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91870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春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春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2018安徽合肥质检)“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蕴含的哲学寓意相近的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ABCD解析:该句诗“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喻指事物运动变化有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正确;体现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没有体现规律性;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故答案为B。答案:B2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鸟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BCD解析:后一位画家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是因为他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动和静就是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答案:D3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游云西行去,月儿东驰归,不知动静理,千古难意会。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没有看到()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相对性和静止的条件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解析: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没有看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D正确且符合题意;时空是客观的,A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B说法错误;静止也具有多样性,C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4传统压力锅蒸饭虽然方便,但米饭始终没有传统煮法香甜。原来,使用传统烹饪方法,大米可以在文火中细细沸腾翻滚,受热均匀。而传统压力锅实际上采用的是“焖制”的原理,食物在烹制过程中静止不动,受热不均匀,使做出来的食物的美味与营养大打折扣。传统压力锅的“焖制”原理忽视了()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C事物只有在静止中才能更好地存在D物质是运动的重要载体和承担对象解析:压力锅食物在烹制过程中静止不动,受热不均,使做出来的食物的美味与营养大打折扣,表明压力锅的“焖制”原理忽视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A正确且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更好地存在,C说法错误;物质是运动载体和承担者,D说法不准确,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5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一致的是()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ABCD解析:“舟行洲不行”“鸽飞阁不飞”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正确;“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正确;“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否认了相对静止,与题中对联所含哲理不一致,不选;“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否认了绝对运动,与题中对联所含哲理不一致,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答案:A6(2018四川资阳月考)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初印象容易长期在记忆中占支配地位;近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后印象在记忆中占主导地位,人可能会因近因效应突然改变对该事物的原有看法。以下从哲学角度对这两种心理效应的评价合理的是()首因效应忽视了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近因效应忽视了事物是绝对静止的二者都不懂得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二者都犯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ABCD解析:错误,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表达错误;材料中,首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初印象,容易长期在记忆中占支配地位,该观点忽视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首因效应及近因效应均没有正确看到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正确。故答案为C。答案:C7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这20年来,香港愈加繁荣,但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发生变化,法律环境、生活方式不变。这体现的哲理是()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运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解析:“这20年来,香港愈加繁荣”这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发生变化”这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故材料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项正确;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B项错误;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均不是材料要体现的,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答案:A8(2018山西太原测评)“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两则故事共同反映的哲理是()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人可以创造条件,改造和控制规律要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ABCD解析:两则故事共同反映了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统一,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和控制规律,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B9(2018赣州期中)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建设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于2017年9月28日在北京正式开工。该实验装置建成后,我们可以利用它实现“超低温”“超高压”以及“超强磁场”“超快光场”,进而可以形成许多在常规物理条件下不能得到的新物质和新物态。由此可见()人类可以创设条件创造新的物质形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ABCD解析:该实验装置建成后,我们可以利用它形成许多常规物理条件下不能得到的新物质、新物态,这表明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创造新的物质形态,正确;自然界存在发展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错误;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B10(2018太原五中检测)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BCD解析:“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错误;物质决定意识,二者并不相互决定,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B11(2018安徽合肥质检三)近年来,牛蛙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某青年农民抓住商机,大量培育和饲养牛蛙。但起初因不熟悉牛蛙生活习性,导致大量死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牛蛙饲养水平,他日夜蹲守在饲养场,潜心研究牛蛙生活习性,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当地有名的养蛙致富能手。该青年农民的经历启示我们()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规律的表现复杂多变,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ABCD解析:该青年农民的经历启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太绝对,错在“总是”;规律是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12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人类需要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类利用自然就必须改造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是人类活动成功的关键ABCD解析: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才能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且符合题意;人类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说法错误;说法错误,错在“关键”。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13中华传统文化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天人合一”精神,强调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基于()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对自然的改造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ABCD解析:题意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符合题意;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题意不符;题意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答案:A二、非选择题14城市的建设、城市的发展都得从城市的实际出发。某市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柠檬种植的优惠政策,该市已成为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市,其产量、规模、市场占有率占全国80%以上。但近年人们发现柠檬深加工产品的效益远比柠檬鲜果好得多,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进并帮助企业进行柠檬产品的深度开发。当地政府广泛听取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在保持原有优惠政策的同时又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某市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措施的合理性。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市根据本地和当前变化的实际,完善优惠政策引导柠檬产业健康发展。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该市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完善发展柠檬产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该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柠檬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思路。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该市政策的制定既保持相对稳定性,又与时俱进。15随着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和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的转变。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正确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稳”不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不要发展,更不是因循守旧、消极被动、无所作为,而是要打牢发展的基础,为今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积蓄力量、增添动力、激发活力。稳中求进,“稳”是基础、是前提,“进”是提升、是目标。“稳”是为了更好地进,更有质量地进,更加规范地进,可持续地进。“稳”和“进”可以互相促进。结合材料运用“运动与静止”的相关知识回答,新常态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内涵。答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稳”不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不要发展,更不是因循守旧,要为今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积蓄力量、增添动力、激发活力。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是基础、是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正确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稳”和“进”可以互相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