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47022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孟子的名言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A 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 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 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 仁爱友善,以德服人2.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演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仁者爱人 存天理,灭人欲天人感应 民贵君轻A B C D 3.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A 抗清斗争高涨 B 社会相对安定C 西方思想的影响 D 商品经济的发展4.某同学参观李贽故居,最有可能看到的字幅是()A “天不生仲尼,万古为彻夜” B 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 “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5.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进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于( )A 西汉 B 北宋 C 南宋 D 明清6.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A 尊道礼佛之风盛行 B 心学广泛传播C 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 D 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7.“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格物致知C 致良知 D 发明本心8.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文献,不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A 诗经 B 春秋 C 礼记 D 墨子9.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哪里()A 长安太学 B 洛阳书院 C 南京国子监 D 曲阜孔庙10.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这一主张,实行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 B 建立“中朝” C 独尊儒术 D 推崇理学11.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12.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因信称义”,“致良知”13.“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文中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是(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14.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他的根据是( )A 法国曾帮助美国打败英国殖民者 B 美国革命是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爆发的C 法国启蒙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 D 美法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15.“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伏尔泰这段话主要表达了( )A 生而平等是天赋人权 B 反对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C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 D 主权在民的思想16.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下,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到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场更为激进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的激进之处突出表现为( )A 追求个性解放 B 重视现世生活C 提倡生而平等 D 构建理性王国17.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A 反对宗教信仰 B 体现了人文精神C 否定教皇权威 D 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18.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艺术家,其中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的是()薄伽丘彼特拉克但丁达芬奇A B C D 19.智者学派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过分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针对此问题,苏格拉底主张( )A 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B 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C 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D 主观感受无助于人对世界的认识20.“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 汉赋 B 宋词 C 京剧 D 书法21.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 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 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 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 体现浪漫主义风格22.有人这样评价宋朝的两位豪放派大词人:一个如日出时的万马奔腾,长啸遨游;一个如日落时两军生死鏖战,纵是不悦耳的嘶喊,也出自肺腑的悲壮沉郁。这两位词人是()A 辛弃疾、李清照 B 陆游、辛弃疾 C 苏轼、辛弃疾 D 陆游、李清照23.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田亩面积 运用算筹计算谷仓容积 用伤寒杂病论来治病 使用授时历来安排农时A B C D 24.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的,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著作是()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本草纲目 D 齐民要术25.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历代都重视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出现了许多农学著作。下列不属于农学著作的是( )A 汜胜之书 B 农政全书 C 齐民要术 D 石氏星表26.在西方科学史上,既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然观,又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哥白尼 C 牛顿 D 达尔文27.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 英国的法拉第 B 德国的西门子 C 美国的富尔敦 D 美国的爱迪生28.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 电力机车 D 汽车29.19世纪初,一位学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特性有可能遗传下去。这位学者是( )A 胡克 B 施莱登 C 拉马克 D 达尔文30.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胜得道升天,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如此情境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是( )A 相对论 B 量子论 C 转基因理论 D 进化论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春秋繁露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4分)(2)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12分)32.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材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6分)(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10分)110 ABDDC CADAC1120 BCBCA DBABC2130 ACACD AAACA31.(1)(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4分)(2)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材料四: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臣服从君是天理。(4分)(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2分)32.(1)内涵: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背景:民主政治高度发展。(4分)(2)观点: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意义:否定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6分)(3)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以法律保障人的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