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91352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课时作业单独成册方便使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B田鼠的繁殖能力强,种群数量增长较快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重要的指标D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会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田鼠的繁殖能力强,导致其种群数量增长较快,B正确;研究城市人口变化除研究出生率、死亡率外,还要研究迁入率和迁出率,C正确;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此二者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错误。答案:D2(2018山东潍坊联考)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春运期间,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它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图中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既能影响出生率,也能影响死亡率,性别比例则影响出生率,所以与分别为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年龄组成,是性别比例。选项A,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选项B,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选项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选项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答案:B3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B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的密度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D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解析: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也适用于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B错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C错误。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先盖上盖玻片,将培养液滴入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D错误。答案:A4(2018湖南长沙测试)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保护区内珍稀动物种群的K值C直接影响野生生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D防治害虫时,应该在某种群数量达到K/2之后进行捕杀解析: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A正确;种群的K值大小与环境条件有关,环境条件得到改善,种群的K值会增大,B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C正确;应该在小于K/2时对害虫进行捕杀,因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错误。答案:D5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但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压力以出乎人们想像的速度接踵而至。我国现已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下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人口的年龄结构比人口增长率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B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提高死亡率来实现的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人口总量将一定会保持稳定解析:人口的年龄结构只能对人口变化进行预测,不能进行精确计算,A错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主要体现为控制生育水平,也就是降低出生率,并未提高死亡率,B错误;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C正确;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考虑到环境污染、传染病等问题,人口总量不一定能保持稳定,D错误。答案:C6(2018江淮十校联考)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乙表示某害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C点时防治,防治成本最低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C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若乙表示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可能比实际值低解析:若乙表示某害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B点前(潜伏期)防治,防治成本最低,A错误;图乙曲线中,时间越早,种群的数量越小,环境阻力越小,B错误;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由于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还可发生变化,C错误;若乙表示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可能是在取样时没有振荡试管,酵母菌分布不均匀所致,D正确。答案:D7科研人员对某动物进行研究,绘制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点时种群密度最大BB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D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解析:D点时,两条曲线相交即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此时种群密度达到最大,A正确;B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而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B正确;从O点到D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导致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C正确;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进行捕捞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D错误。答案:D8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分析图中曲线可发现,由起点到b点为“S”型曲线,ab段中,该种群的增长率在逐渐下降,而种群密度在逐渐增加,二者呈负相关,故选B;a点时,种群增长速率大,此时防治蝗虫效果差,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降低了出生率,故可防止c点出现;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de水平,可大幅度降低蝗虫对各种植物的危害,同时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B9.研究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图的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B第24年兔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8年间兔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第8年兔种群密度小于起始种群密度解析: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A错误;第24年小于1,说明当年种群数量少于上一年,种群数量在减少,故年龄组成应为衰退型,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前4年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说明8年间种群数量并非呈“S”型增长,C错误;假设起始种群密度为N0,则第1年种群密度0.5 N0,第2年种群密度为0.50.5 N00.25N0,第3年种群密度约为0.750.25 N0,第46年种群密度不变,第7年种群密度约为0.25N00.751.25,第8年种群密度为0.25N00.751.251.5N0,故第8年兔种群密度小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0(2018河北廊坊监测)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若图示种群每年以倍呈“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填“K1”“K2”或“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时,此时东亚飞蝗不断地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解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若图示种群每年以倍呈“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0t。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即自然选择,可使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K2时,说明该物种所处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对该物种进行保护。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3)东亚飞蝗可破坏生产者,为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2;丝状菌能造成蝗虫患病,干旱环境抑制丝状菌生长,故干旱造成蝗虫的环境容纳量增大,如曲线所示,此时的东亚飞蝗追逐“绿色”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答案:(1)种群密度N0t基因频率(2)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3)K2信息传递1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类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兴趣小组为确定放牧量,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N1、N2、N3、N4、N5(单位:株/平方米),则该种优质牧草的种群密度为_株/平方米。(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了该生态系统,这种田鼠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并绘制出如图曲线:图中虚线表示在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图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图中_(填字母)点时,该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在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应采用何种方法?_,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_。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某时刻向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投放了灭鼠药,但一段时间后田鼠的数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_。解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随机取样。(2)图中虚线表示“J”型曲线,是在理想的状态下产生的。对田鼠来说,繁殖一代后原来的个体还存在,个体总数为a(1m);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1m)n。实线表示该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最大种群增长速率出现在K/2时,即图中的C点。对田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可用标志重捕法,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重捕个体中标记数偏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高。答案:(1)随机取样(N1N2N3N4N5)/5(2)理想(或营养、空间充足,没有天敌)a(1m)nC标志重捕法偏高灭鼠药对田鼠进行选择,导致种群中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12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杂草密度(株/m2)物种丰富度(种)杂草相对优势度草龙节节菜稗草陌上菜异型莎草常规区4012.00.2470.1890.1000.1020.094稻鸭区2.35.300.2590.2710.0890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1)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_值。表中数据说明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_。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_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_有不同的影响。(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_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_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_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_功能提高。解析:(1)选取样方时,关键是要随机取样,求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2)由表中数据可知,稻鸭共作区杂草种类减少,原来的优势种群草龙减少。(3)分解者可将鸭粪分解成无机物,供水稻植株吸收利用。鸭的引入使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功能。答案:(1)平均(2)物种数目草龙结构(3)分解者无机物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3(2018黑龙江大庆模拟)某高校生物系同学在某草原进行野外实习。(1)调查该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上次标记过的个体4只。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_只。(2)在该草原1公顷的调查区内,调查某种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应采用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和_。在调查区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某样方内部有4株被调查植物,但上、下、左、右4条边界上,分别有2、1、3、3株该植物,则该样方中被调查植物个体数应计为_株。(3)调查时还发现该草原分布有某种集体采食、共同繁衍后代的食草鸟,该食草鸟种群的空间特征是_。另外,在通往草原的路上,道路两侧分布有整齐有序的绿化树(某种柳树),也可看成一个种群,则其空间特征是_。(4)下表是该草原中某种野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的调查数据(单位:株)。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种群数量012724322 592该种群从无到有,在这五年之内种群数量接近“J”型增长的原因是_、_(至少答出两点),按照该数学模型,预计第六年种群数量将达到_株。解析:(1)N3236/4288。(2)样方法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对样方内个体计数时,计数原则是计算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及其顶点上的个体。(3)因种群内个体集体采食,所以种群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种群中的个体分布整齐有序,种群空间特征属于均匀分布。(4)当空间充裕、没有天敌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根据表格可知下一年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的6倍,所以第六年种群数量为2 592615 552。答案:(1)288(2)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8或9(3)集群分布均匀分布(4)空间充裕没有天敌等15 5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