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27 散文阅读(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95864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27 散文阅读(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27 散文阅读(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解密27 散文阅读(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考点解密27 散文阅读 2018年2017年2016年课标全国卷46,窗子以外,14分课标全国卷46,我们的裁缝店,14分北京卷1822,水缸里的文学,23分1924,根河之恋,25分1924,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24分天津卷1619,虹关何处落徽墨,21分1619,挺拔之姿,21分1619,在母语的屋檐下,21分山东卷浙江卷1113,汴京的星河,20分1115,母亲,20分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白发上津城梅 洁小时候,就隐约听父亲说过湖北郧西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可少小离家,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再没问津。长大后才知人们已经把这个古成语作为表达人反复无常的贬损词。接郧西邹龙权电话时,我就问:“郧西是不是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邹龙权说:“有呀,上津就是。”我说:“我去上津看看好吗?”邹龙权说:“当然可以,我老家就是上津的。”没去上津时,只知“朝秦暮楚”是个成语, 去了上津,才发现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这不,我们去上津的车子停在了秦人聚集的陕南古漫川,漫川镇负责接待的朋友把我们领到一片开阔场地,那里并排矗立着二百多年前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秦人的戏楼简约、雄浑,楚人的戏楼精巧、华丽。真有点像一对秦楚相好,在这里牵手百年。苍莽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的揖别地。 我们在漫川古镇穿街走巷。我问郧西的朋友:“为什么在陕西地界停下?”朋友说:“这里离上津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来上津参观的人,必领到漫川,去漫川参观的人必领来上津,这已成惯例。”啊,秦楚不再有战争!啊,陕鄂息息相依! 走进上津,才知上津这个古城是多么老,老得白发千丈!老得只想让人跪地揖手仰凝。走进上津,才知道蜗居在秦岭深处的秦关楚塞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举足轻重!如果从三国时魏始设平阳县算起,一千多年里,上津曾十四次设县、六次设郡、两次设州,历史太垂顾汉江边上的这块弹丸之地了!上津北枕秦岭,南临汉水,金钱河穿城飘逸而过。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嘶鸣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三国时,曹操部将就在此扼守中原关口;南宋年间,岳飞和金兀术部将在这里厮杀;元初忽必烈把这里设为囤粮基地,金元蒙古人占领上津居然达八十年之久!后来的李自成、王聪儿也征战于此上津饱经战争创伤。唐代杜牧有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上津人知道,当年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他们那里起岸,然后由骑士打马飞奔,送入长安的。也由此,唐玄宗派官员把守上津驿站。上津人还说,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朝历代从江南选送美女进皇宫的船队,经长江、汉水数月的水上劳顿到达上津之后,已人困马乏,纷纷上岸休息,之后转陆路穿秦岭到长安。而无数江南女子上岸后乘机进入上津、郧西民间,千年的美女逃遁,使郧西一代一代女子都天生丽质。鄂西北自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谚语:“要吃米到竹溪,要娶媳妇到郧西。”应该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注释。上津古城周长仅一千五百余米,不足诞生我的郧阳古城的三分之一,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上的镏金大字“向郧”“通汉”“达楚”“接秦”,已足以显示它通连四海的属性。走在似乎有些固若金汤的城墙上面,凝望城下黑瓦土墙、飞檐斗角的老街,心中倏忽一颤:这是鄂西北最后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国最后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五百余年的郧阳府城、铁打的均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沉没了。保护好上津古城吧,权当是为中国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后的回眸。前些时候,收到上津二十六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我吗?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我立即给“伢”回信:“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巧妙地用成语引出要写的上津古城,目的是让人们在对上津古城的了解中消除只把这个词作为“表达人反复无常”的意思的误解。B作者对比描写了秦楚两地人建的古戏楼,借此突出秦楚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作为湖北人的作者,显然更钟情楚地文化。C作者用“老得白发千丈”形容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上津古城,既显现了这座历史古城的沧桑和衰老,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历史古城的无比景仰之情。D作者引用杜牧诗句并讲述鄂西北谚语的由来,既欲揭露封建统治者生活的腐朽荒淫,又指出上津这座古城的重要交通地位。【答案】C误区警示解答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类试题,考生容易陷入以下误区:1对表现手法不能明确辨析,以致误判。如上题中的B项涉及对比手法,A、D两项涉及引用手法。考生如果不知道这两种手法,就无法准确分析判断。2明确手法但不能很好地分析手法的作用。如对比的作用主要是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考生如果不清楚对比的作用,就判断不出B项表述是否正确。技法点拨1依据不同角度,明辨散文中的常见表现手法的类型。描写人物的手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修饰语言的手法有比喻、夸张、对偶等,表现事物的手法有铺垫、衬托、象征、渲染、以小见大等,安排情节的手法有悬念、铺垫、照应、过渡、抑扬等。2组织主观表述题答案时要先答出手法,然后再摘引原文典型例句,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表达效果。要注意的是,既要分析其一般作用,还要分析其具体作用。如比喻,明确手法之后,要结合文本分析把什么比作什么,答作用时既要答出形象生动的一般作用,还要结合文本分析使文中的什么形象生动。2作者着墨上津城时,写出了它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答案】(1)历史悠久;(2)地理位置重要,既是军事重镇,又是商贸重地;(3)文化气息浓郁。