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2(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86833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2(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2(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跟踪训练2(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阅读1(2018四川省成都市二诊)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歌元丰五首(其五)王安石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注神宗元丰初,神宗没有因王安石辞去相位而废止新法,王安石退居江宁多时,却仍关注着朝廷对施行新法的态度,于元丰二年写下一组歌元丰诗。埘: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南山:钟山南面。(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写的是傍晚的景色,是说农家的猪圈和鸡窝都渐渐没入苍茫的暮色之中。B诗歌前两句使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写出了诗人跟随农人从田里归家时所见之景。C“丰年处处人家好”表达了诗人对元丰初年社会安定、农业丰收的喜悦和赞美之情。D全诗格调明快,虽然不在官,但自己的新政依然在造福于民,诗人带着欢快的心情结束行程,余味悠扬,兴致不尽。(2)“暮林摇落献南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它和陶渊明的诗句“悠然见南山”在意境上不同,试作简要分析。答: _解析(1)B项,“跟随农人从田里归家时”错,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看到农家丰收之景时的感叹,“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农村行走时看到的景象。(2)第一问,“暮林摇落献南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应先圈出诗句中所写的景物,观其特点,然后描绘画面,最后概括其特点,这句诗中主要写“林”“落叶”“南山”,从诗句来看,此处所写的时间是傍晚,季节是秋季,描绘的是一幅清秋暮色山林图,深秋时节,林中木叶凋尽,远处南山兀立,清晰呈现,诗人描绘的是眼前之景,结合前后的诗句可以知道,在诗人笔下,清秋时节的山林呈现出宁静开阔的景象,诗歌中流露出的是愉悦的心情,如诗歌最后两句说“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诗歌格调明快,诗人虽然不在官,但自己的新政依然在造福于民,诗人带着欢快的心情结束行程,余味悠扬,兴致不尽。再看陶渊明的诗歌,“悠然见南山”,“悠然”呈现出诗人的情态,诗人脱离官场羁绊,内心悠然自得,诗句描绘的是静穆而高远的意境。答案(1)B(2)景象:描绘了一幅清秋暮色山林图:晚暮深秋,木叶凋尽,南山兀立,清晰呈现。不同:王诗重在客观描述眼前之景,描绘了宁静开阔的意境,表达的是愉悦的心情;而陶诗则描绘了静穆而高远的意境,表达的是脱离官场羁绊后的闲逸悠然自在之情。2(2018安徽省安庆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林逋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色酒舍归。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却忆清豀谢太傅,当时未解惜蓑衣。注谢太傅:东晋时隐居刻溪的谢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秋天湖水水位回落时节蟹大膏肥,巧妙交代了拜访黄公酒舍的原因。B第二句“归”字前承“过”字,后启二三两联归舟所见湖西黄昏美景的描写。C第五、六句写苍山半带着厚重寒云,红叶暗淡了夕阳余晖,渲染了凄凉气氛。D第七、八句用典,通过自己当年不解东晋谢安隐居来表现而今隐居山水之乐。(2)诗歌第四句“犬闻人语出柴扉”看似平淡,实则有趣味,请简要赏析。答: _解析(1)C项,错在“渲染了凄凉气氛”,渲染的应是宁静安详的气氛。(2)这是一道赏析诗句的题目,要求赏析“犬闻人语出柴扉”的趣味,注意从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角度分析,从内容看诗句描绘了村犬听到有人说话时奔跑出柴门的画面;从手法看用人语声反衬黄昏村居环境的幽静,渲染了宁谧闲适的乡村生活氛围;从情感看,表达了诗人对村居生活的满足和愉悦。答案(1)C(2)描绘了村犬听到有人说话时奔跑出柴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村居生活的满足和愉悦;用人语声反衬黄昏村居环境的幽静;渲染了宁谧闲适的乡村生活氛围。3(2018内蒙古赤峰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雨后赠斯远赵蕃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注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号涧泉)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诗宗黄庭坚。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谥文节。(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已是霜凝更雨湿”,交代赠诗的时节和天气,渲染了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感情基调。B“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虚实结合,说虽然草木依旧枯萎,但梅花一定会悄然开放。C“穷日日”“遍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难,表现诗人探春寻春心情之急与信念的坚定。D本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诗人对新春的渴望和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2)晋陆机文赋有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所谓“警策”,指的是某些语句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性。古人评价本诗首联“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即为“一篇之警策”,请结合全诗对其简要分析。答: _解析(1)A项,“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感情基调”错,诗人于初春时节写诗赠友,借自己寻春觅春的执着坚定,表达对时政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殷切期待和无限希望,开篇的景物描写,从情景关系来看属于“以哀景衬乐情”。(2)在题干中给出提示“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答题时注意分析诗句的含义以及蕴含的哲理即可。从含义看,“春其渐起但无痕”这句意思是说,春天正逐渐临近,只是还没有全部显露出来,表现了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感情细腻,寓意深远,为全诗定下明朗向上的基调。