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45240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 xx 年全国两会分别于3 月3 日和5 日在京召开B. 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700 喷气客机圆满完成航线运行C. 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学生参加社团招新活动D. xx 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达1682 亿2.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开发了两千多款文化创意产品,观众不仅可以把国宝文化带回家,更能在使用中了解国宝文化,使馆藏国宝的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延伸,这说明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A. B. C. D. 3.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正在全国火热上映,截至xx 年4 月7 日,全国票房已经突破4.5 亿元,成为票房最高的国产纪录片。这说明文化能够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弘扬主旋律、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 4.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与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材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A. B. C. D. 5.近期长沙街头的一些变化一定引起了你的注意。路口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非机动车按章通行、行人绿灯快速通行这些文明通行的行为越来越多。倡导全市公民践行“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文明风尚。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文明礼仪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A. B. C. D. 6.“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了美丽,你却等待梦在明天站起”在灾难侵蚀人们心灵时,一首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了希望。这主要体现了优秀文化能A. 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A. B. C. D. 8.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A. B. C. D. 9.“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A. B. C. D. 10.“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网络的出现为标志的网络等现代媒体取代了传统媒体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A. B. C. D. 11.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表明教育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源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我国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A. B. C. D. 12.近些年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地方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A. 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B. 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C. 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D. 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现代文明所取代13.我国很多地区保留着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清明节扫墓、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这些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主要是A. 文化的继承B. 文化的创新C. 文化的发展D. 文化的交流14. 鲁迅先生在谈到如何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说:“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段话告诉我们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必须( )A. 坚持拿来主义,全盘吸收B. 坚持排外主义,全盘否定C. 辩证对待,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D. 区别对待,吸收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文化15.第十三届全国田径运动会于xx8月27日至9月8日在天津举行,吉祥物“津娃”,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卡通形象进行了有机整合,同时融入了极强的时代气息。这表明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力量A. B. C. D. 16.李克强总理在xx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A. 文化遗产是我国独有的文化财富B. 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D.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17.中宣部等部门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xx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 xx,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戏曲进校园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表明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传统习俗的维承和发展表明传统文化是现实生活中的物质财富A. B. C. D. 1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教育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A. B. C. D. 19.中国的春节已逐渐成为世界性节日。xx春节期间,把中华文化带到世界各地浓浓的中国年味又一次香飘海外,欢乐喜庆的活动也为全世界披上了节日盛装。英国地商会大年初三举办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春节庆典,吸引数十万英国民众、华侨华人和外国游客。这表明A.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B.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已经消失C.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D.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20.xx11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宣传海报共饮一泓水和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中出现中式茶杯、阿拉伯茶杯、西式咖啡杯,三杯茶水面呈现类似太极阴阳图形。海报的设计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诠释了共话建设美好世界的主题吸收了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文化借鉴与融合中实现了文化发展发扬了中国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文化传统,展示了文化自信A. B. C. D. 21.近日,商务印书馆推出了官方版新华字典APP(手机软件),完整收录了纸质版第11版内容,并提供数字版、纸质版对照,受到用户欢迎。对此,有人感慨技术进步之快,有人指出书籍电子化是大势所趋,有人则回忆起与字典相伴的学生时代。这说明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汉字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利于汉字传播传统的纸质媒体能够更好地寄托人们的情感2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 B. C. D. 23.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A. B. C. D. 24.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A. 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B. 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C. 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D. 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25.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 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 引领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C. 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 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26.在我国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欢迎的歌舞主要有黄河以北各省的“秧歌”、西南各省的“花灯”、南方各省的“采茶”、东北的“二人转”、内蒙古和山西的“二人台”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文化具有_特点。A. 受大众传媒的影响B. 不同的区域,文化一定不同C. 丰富多彩,具有区域性D. 通过社会体验获得27.汉字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造字方式,使中国人千年抒怀不已。借助方块字,发而为言,著之为文,绵延不绝流淌成为中国的文化长河,陶成精品,冶成箴言,铸就了巍巍的中华魂魄。这说明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 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 B. C. D. 28.余秋雨在论语造句印谱序中写道:“中华文明不间断地延续数千年,是全人类唯一的奇迹。这个奇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种美德的延续。”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这体现了A.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 各民族相互交融、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C.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整体性的特点D. 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29.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故宫与香港的一次美好相遇。未来的香港文化故宫博物馆要成为一座有温度、让人震撼、觉得不虚此行的博物馆,为东方之珠更添魅力。香港故官博物馆的兴建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使外域文化传人中国有利于传承华夏文明,唤起民族共识和自豪感基于香港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A. B. C. D. 30.千百年来,淳朴豪放的西藏人民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独特的藏文化。下列对藏文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B. 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藏民族的特性C.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藏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D.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计40分)31、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广大农村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政治的发展。请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0分)32、所谓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提升个人素质,建筑精神高地,寻找并释放社会正能量,学习我们身边的好人一直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流。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回答正能量作为优秀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的。(10分)33、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部好的作品应该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要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对待文化多样性,应秉持怎样的正确态度和基本原则呢?(8分)(2)结合材料,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讲话精神”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12分)12345678910CABCCBCDBB11121314151617181920BBACABABDB21222324252627282930BBDCACDACD高二政治理科答案31、(1)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2)相互交融32、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3、(1)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遵循一律平等的原则(2)立足于社会实践;批判继承、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