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52175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11年11月,严复在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的信中,指责“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党人选择共和国体是草率的,缺乏某些常识”,“根据文明演进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拥有一种较高形式的政府,即保留君主制,以适当的宪法条款加以约束。”这反映出严复( )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与革命党人分属不同的阶级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A B C D 2.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着万民法方向发展。这两种法律( )A 都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B 都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C 都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学理念D 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3.“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运动符合题意的是( )A 维新变法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4.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 山峦B 海洋C 河流D 土地5.观察漫画畸形动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美方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与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背道而驰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A B C D 6.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7.从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80多年,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其主要原因是( )A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太过温和B 法国社会缺乏民主共和的思想基础C 法国群众思想觉悟较低D 由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使法国君主制的传统深厚8.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故意欺诈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说明古罗马法( )A 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原则B 将是否诚信作为判断案情的唯一依据C 注重诚信而不讲究法律原则D 把诚信作为古罗马法的原则之一9.鲁青在从十五世纪出发中说道:“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19世纪末打在中国背上的“鞭子”,给中国带来的是()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C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 清王朝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10.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作出的重大调整是( )A 设立军机处B 设置枢密院C 实行一省制D 废除宰相制度11.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渡江战役B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C 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D 抗战的胜利12.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A 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 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 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 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13.“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公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20世纪初,陈独秀写下这篇战斗檄文,意在( )A 号召民众武力推翻清政府B 宣传俄国式无产阶级革命C 唤起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D 促成国共合作推进民主革命14.xx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下列可作为第一手资料的“铁证”有(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记录的迄今唯一的南京大屠杀影像1937年11月29日,东京日日新闻刊登的日军“百人斩”杀人竞赛的照片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万余名遇难者遗体丛葬地美籍华人张纯如(1968xx年)的英文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A B C D 15.洪秀全通过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了太平天国运动。当时曾到过天京的西方人富礼赐曾发表评论说“天王之基督教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狂人对神圣之最大的亵渎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 )A 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宗教B 与西方宗教思想没有任何联系C 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D 遭到了列强的强烈反对16.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A 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B 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C 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 全盘否定了斯大林17.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A 文艺复兴的兴起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造船水平的提高D 宗教扩张的狂热18.罗斯福在四次总统竞选中,拥护他的多数是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黑人等广大下层人民。下列不属于罗斯福竞选总统得到支持的原因是( )A 改革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 制定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C 制定工业复兴法恢复生产D 调整农业、以工代赈,建立社会福利保障19.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罗马教廷建立了“东方事务部”“传教问题部”等海外传教机构;信贷机构、殖民贸易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纷纷建立。对以上现象出现的背景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 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B 工业革命引发的连锁反应C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D 殖民扩张的方式有所变化20.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农村经济商品化B 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C 封建地租货币化D 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21.1950年颁布的土地改革法第一条总则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表明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B 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C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D 适应“一五”工业化需要22.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三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三中全会: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这三次三中全会,说法错误的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B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C 十四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三次三中全会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的进程23.早期的殖民扩张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 增强了殖民者的实力B 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C 引起了商业革命D 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24.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 机器大工业生产B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 工厂制组织形式D 垄断及垄断组织25.1912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B 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C 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D 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第卷(共50分)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0分,第28小题15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民主与专制如一对并蒂莲,在古代东西方都开出了文明之花,但近代以来民主成为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有学者指出,“在率先建设现代化的那些社会中,由于现代性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因而转变过程徐徐展开,延续了几个世纪”。以英国为例,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发生在1649-1832年,经济和政治转变是在1832-1945年,直到20世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完全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社会整合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事情。邢悦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材料三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回答问题:(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体现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分析图二所示制度形成的政治原因。(2)17世纪晚期,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从1649-1832年中英国在确立与完善这一政体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模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并分析这些制度得以实行的法律依据。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材料二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欧共体执行主席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材料四 1983年1月,中曾根康弘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2)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3)据材料三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4)据材料四,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28.(节选)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棉花自宋代传入中国后,因其满足人们再被之需的重要作用而为历代统治者所督导推广,到明代棉作物已遍及全国各省区。到了清代中叶,人口急剧增长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推动棉花种植继续向更广大区域分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动各种农作物首先是粮食和棉花向着各自适宜的地区集中。手工棉纺织业也从发达的江南而几乎“广布到全国的每个州县去了”,呈现出时人所称的“棉花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的景象。摘引自城乡产业互动与近代内地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发展材料二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应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棉纺织业的工业化,还缺乏可以利用的现存的手工业基础。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纱锭数,截止至1895年底,“共为197396枚,工作纱锭162396枚,布机累积数4008台,工作布机3550台”。1895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据统计,“至民国2年(1913),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982812枚,其中华商651676枚,日商233448枚。全国布机9389台,其中华商4633台,日商3546台,英商1210台”。摘引自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说明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29.(节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1895年到l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方晓红中国新闻史请回答:(2)根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1.