从哲理看,希望往往孕育在艰难困苦之时;对未来应充满信心;对新生事物应多加呵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答案(1)A(2)含义:“春其渐起但无痕”这句意思是说,春天正逐渐临近,只是还没有全部显露出来,表现了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感情细腻,寓意深远,为全诗定下明朗向上的基调。哲理:希望往往孕育在艰难困苦之时;对未来应充满信心;对新生事物应多加呵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比如颈联为补足颔联“定有梅花当返魂”这一判断,诗人认为,只要天天到各个村落去细细寻访,定会在梅树梢头发现新春的消息。“穷日日”前冠以“要须”,“遍村村”前面冠以“无惜”,显出要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了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1)(2)题。送皇甫别驾往开州李攀龙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注此诗是李攀龙在友人皇甫汸被贬往开州时所作。李攀龙: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尊为“宗工巨匠”。玉珂:用玉或贝制成的马络头上的装饰物,此处指代远行的皇甫汸。吕虔刀:吕虔为三国魏刺史,有佩刀,相者谓三公可佩。虔以授王祥,祥又授王览。后以之为称颂辅相之语。(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衔杯”起句,紧扣“送别”的题意,随后又点出了送别的时令与地点,一个“愁”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颔联中的“天涯宦迹左迁多”是诗人对皇甫汸的开导:做官被贬是常有的事,大可不必介意。此句表现的是诗人对友人被贬谪的失意心情的宽慰。C颈联中的“黎阳”和“瓠子河”均是皇甫汸前往开州的必经之地,夏日送别,诗人预计友人大约初秋可抵达被贬之处。D诗歌尾联主要运用了用典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激励。(2)明诗别裁集评价这首诗体现了“雄浑沉雄”的诗风,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这一风格进行赏析。答: _解析(1)A项,“一个愁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错误,诗歌起句虽有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淡淡哀愁,但从全诗来看,情感基调是豪迈高亢的。(2)“诗风”内涵丰富,既指思想内容,又包括诗歌的意象、意境,还包括诗歌的语言特点等。考生首先要对“雄浑沉雄”进行解说,其次结合具体诗句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个特点。答案(1)A(2)雄浑沉雄,即笔墨雄浑,气势沉雄。本诗的情感基调豪迈高亢。诗人宽慰友人看淡官场暂时的失意,激励他建功立业,积极进取。颈联想象友人旅途境况,境界开阔,苍凉浑厚,没有一般送别诗的缠绵悱恻之意。语言刚健,情感深沉。尾联中的“自有”“岂蹉跎”表现出对友人才华的充分信任。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汉武刘筠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桑田欲看他年变,匏子先成此日歌。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注宋真宗时,朝中大臣痴迷仙术方士,蛊惑人心,虚呈祥瑞,后宋真宗东封泰山,朝野弥漫着一片虚妄的吉祥喜庆气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绛河:即银河。非雾:指五色祥云。嵯峨:高峻的样子。匏子:即瓠子,古地名,亦称瓠子口,在今河南濮阳,曾为黄河决堤处。秦桥:秦始皇筑跨海求仙的石桥。(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颔联用沧海桑田的典故,表明汉武帝修筑天台祈福,但并没有达到目的的历史教训。B颈联出句借夏鼎几经变迁已成为历代帝王的空想一事,提醒宋真宗夏鼎已不存在。C颈联承颔联转折之势告诫宋真宗要以前王之覆辙为鉴戒,不要因见所谓祥瑞而打算封禅。D尾联写司马相如写赋讽喻武帝却没有达到效果,说明诗人的文采不输司马相如。E诗歌借古讽今,借汉武帝的事例深刻地讽刺了当时朝廷的弊端与统治者崇信祥瑞的风气。(2)首联是如何营造迷离缥缈的氛围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 _ 解析(1)B项,“夏鼎已不存在”错误,“空”不是“空白”的意思,而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象物”是“取法天地的物象”的意思。D项,“说明诗人的文采不输司马相如”错误,这两句诗主要是说诗人也能像司马相如一样以诗赋为讽,但不知宋真宗见到后,是否会像汉武帝一样曲解了自己的初衷。(2)解答这道题,考生要注意分析诗句中所描写事物的“迷离缥缈”的特点。比如“切”写出天台之高,“绛河”指银河,“涵”指水汽,“非雾”指五色祥云,“绛河”“涵”“非雾”共同营造了缥缈空灵、迷离虚幻的氛围。答案(1)BD(2)用“切绛河”中的“切”写出天台之高,用“天台”直切“绛河”写天地一体,使得天台在云彩中若隐若现,呈现迷离虚幻之态。用“涵”“非雾”突出天台的“嵯峨”,加深了天台的缥缈空灵之状。两句诗一起描写了天台因为极高而含云吐雾、郁郁纷纷的状态,体现出一种迷离缥缈的氛围。6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孤山寺遇雨白居易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空濛连北岸,萧飒入东轩。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白诗首联中的“拂波”一词把乌云低压水面的情景写得极富动感,为后面写雨做了铺垫。B白诗颈联从空间着笔,“北岸”“东轩”二词写出了风雨飘飞,一片迷茫,交代了拟宿的原因。C苏诗第一句写乌云翻涌如墨汁泼洒,但却遮不住山,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D苏诗第三、四句写风吹云散雨过,西湖水碧如镜,表现了天气转变之快,境界大开。(2)这两首诗所写的雨各有什么特点?“风荷一向翻”和“白雨跳珠乱入船”向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 _解析(1)C项,“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错误,苏诗第一句是用乌云翻涌的气势来渲染暴风骤雨即将来临的气氛。(2)第一问,考生需要在整体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白诗,从“洒”“雨声繁”说明了雨的细密。苏诗,“跳”“乱”写出了骤雨落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掉落,突出了雨的急骤。第二问,考查炼句,考生可从用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来考虑。答案(1)C(2)白诗所写的雨:细密。苏诗所写的雨:急骤。“风荷一向翻”生动准确地写出了风吹荷叶,荷叶朝同一方向翻去的情景,“翻”字写出了荷叶在风雨中的特别的动态和美感。“白雨跳珠乱入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飞溅的雨点比作“跳珠”,“跳”和“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大和急。“白雨”与前面的“黑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写出了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雨显得白而透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