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一生物寒假作业9(实验班)(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45317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一生物寒假作业9(实验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一生物寒假作业9(实验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一生物寒假作业9(实验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一生物寒假作业9(实验班)(含解析)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猪、猴的红细胞收集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进行研究,收集时要用到差速离心的方法 B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可推测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布 C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现暗一明一暗三层,说明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组成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都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2.右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3.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假说)错误是( )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B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是红细胞表面积2倍,说明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构成D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4.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是( )细胞膜 线粒体 核糖体中心体 高尔基体 内质网 液泡 叶绿体 溶酶体A. B. C. D. 5.能够反映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点的实例有( )白细胞吞噬病菌 细胞膜外K的浓度远低于膜内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海带细胞内的I浓度远远高于海水中的I浓度A B C D6.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1 ,设细胞膜表面积为2 ,1与2关系最恰当的是( )1212 12 2127.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 )A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分子 B细胞内维生素D的浓度过低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细胞膜上维生素D的载体较多8.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9.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右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温度增加到15以上,膜质的流动性发生变化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10.细胞的各种膜性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关于“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和吞噬细胞摄取抗原都体现了膜流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C膜流的方向只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11.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有B叶绿体外膜上有C高尔基体膜结构有D线粒体内膜有12.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13.经内质网糖基化加工后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及穿过膜的层数分别是( )A.内质网细胞膜、2层 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层C.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4层 D.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14.下列关于生物膜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内的具膜结构中,膜的转化是不可逆的 B小泡成为具膜结构的一部分要靠膜融合C一种结构的膜成为另一种结构膜的一部分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D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膜之间转化的前提条件15.下列关于线粒体膜结构的分子模型,正确的是( ) 16.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D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17.利用高浓度盐水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 A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胞的生活 C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D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18.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为适宜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左移C图中放入A、B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入清水中有可能都复原D在04 min内,两条曲线的差异不可能是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导致的19.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层会逐渐复原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20.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21.豌豆叶肉细胞中,能为NO3-的吸收提供直接能源物质的结构是( )核糖体 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A. B. C. D. 22.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 图中所示的细胞膜模型称为_。(2)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_ _(填图中字母及名称);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 _(填图中字母及名称)。D代表_。(3)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膜。O2、CO2、H2O等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图中的哪一种?_(填图中字母编号)。(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 。(5)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以图中的哪种方式?_(填图中编号);与此相关的细胞器结构有_。23.生物膜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看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从图中可以看出溶酶体起源于_,并具有分解侵入机体的细菌的功能。(2)囊性纤维病病人生物膜系统结构受损,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图2显示了细胞膜的_模型,所展示的两类载体蛋白中,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_决定的。(3)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1.B 2.C3.C解析: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相似相容原理,A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其他众多细胞器,因此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说明生物膜由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错误;人鼠细胞融合利用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D正确4.B 5.D 6.B 7.C 8.A 9.D 10.D 11.B 12.C13.D【知识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核糖体无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均为单层膜,但分泌蛋白经过外排的方式过膜,穿过膜的层数为0。14.B 15.C 16.D 17.D 18.C 19.A 20.B 21.C22.流动镶嵌模型 B 磷脂双分子层 A 蛋白质 多糖(糖链) 选择透过性 b 一定的流动性 a 核糖体、线粒体23.(1)同位素标记法 乙(高尔基体) (2)流动镶嵌 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只答CFTR蛋白或蛋白质均不全对)(2分)(3)主动运输 加快【知识点】分泌蛋白 膜的融合 物质跨膜运输解析:(1)图1过程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一般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氨基酸来研究该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溶酶体起源于乙(高尔基体),并具有分解侵入机体的细菌的功能;上述褶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发生了膜与膜的融合(2)图2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CFTR蛋白)和能量,所以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3)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内外浓度差增大,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