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87125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综合检测(十三)(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亚里士多德说,在极端民主政体中,“平民领袖们把一切事情招揽到公民大会,于是用群众的决议发布命令以代替法律的权威。一旦群众代表了权力,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群众即被他们所摆布,他们就获得了左右国政的地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A需要分化公民大会权力B法律应该体现群众意志C极端民主背离民主精神 D平民领袖成为民主威胁解析:选C。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是在分析极端民主政体的弊端,即“代替法律的权威”“群众即被他们(平民领袖)所摆布”“他们(平民领袖)就获得了左右国政的地位”,这说明极端民主背离民主精神,C项正确;A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错误;B、D两项与题干主旨信息不符,错误。2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心灵的无理性部分。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这反映出古典人文主义强调()A确立城邦正义的道德标准B运用感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C通过教化提高公民的素养D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解析:选D。柏拉图的“灵魂论”与正义等道德标准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A项错误;“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这显然指的是理性而非感性力量,故B项错误;有关“教化”的功能,柏拉图在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故C项错误;柏拉图一方面强调理性思考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充分顾及到个人的物质享受,这很明显是追求的是一种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故D项正确。3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指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哲理,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目的。”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古希腊人探索科学偏重理性B科学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惊异C古希腊人重求知而轻视实用D古希腊科学比东方科学要先进解析:选D。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脱出愚蠢,表明古希腊人探索科学偏重理性,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哲理,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表明科学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惊奇,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目的,表明古希腊人重求知而轻视实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东方科学材料没有涉及到,无法比较古希腊科学与东方科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4在古希腊,从事绘画、雕塑的人被视为卑下的体力劳动者;中世纪时,画师一般与鞋匠、面包师、理发师等手艺人为伍。著于14 世纪的佛罗伦萨城的起源及其著名公民传将一些画师归入“著名公民”之列。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意大利的手艺人蜕变成艺术家B文艺复兴提高画师的社会地位C人文主义贯穿西欧的各个时期D艺术的人文性获得社会的重视解析:选D。材料中仅体现14世纪意大利画师地位的提高,未体现手艺人蜕变成艺术家,故A项错误;B项仅是材料的表面信息,不是实质反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与中世纪时画师的地位均不高,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4世纪将一些画师归入著名公民”之列,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画师地位提高,实质上反映艺术的人文性获得社会的重视,故D项正确。5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把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看作十恶不赦,要进第九层地狱,但在但丁眼里这些只是轻微的错误,最多只需要进第一层地狱。这说明了()A但丁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奠基人B欧洲社会普遍存在放纵欲望行为C教会的说教无法阻止人性的觉醒D放纵欲望的行为遭到人们的反对解析:选C。西方人文思想起源于古代的希腊罗马,故A项错误;中世纪的欧洲是教会的天下,其价值观有一定影响力,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教会要求人们禁欲,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拥有财富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教会的束缚,但丁只是顺应了这个潮流,故C项正确;通过但丁“对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的宽容可见这种行为逐渐得到人们的理解,故D项错误。6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主要表达了作者()A歌颂人性的高尚和尊严B倡导宗教面前人神平等C呼唤个人和社会的解放 D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解析:选A。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喊出了对人性的高度赞美和讴歌,故A项正确;“倡导宗教面前人神平等”,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点,而且莎翁主张的“人在神先”,追求也是现世的物质享受,故B项错误;“社会的解放”,这是17世纪开始的欧洲启蒙运动的倡导,故C项错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且从不是莎翁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7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这一现象()A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B打破了神学对科学技术的束缚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地区的统一D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解析:选D。根据材料“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强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并不否定神学,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德意志统一完成于1871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故D项正确。8“路德确信自己已经知道了如何获得上帝的恩典。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其他人迫切希望获得同样的内在恩典状态并确保灵魂得救。”路德所谓的“内在恩典状态”是指()A实现教会的民主化B购买“赎罪券”C虔诚信仰天主教会 D“信仰即可得救”解析:选D。“实现教会的民主化”,这并不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他所要革除的仅是罗马天主教会复杂的圣礼和圣功,故A项错误;路德在关于赎罪券的功效一文中,明确表示反对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的行为,故B项错误;“虔诚信仰天主教会”,这并不是路德主张,摧毁罗马教廷和教皇权威才是其改革的目标,故C项错误;“信仰即可得救”即“因信称义”,这正是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故D项正确。9马丁路德指出,只有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才更容易为上帝所接受。加(卡)尔文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拯救,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由上帝注定了,他毕生所能获得的财富就是上帝慈悲的证明。这些主张()A崇尚金钱与现世享乐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C反对天主教会的说教D肯定了个人奋斗的主导作用解析:选B。材料无法看出加尔文崇尚金钱与现世享乐,故A项错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大的自由,故B项正确;其也反对天主教会的说教,但这只是表象,故C项错误;肯定了个人奋斗,但并不是认为个人奋斗是主导作用,故D项错误。10早在西方启蒙运动之前就有人指出,实际上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国民对君主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君主对国民具有保护义务,这反映了()A君主立宪的观点 B社会契约的理念C革命权利的学说 D天赋人权的思想解析:选B。材料没有立法限制君主权力的主张,与君主立宪的观点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国民对君主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君主对国民具有保护义务”,君主与国民间建立社会契约,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违背契约后人民革命的权利,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民主权的来源,与天赋人权的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11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狄德罗强调文学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于是,一部分具有进步思想的法国艺术家认为艺术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提出了“为生活为民众而艺术”的口号。