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超敏反应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8702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Ⅰ型超敏反应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Ⅰ型超敏反应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Ⅰ型超敏反应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敏反应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和分型;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主要成分和细胞以及发生过程和机制;II型和I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熟悉: I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及临床常见的I,II,III和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了解: 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超敏反应,超敏反应: 已被某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因产生病理性的免疫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称为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俗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allergen)。 根据反应发生的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将超敏反应分为、和型。 型由抗体介导,而型由T细胞介导,反应发生较慢,故称迟发型超敏反应。,病案一: 王,男,36岁,公司职员。主因晨起或遇冷空气时,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头昏沉、怕冷就诊。每次发作历时半小时左右,症如感冒,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无任何不适。一年内累计发病天数6个月,有多年病史。鼻窥镜检查示:双下鼻甲肿大,粘膜色苍白。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应原皮肤试验(+)。讨论题: 1.试分析本例鼻炎的病因。 2.为何患者会常年发病?,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是临床最多见,也是最早被认识的一种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产生,其主要特征是:发生速度快,一般在第二次接触抗原后几秒钟至几十分钟内出现症状,但消退也快,被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及遗传倾向;一般引起功能紊乱性疾病,不发生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为可逆性反应。,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IgE受体桥联致肥大细胞脱颗粒示意图,嗜酸性(左)和嗜碱性粒细胞(右)形态图,I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一)全身性过敏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头孢菌素、普鲁卡因、有机碘、维生素B族 2血清过敏性休克 (二)局部过敏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 2皮肤过敏反应 3消化道过敏反应:常见食物为鱼、虾、蟹、鸡蛋、牛奶和坚果果仁等,防治原则一般需查出变应原,还需证明变应原与疾病间存在密切相关。对于药物或食物性过敏反应,若无可靠简便检查法,可先进行问诊。(一)检出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 临床检测变应原一般用直接皮肤试验 (二)脱敏治疗 1抗毒素血清脱敏疗法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三)药物防治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药: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2拮抗生物活性介质药:苯拉海明、扑尔敏、异丙嗪、乙酰水杨酸、多根皮苷耵磷酸盐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药物: 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病案二:两位血型同为O型Rh-的母亲,其中之一初次分娩的婴儿血型为B型Rh+,另一初次分娩的婴儿为O型Rh+。如果这两位母亲再次妊娠时,胎儿血型为B型Rh+,这两个婴儿出生可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讨论题:为什么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其程度有无差异? 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 此型超敏反应是IgG、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通过激活吞噬细胞、NK细胞及补体系统,引起靶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故此型超敏反应也称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II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一)输血反应(二)新生儿溶血症 分娩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抗Rh血清能有效预防Rh血型不符所引起的溶血症。(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因服用某些药物(如甲基多巴类)或因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EB病毒),使红细胞膜表面成分发生改变,刺激机体产生了抗红细胞的自身抗体,与改变了的红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自身溶血性贫血。(四)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持续服用青霉素、非那西汀、异烟肼常造成溶血性贫血,氯霉素、磺胺和奎尼丁常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用司眠脲、苯拉海明和利眠宁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五)抗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 (六)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Graves病,病案三:患儿王,女,4岁。主因全身水肿2天,于2002年10月16日就诊。患儿20天前曾因发烧咽痛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予以静脉点滴清开灵等药。3天后症状好转而停药。查体:T37.50C,面部及全身呈可凹性水肿,眼睑较著;咽部红赤,扁桃体不大,心肺(-);尿常规:蛋白+,红细胞+,血常规(-)。讨论题: 1.分析小儿呼吸道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成因。 2.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后引发的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 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是抗原抗体形成的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壁基底膜等组织后,激活补体,在血小板等参与下,引起的以水肿充血、局部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血管及其周围炎症。,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III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 2人类的类Arthus反应:局部反复注射胰岛素后(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 2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A 族链球菌感染后23周 3类风湿性关节炎 :机体产生了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IgM),称类风湿因子。 4、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病案四:刘,男,39岁。1999年2月因肾衰行肾脏移植手术。术后48天,患者出现发热、全身倦怠感,下肢较著;移植肾肿胀有压痛感;高血压;尿量减少。尿检:蛋白(+)、红细胞(+)。病检:移植肾中大型活化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基底膜破坏;后期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组织出现融合性坏死。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相对数增加,CD4/CD8T细胞比值上升,血清中IL-2含量增高,外周淋巴细胞中CTL细胞数量增加。讨论题: 1.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以上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理。 2说说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免疫学措施。 第四节 型超敏反应 由效应T细胞介导的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炎症反应。一般在接触抗原24小时后才出现反应,故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一)接触性皮炎 湿疹样皮肤病;引起本病的变应原主要是天然的或合成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金属,如油漆、染料、农药、磺胺等药物以及金属镍等。(二)传染性超敏反应 胞内寄居菌、病毒和某些真菌感染 因为超敏反应发生在传染过程中,故名传染性超敏反应。(三)移植排斥反应,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 型 别 参与成分 发生机制 常见疾病型速发型 IgE、肥大细胞 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 过敏性休克 嗜碱性粒细胞 性粒细胞结合后,再次 支气管哮喘 接触变应原引起脱颗粒、 过敏性鼻炎 释放活性介质作用于效 荨麻疹 应器官 食物过敏等型细胞毒型 IgG、IgM IgG,IgM与细胞表面的 输血反应 补体巨噬细胞 抗原(半抗原)结合, 新生儿溶血症 NK细胞 激活补体、ADCC和调理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吞噬等使靶细胞溶解破坏 粒细胞减少症型IC型 IgG、IgM 中等大小IC沉积于微血管 血清病 补体中性粒细胞 壁基底膜,激活补体,吸 急性肾小球肾炎 血小板 引中性粒细胞积聚并释放 类风湿性关节炎 溶酶体酶;血小板聚集活 风湿热 化,导致组织炎症、缺血、 SLE 出血等 Arthus现象 型迟发型 CD4+T细胞 TH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接触性皮炎 CD8+T细胞 活化巨噬细胞;Tc直接攻 传染性超敏反应 击靶细胞,引起单核细胞 移植排斥反应 浸润性的炎症,超敏反应,分型 别名 参与的免疫成份 速度 组织损伤 个体差异I型 速发型 IgE、肥大细胞 速发 无 明显 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 数s数10minII型 细胞溶解型 IgG、 IgM、 C、NK、吞 有 有III型 IC型 IgG、 IgM、 IgA BV炎症型 C、NIV型 T介导型 效应TC、TH1/LK 数天 迟发型 M 迟发 明显 无,各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 I型 II型 III型 IV型,过敏性休克 输血反应 血清病 传染性超敏反应(全身过敏反应) 新生儿溶血症 Arthus现象 (结核、麻风病)消化道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性 风湿热 接触性皮炎呼吸道过敏反应 血细胞减少症 类风湿 移植排斥反应(鼻炎、哮喘) (贫血、易感染、 RA 皮肤过敏反应 紫癜) SLE(蕁麻疹) 甲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