无需烧瓶、药匙、托盘天平,还缺少100 mL容量瓶、玻璃棒。(2)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得0.1 L1 molL118.4 molL1V,V0.005 4,即5.4 mL,应选用10 mL量筒。(3)A项无影响;B项未冷却,所加水偏少,浓度偏高;C项,造成溶质减少,浓度偏小;D项,仰视读数,会造成所加水偏多,浓度偏小。【答案】 (1)100 mL容量瓶、玻璃棒(2)5.4(3)B22【解析】 (1)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2)由Na与H2O的个数比可知NaOH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故溶质质量分数为100%。根据溶液的稀释规律,溶液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c3V3。稀释到500 mL时,c2(H2SO4)0.020 molL1;浓缩到2.40 mL时,c3(H2SO4)4.2 molL1。不知溶液的密度,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可求其质量分数为100%44.9%。【答案】 (1)物质的量浓度 molL1(2)溶质质量分数100%0.0204.24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