【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从文本中找到描写上津城的相关词句,然后对相关词句进行筛选整合,修饰性词句可直接提取,描述性和评价性词句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如根据第四段中的“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可推知它历史悠久;根据第六段中的“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嘶鸣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可知其是军事重镇,还可推知其是商贸重地等。 3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和作用。【答案】此句强调上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承上启下,上承对“朝秦暮楚”这一成语的误解,引出下文对上津悠久历史的记述,表达作者对上津的景仰之情。误区警示分析句子含意和作用的主要误区有:1理解句子含意时,不观照语境。句子含意是在特定语境中形成的,如果只就句子本身解说含意,就会理解片面或错误。2不能根据句子所在的位置推断其作用。如上题,如果判断不出画线句子是过渡句,就难以推知其作用是承上启下。3只点出句子的含意和作用,没有联系文本内容指出其表达的情感。技法点拨分析句子含意和作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句子类型,抓住句子类型快速准确作答。句子的类型主要有修辞句、象征句、哲理句、描写句等。对于修辞句,考生要注意找到修饰的对象,如比喻句要注意找到本体、喻体;对于象征句,考生要注意找到表面意义和象征意义;对于哲理句,考生要紧扣句中的关键词挖掘其深刻意蕴;对于描写句,考生要把握描写对象的特点以及作者赞美、批判、快乐、悲伤等思想感情。2明确句子的位置,准确把握句子的作用。句子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一般不同。开头部分的作用往往是开门见山,点明题旨;统领全文,交代写作原因;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渲染气氛,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等。中间部分的作用往往是照应或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某个情节,承上启下等。结尾部分的作用往往是照应标题、开头,强化或深化某种思想或感情;卒章显志,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文,深化中心或主题。如上题,画线句子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3规范作答,既要给出答题术语,还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阐述。如上题,答出承上启下的一般作用后,还要指出上承对“朝秦暮楚”这一成语的误解,引出下文对上津悠久历史的记述。4联系作者表达的情感。要求赏析的句子一般含意丰富,包含着作者的褒贬态度,是理解文本内涵的关键,因此考生在具体分析时,要进行深度挖掘,指出作者的感情态度。如上题,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上津的景仰之情。4结尾作者在给上津镇二十六岁的镇长的回信中说:“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回信内容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内容,对回信文字所含的意蕴进行探究。【答案】示例 白须仙翁般的上津,童颜稚子的镇长,一老一小的鲜明对比,不仅说明千年古城的生命在延续,并且充满了生气和活力,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样结尾,作者一扫前文中走在古城墙上“心中倏忽一颤”所流露出来的沉重的忧虑情思,展现出的是从年轻镇长身上看到的千年古城将永葆青春的一片光明景象,流露出的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的美好前景无比憧憬的心情。 误区警示考生解答探究题的误区是:1思路单一或角度过多。单一则无多元解读的丰富性,过多则可能导致无序探究。探究思路一般是扣文本,联系现实,悟意图。2泛化俗套或层面肤浅。泛化俗套,即缺乏独特认知,缺乏个性解读;层面肤浅,即解读不深刻,没有价值。如上题,如果不深入挖掘,就很难归纳出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的美好前景怀有无比憧憬的开阔胸襟。技法点拨意蕴类探究题的解题技巧和答题形式:高考所选的文本大多意蕴丰富,其深刻的意蕴以及作者的情感取向,向读者传递着涵盖了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解答此类探究题往往要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层含意,因此在解读剖析文本时,要实现阅读的深度探索和创新。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借助文本内容或相关事例(理论)等对观点进行证明,用“文本+观点”或“理论+观点”或“文本+现实+观点”的形式展开论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雪鲁 彦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了。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中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的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情人的窃窃的密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鸣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在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现在,美丽的雪花飞舞了。我喜欢,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记得某年在北京,在一个朋友的寓所里,我们围着火炉,煮着全中国最好的白菜和面,喝着酒,剥着花生,谈笑得几乎忘记了身在异乡。我们吃得满面通红,两个人一路唱着,一路踏着吱吱地叫着的雪,踉跄地从东长安街的起头踱到西长安街的尽头,又忘记了正是异乡最寒冷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和今天的一比,不禁使我感到惘然。上海的朋友们都像是工厂里的机器,忙碌得一刻没有休息;而在下雪的今天,他们又叫我一个人看守着永不会有人或电话来访问的房子。这是多么孤单,寂寞,乏味的生活。“没有意思!”我听见过去的我对今天的我这样说了。但是,另一个我出现了。他是足以对看过去的北京的我射出骄傲的眼光来的我。这个我,某年在南京下雪的时候,曾经有过更快活的生活:雪落得很厚,盖住了一切的田野和道路。“没有意思!你这个老年人!”我听见幼年的我对着过去的那些我这样说了。正如过去的那些我骄傲地对别人所说的一样。不错,一切的雪天的生活和幼年的雪天的生活一比,过去和现在的喜悦如同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一样,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然而对着这时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则我的幼年时候快乐的雪天生活的意义,又如何呢?这个他对着这个我,不也在说着“没有意思!”的话吗?天呵,我不能再想了。人间的欢乐无平衡,人间的苦恼亦无边限。世界无终极之点,人类亦无末日之时。我既生为今日的我,为什么要追求或留念今日的我以外的我呢?今日的我虽说是寂寞地孤单地看守着永没有人或电话来访问的房子,但既可以安逸地躲在房子里烤着火,避免风雪的寒冷;又可以隔着玻璃,如诗人一般静默地鉴赏这雪花飞舞的美的世界,不也是足以自满的吗?抓住现实。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眼前雪花飞舞着的世界,就是最现实的现实。看呵!美丽的雪花在飞舞着呢。这就是我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原文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艺术特点是层层转折、卒章显志,作者从眼前的雪花写起,采用倒叙手法,运用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记忆中的雪花留给人的慈善、柔和、温暖的感受。