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的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87696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的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产科的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产科的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内 容 提 要,A 医院感染的概念 B 产科常见的医院感染 C 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D 母婴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母婴同室的质量监测,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的定义,是指出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产科常见的医院感染,一、易感因素1.一般因素:贫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2.与分娩有关的因素: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反复肛门检查、产道损伤、产后出血3.与手术有关的因素:助产术、剖腹产、手取胎盘,二、常见感染的诊断标准,外阴切口感染经阴道分娩,病人外阴切口感染发生于产后2周内。符合上述规定,并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外阴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2.外阴切口有脓肿。急性盆腔炎入院48小时后,或有宫腔侵袭性操作、自然分娩24小时后出院一周内发生者。符合上述规定,并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且无其它原因解释,发热、恶心、呕吐、下腹痛或触痛,尿频、尿急或腹泻,里急后重,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2.后穹窿或腹腔穿刺有脓液。子宫内膜炎入院时,病人无羊水感染,羊膜破裂时间不超过48小时。早孕流产、中孕引产、分娩后一周内。符合上述规定,并有发热、下腹痛或压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恶露异常等即可诊断。有条件均应送病原学检查,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一、孕产妇的易感性产房感染的特点是容易发生自身感染(内源性)阴道内存在细菌胎膜早破(羊水)使酸性的阴道碱性分娩时造成会阴、阴道及子宫颈等损伤胎盘剥离造成的创面剖宫产的创伤二、主要病原体主要有厌氧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淋球菌及乙肝、丙肝、柯萨奇、AIDS等病毒病原体来源于孕产妇自身、带菌产妇和医护人员;未消毒或消毒不合格的医疗器械;血及血制品等。,三、产房的感染控制,(一)产房的布局相对独立,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无菌区: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清洁区:刷手间、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污染区: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二)产房的消毒隔离管理人员管理1.严格出入人员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2.进入产房工作人员应先洗手、换刷手衣、戴帽子、口罩、换产房专用鞋3.离开产房时,应换外出衣和鞋4.接生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5.陪待产人员必须穿隔离衣、带口罩、帽子等环境的消毒空气的消毒:每日紫外线消毒1-2次。有条件可采用空气动态消毒器。无人的情况下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密闭喷雾消毒。地面和物表的消毒:湿式清扫或擦拭,每日常规进行,以清洁为主;若被污染及时用消毒剂拖地(擦拭)。待产床、产床、平车每次使用后必须更换一切用品,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单位。其它物品应定期清洁消毒。产妇出产房后应终末消毒。,三、产房的感染控制,(三)接生中的预防措施1.有刷手禁忌者严禁上台2.保持无菌单布及手术衣干燥,潮湿视为污染应更换。3.无菌包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核对包装原样、有效期和灭菌指示带。4.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产包打开超过4小时视为污染。5.助产用的器械视为相对污染,必须与脐带处理器械分开使用,严禁用侧切剪刀断脐。6.重复使用的无菌布单,一经打开,无论是否使用,均必须重新灭菌。一次性物品,一旦开启,若未用完,也视为已污染。7.持物钳灭菌后干燥保存,每次接生使用一套。8.重复使用的各种器具每次使用后应放入含氯消毒液中浸泡后再进一步处置。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禁止重复使用。9.及时清理新生儿口腔和上呼吸道内吸入物、以防止吸入性肺炎。10.氧气湿化瓶内每次使用前加入灭菌蒸馏水,使用后进行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11.新生儿娩出后,应尽快与母亲皮肤接触获得正常菌群,三、产房的感染控制,(四)隔离孕产妇的医院感染控制1.凡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均应收入隔离待产室待产、隔离分娩室分娩。2.需手术者,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隔离类别和感染疾病的诊断。3.一切器械、物品单独固定使用,需重复使用的应予含氯消毒液(1000mg/L)浸泡后再进一步处置。,母婴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一、母婴同室的收护对象1.本院的产妇及出生的新生儿均应送入母婴同室。2.有严重合并症者暂住高危病房,待平稳后进入母婴同室。3.高危新生儿母亲不提前出院,允许进NICU喂奶。新生儿不属隔离情况者,要就地治疗,不离开母婴同室。二、母婴同室的消毒隔离措施1.应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2.母婴同室每日空气消毒及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至少20分钟。3.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应予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4.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应双消毒。5.婴儿洗澡水应为流动水,沐浴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浴巾、内衣等清洗、灭菌后再用。6.严格探视制度,任何人接触婴儿前必须清洁洗手7.母婴出院后,其床单位、保温箱等应行终末消毒。,产房、母婴同室的质量监测,一、环境卫生学监测产房、母婴同室为重点易感区域应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一)监测项目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二)标准 200 5 5 (cfu/m3) (cfu/cm2) (cfu/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化学监测:根据消毒剂的性能定期监测。(二)各种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三)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