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1运动与静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突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于是敏捷地把它抓了过来,张开手一看,他非常吃惊,原来抓住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当然这名飞行员安然无恙。请同学们想一想,法国飞行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子弹呢?,故事:,二、明确学习目标:,自学目标:1、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参照物为标准的2、知道机械运动3、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把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互学目标:1、能够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观察以下图片找出它们的共同点,飞行,游泳,爬行,细胞分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动物的共同点是什么?2、地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我们的房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你是如何判断的?,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三、引导自主学习(22分钟),(一)自学指导:(7分钟)自主完成观察与思考,完成后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在组内交流。,结论1: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被选作参考标准的物体,这个物体称为。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变了,说明物体是的;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变,说明物体是的。结论2:叫机械运动。,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1、选取参照物(视具体问题而定)2、判断位置关系,物体,参照物,位置改变,位置不变,相对于,运动,静止,结论3:,根据物体运动时经过的路线,可以把物体的运动分为运动和运动。,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二)互学探究:(15分钟),各小组分组讨论下列问题,5分钟后展示(小组长做好人员分工,谁展示?谁讲解?谁纠错?谁补充?谁评价?),你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以为参照物你是运动的;路边的电线杆,以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第1组展示)结论4: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而言的。(第2组展示),讨论交流: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江中游”是以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为参照物。(3、5组展示)2、小组成员模拟演示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6组展示)3、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说山在运动是选为参照物的,第二句说船在运动是选为参照物的。(第7组展示)4、引言中的飞行员能抓到子弹吗?什么条件下飞行员会抓住飞行的子弹?(第8组展示),学生活动:,两人一组,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橡皮(或直尺)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缓慢运动。两人讨论互答:选取课桌作参照物,橡皮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课本作参照物,橡皮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橡皮作参照物,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我国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卫星,它相对于地球是_的,相对于太阳是_的。,相对静止的应用:地球同步卫星,静止,运动,四、精讲点拨(7分钟)1、参照物的选取:不得选物体自身为自己的参照物;不得选无形的物体为参照物。2、在物理学中,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3、相对静止的条件:(1)物体与参照物的运动快慢相同;(2)物体与参照物的运动方向相同。,五、测评与反馈:,独立完成(5分钟),反馈(5分钟),补充练习:,1.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B,2、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年一场大风,把我院内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了.”这是以_为参照物。,篱笆,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人行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是()向东运动静止不动向西运动无法确定,c,六、总结提升:(4分钟),1、学生回答: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得到了什么?2、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并学会了如何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