B作者描写在北京与朋友围炉畅饮、纵情谈论、踏雪夜归的豪兴,目的是与在上海刻板、孤单、乏味、寂寞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强化看见眼前的雪花的喜悦之情。C作者写自己在南京下雪时经历过的快活生活比较简略,而写童年时代下雪的快乐生活则相对比较详细,这种对童年下雪的生活描写是对长大后见到雪花时的欢乐的否定。D“又可以隔着玻璃,如诗人一般静默地鉴赏着雪花飞舞的美的世界”一句表现了作者安于现状、自我陶醉的思想,这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世界观的真实反映。2文章三次使用了“没有意思”这句话,请简要解说这三个“没有意思”的含意。3文章第三段叙述了作者在北京雪天怎样的情景?作用是什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斯人独憔悴迟子建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具备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净峰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了。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选自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注】“斯人独憔悴”出自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B“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C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作者曾一度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D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宽慰苦闷的自己。2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3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百年震柳梁 衡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罕见的大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树龄已经将近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将近100岁。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能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变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将近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82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不仅概述了约一百年前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B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树心“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C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翔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目的是增强文章叙事的真实性。D本文格调昂扬,文笔凝练,“山移、地裂、河断、城陷”简洁准确概括了强震的强度,而“阳光暖暖地抚慰”“细雨轻轻地冲洗”则充满了生命的温暖。2文章第四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你认为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呢?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一1B【解析】B项,不是“强化”而是否定了眼前看到雪花后的喜悦之情。2三个“没有意思”是三层转折,是否定以前认为十分有意义、充满欢乐的雪天生活,表现“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的观点,这样写层层递进,卒章显志,表明作者主张把握现在、享受现实生活的观点。【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应注重把握语句出现的位置和前后文的意思,由此判断其中体现的意义。三个“没有意思”其实是对之前生活的一种否定,体现作者认为要把握现在的思想感情。3叙述了作者在北京与朋友一起围炉畅饮、纵情谈笑,然后踏雪夜归的情景。表现在上海生活的刻板、孤单、寂寞、乏味,以此否定在上海看到飞舞的雪花的喜悦之情,引出下文对自己眼下生活的描写。二1D【解析】D项,“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理解不当,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悲欣交集”体现了他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作者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这旨在说明即使不能自我超越,真实展现人生也是伟大的。2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3内容上:以此为题统领全文。“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自我超越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形式上:引杜甫诗句为题,更具文采,更有文化意蕴。【解析】“斯人独憔悴”出自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其二),意思是才华盖世的你却容颜憔悴,是赞叹李白的才华横溢,但也写出了他献身无路,困顿不堪,临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连自由也失掉了的悲惨处境。以此为题,意蕴深广。这句话概括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照应全文内容。 三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理解错误。强调地震的巨大破坏,是为了衬托震柳的奇迹存活,也点明了震柳之名的由来。B项,“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分析有误,其目的是强调震柳生命力的顽强。C项,“目的是增强文章叙事的真实性”不妥,列举这些数据主要是为了让震柳的存活更令人震撼。2说明原因。第四段介绍柳树的生长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照应上文。文章前三段集中写震柳经历强烈地震而不死,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丰富内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传说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分析文章插入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考虑。从内容上说,文章插入某一内容,一般有补充交代、丰富文章内涵、增加文章文学性的作用;从结构上说,一般有照应上下文,使文章内容上下呼应等作用。作答时,需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3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着约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