他们赞美自然,歌颂劳动,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这种行为反映了()A资产阶级对“理性王国”的期盼B资本主义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C战争和危机引发了西方社会精神困惑D弘扬了法兰西人轻松活泼的民族特性解析:选B。A项与材料“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提出了为生活为民众而艺术的口号”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反映了资本主义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赞美自然,歌颂劳动”不符,故C项错误;D项属于作用,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12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A相信人是万物的尺度 B宣传禁欲苦行学说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设计出理性王国的蓝图解析:选D。根据材料“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不能体现“人是万物的尺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体现的是理性主义,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禁欲苦行学说盛行于中世纪,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否定教皇的权威,肯定世俗王权,与材料启蒙运动时期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结合所学,属于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主张用理性来指导民主政治建设,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哲学领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 被他称为“理性之大敌”、“文明之恶棍”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此时,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黄宗衵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这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重新阐发;王夫之则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宋明理学给予坚决批判,他认为“人欲”不能扼杀,“天地之产,皆有所用,饮食男女,皆有所负”,这是对先秦儒家“性也,天之就也”(孟子解获) 的“人性天就论”思想的重新焕发。 材料二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激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失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因此,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取用儒学精蕴的社会基础存有某种相似性。但因二者的现实环境却存在着根本区别,欧洲正处于新旧思想,新旧力量激烈交锋的状态,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就注定了二者产生的影响迥然不同,儒家学说在启蒙运动中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而中国的启蒙活动却未能形成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思想运动。 以上均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思想进行现实批判的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批判出现的相似社会基础。(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对现实进行批判产生影响迥异的历史原因。(12分)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一“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并据此来批判基督教神学”,欧洲启蒙思想家用儒家“天道自然”来批判基督教神学;根据材料一“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欧洲启蒙思想家还借助儒家道德伦理“仁政德治”来反对封建统治;而同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黄宗衵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这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重新阐发”,黄宗羲借助先秦儒学民本思想来反对君主专制;“王夫之则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宋明理学给予坚决批判,对先秦儒家人性天就论思想的重新焕发”,王夫之借助先秦儒学“人性天就论”,批判宋明理学虚伪;第二小问基础,根据材料二“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激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腐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结合所学,经济上,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受阻;政治上,新阶级或阶层出现、壮大,与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矛盾尖锐;文化上,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官方哲学的愚昧束缚。 (2)根据材料二“欧洲正处于新旧思想,新旧力量激烈交锋的状态”,结合所学,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上,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不断解放;根据材料二“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结合所学,经济上,小农经济依旧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文化上,文化专制不断强化。答案:(1)不同:欧洲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的“天道自然”和“仁政德治”思想来抨击神学,反对封建统治;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拾取儒学的民本思想和“人性天就论”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和程朱理学的虚伪。基础: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封建思想文化的严重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2)原因: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解放不断深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微弱,工商市民阶层不够强大;理学地位稳固,科技发展步履维艰。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洛克提出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以来,这一原则一直被西方政治学界奉为圭臬。在国家问题上,美国政治承认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但把国家看作人类过一种共同的、有秩序的生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为了将这种必要的代价限定在较小程度,美国政治致力于限制国家的权利和职能。“限制的途径有两种:第一, 以分权的方式造成国家权利机构之间的内部制衡,从而防止出现专断权利;第二,限制国家权利的活动空间,强调个人与公民社会的权利。”简言之,就是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宪政体制,同时使政府的权力向社会扩散。限制国家权利的种种措施又反过来成为政府决策效率不高的制度基础。 美国政府与政治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主制度构想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题,首先确定有关“民主制度构想与西方国家的发展”的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具体阐述二者的关系。答案:示例一: 论题: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推动了美国共和政体的构建。阐述: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这种分权制衡论对美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后,援引、改造这一理论,制定1787年宪法,逐步形成了美国立法(权力归于国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司法(权力归于最高法院)的分权制衡的联邦共和制,至今仍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制度的构思在结合美国国情基础上的发展,促进了美国共和政体的构建与发展。示例二:论题:卢梭的启蒙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阐述:18世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号召人们解除束缚自由的封建专制的镣铐,对法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法国于178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虽然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政权在两者间反复易手,但法国最终仍确立了共和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