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培训2016PPT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74727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培训2016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心肺复苏培训2016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心肺复苏培训2016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心肺复苏术,李伦刚,不同地区抢救成功率,美国大范围抢救华盛顿市,4-8%7-26%,拉斯维加斯急救中心,54%,3分钟用上AED76%,中国,10分钟,501040.09%,心肺复苏的意义,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4minCPR-BLS,8min(ACLS),生存率43%,黄金4分钟:4min,生存率32;4min,生,存率17,CPR目标,初级目标:自主循环恢复,次级目标:减少神经系统损伤,终极目标:出院存活率,2015指南,39个国家的250位证据审查专家共同参与完成。,ILCOR的人员优先选择那些具备充分科学研究的或富有争议的主题进行审查。,复苏学的证据水平和建议级别都较低,仅1%基于最高证据水平,仅25%的,建议被认定为1级,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一、生存链一分为二,团队=生存,院内:早期预警系统+RRT/+MET,院外:社会媒体(+专业人员)+施救者+,判断:3步变2步,先按压还是先除颤?,1、准备就绪直接除;,2、目击室颤直接电(3min内);,3、还未准备直接按。,能量选择:,1、双向波:150-200J,2、单相波:360J,3、一次除颤。,按压深度,1、成人:5cm-6cm;,2、婴幼儿及儿童:胸部前后径1/3,大约婴儿4cm,儿童5cm;,3、青少年:5-6cm。,按压频率,1、100120次/分;,2、尽量减少中断次数和持续时间(10s);,3、按压不得少于60%CPR。,按压离开胸壁?,施救者应避免按压间隙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以便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成人CPR要点,心肺复苏BLS(CAB),胸部按压: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心肺复苏BLS(CAB),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正确,错误,心肺复苏BLS(CAB),开放气道: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仰头-抬颏法托颌法(外伤时),心肺复苏BLS(CAB),托颌法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仰头-抬颏法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心肺复苏BLS(CAB),人工呼吸: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体呼出胸廓回落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球囊面罩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3、用右手挤压气囊1L球囊的1/22/3,胸廓扩张,超过1s,心肺复苏BLS(CAB),七、阻力阀装置,不建议常规使用ITD。,当有可用设备和经过适当培训的人员在场时,可以用阻力阀装置搭配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替代传统心肺复苏。,八、机械胸外按压装置,人工胸外按压仍然是治疗心脏骤停的救治标准。,无证据表明,使用机械活塞装置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相对人工胸外按压更有优势。,特殊条件下,机械活塞装置可以作为传统心肺复苏的替代品。,十、体外技术和有创灌注装置,对于发生心脏骤停,且怀疑心脏骤停的病因可能可逆的选定患者,可以考虑以体外心肺复苏(ECPR)替代传,统心肺复苏。,十二、心肺复苏后的救治,1、ST抬高、非ST抬高而血流动力不稳者,紧急冠脉,造影;,2、TTM:32-36,持续至少24h;,3、TTM后预防发热;,4、CPR后,确认并矫正低血压;,5、TTM后72h再做预后评估;,6、所有初次心脏骤停后发展为脑死亡或循环死亡,的患者都应视为可能的器官捐献者。,十三、复苏药物,利多卡因不常规,但若是VF或无脉室速,自主循环恢复后可考虑,加压素被除名,医务人员流程,成人高质量CPR要点总结,CPR的培训,反复、高频培训,熟悉转运流程,高仿真模型、反馈装置有助于改善心肺复苏效果,培训的重要性,考试成绩:理论:30%技能操作:70%,考核项目: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科室操作者考评者时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