【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以判断出严复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赞同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表述错误。所以选项应该为D。2.【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秦统一六国后,秦律”、“罗马法,向万民法方向发展”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出,本题实际上考查法律对维护统治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符合题意和史实。其余B、C、D三项的表述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3.【答案】B【解析】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义和团运动既能体现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又能体现“缺乏建设性的”,“缺乏建设性的”指的是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而盲目对西方文明的抵制和破坏,所以他们的确也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所以符合题意的运动只能是B。4.【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政治的影响,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勃兴起了相当大的作用。5.【答案】C【解析】图片中“对台军售”违背了中美建交时候的三个联合公报,故正确;台湾属于中国的内政,美国的行为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故正确;美国的行径与当前的和平发展不相符,故正确;这一行径是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危害,故正确,本题选择C项正确。6.【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专制权愈积愈进”体现了专制程度不断加深,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从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专制程度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尤其是清朝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项。7.【答案】D【解析】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革命,A项错误;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B项不对;人民群众多次参加革命,C项不符合史实。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其主要原因是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具有长期君主制的传统。故选D。8.【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罗马法的原则问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法重视诚信,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法律原则,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判案依据,故选D。9.【答案】D【解析】由材料“19世纪末打在中国背上的“鞭子”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影响是清王朝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故选D。10.【答案】D【解析】要理解“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的意思。明朝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是废除宰相制度,设立殿阁大学士。题中A项是清朝的措施。B项是北宋的集权措施。C项是元朝的政治制度。11.【答案】A【解析】从日历的时间、占领总统府的图片均可以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渡江战役,故答案是A。12.【答案】A【解析】C和D明显错误,而B选项就当时中国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具体情况而言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所以也排除。13.【答案】C【解析】材料“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是陈独秀为了唤起在五四运动中广大群众的反帝觉悟。所以答案选C。14.【答案】D【解析】历史第一手史料是鉴别历史真伪的最有力的证明,第一手史料如遗迹、遗物和出土文物等,材料中当时留下影像、照片属于一手史料,故正确;“遗址和万余名遇难者遗体丛葬地”属于遗迹,是一手史料,故正确;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属于文学作品,是二手史料,故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15.【答案】C【解析】A、B两项过于绝对,排除;列强并没有强烈反对洪秀全利用基督教,排除D项。洪秀全改造利用基督教发动起义,拜上帝教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C项正确。16.【答案】B【解析】材料中“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说明不是批判个人崇拜,故A项错误;从材料“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可以解读出: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主义,故B项正确;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赫鲁晓夫改革,故C项错误;“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说明不是全盘否定斯大林,故D项错误。17.【答案】B【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世界逐渐走向整体。文艺复兴的兴起是思想方面的原因,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海外贵金属的需求,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这是其经济根源,故B项正确;造船水平的提高是技术方面的原因,故C项错误;宗教扩张的狂热是宗教方面的原因,故D项错误。18.【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中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期间,其新政措施关注到社会下层人民的利益,B项体现了美国工人、弱势群体的利益; C项体现了美国企业主的利益; D项体现了美国农民、工人、失业者、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A项体现的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要,与题意不符。故选A。19.【答案】A【解析】据材料提到,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罗马教廷建立了“东方事务部”“传教问题部”等海外传教机构;信贷机构、殖民贸易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纷纷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故A正确。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宗教和殖民贸易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故B错误。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也在工业革命后,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殖民扩张的方式有所变化,故D错误。20.【答案】D【解析】从材料“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盛行定额租制”“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中可知,江南地区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变化。所以答案选D。21.【答案】A【解析】由“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可以看出A项是正确的;B项不是土改的主要目的;C项是内容不是目的;D项错误,当时还没制定“一五”计划。2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要增强企业活力,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21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D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23.【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的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故D正确。24.【答案】B【解析】据材料“工业革命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竞争”指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即自由经营、自由贸易,故B选项正确;机器大工业生产,属于生产力方面,与材料无关,故A选项错误;工厂制组织形式,也未涉及自由竞争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垄断及垄断组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故选B。25.【答案】A【解析】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并没有独立发展,他仍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项正确,民族工业发展大都是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地区,内地发展薄弱;C项正确,民族工业大都是发展的轻工业,重工业发展缓慢;D项正确,民族危机的加深,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答案选A。26.【答案】(1)图一:君主专制,图二:民主政治;政治原因:城邦体制。(2)政体:君主立宪制。事件: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3)制度:联邦制;三权分立制;总统共和制等。依据:1787年宪法。【解析】(1)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一是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君主专制;图二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邦体制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政治原因。(2)结合材料中的提示词“国王”和“议会”,可知此文献出自于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颁布的权利法案,此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649-1832年中英国在确立与完善这一政体过程中经历的重要历史事件: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3)据材料“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模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是联邦制;三权分立制;总统共和制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这些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基础是1787年宪法。27.【答案】(1)状况: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2)原因:美苏对抗的拖累;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或从越南撤兵)。(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4)方法: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解析】(1)第一问要求完全按照材料回答问题,读懂材料是关键,难度不大。相信多数同学能够回答准确。根据材料“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可以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为:继续与美国竞争。(2)根据材料一可以得出原因一:美苏对抗的拖累;根据材料二“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可以得出原因二: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面对实力的削弱,美国要确保它争霸的重点欧洲,于是在亚洲进行外交的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共同对付最大的敌人苏联。(3)“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欧共体执行主席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综合分析美与西欧的关系: 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4)根据材料四“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可以分析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手段: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的政治要求提高,要求与经济实力匹配的政治大国地位,体现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28.【答案】(2)变化: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由工场到工厂。影响: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奠定了经济基础;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为近代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解析】(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应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1895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可知棉纺织业生产工具从传统的手工生产向近代及其生产转变;传统棉纺织生产由在小作坊进行到近代大工厂生产转变,纱锭数量、棉纺织产品数量急剧增加;第二小问影响,传统棉纺织业完成从传统生产模式向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转变,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奠定了经济基础;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的作用;近代棉纺织业的壮大培育了近代产业工人,为近代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29.【答案】(2)中国人自办为主;政论报刊影响最大;内容丰富,贴近民众。【解析】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直接概括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