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七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外交.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42683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七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外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七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外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七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外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跟踪检测七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外交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xx重庆三模)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做主新时代的到来解析:选A在重大节日突出“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A项正确;B、D两项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与之后重大节日突出国家形象符号无关,故B、D两项排除;材料中的措施与国际影响力无关,故C项排除。2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越剧、沪剧、话剧、相声、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做主的主题。这是为了()A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造舆论氛围B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C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D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解析:选B1953年夏提出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53年下半年”“宣传人民当家做主”可知,1954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故B项正确;朝鲜战争为国内的发展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并非人民当家做主,故C项错误;1953年“一五”计划刚刚开始,“重大成就”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3(xx高三德州统考)新中国某法律规定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指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该法律承认多种所有制并存,同时也明确“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这部法律是()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5年宪法 D1982年宪法解析:选B根据材料“新中国某法律规定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指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该法律承认多种所有制并存”,这与1954年宪法的内容相符,故B项正确。4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A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B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C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D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解析:选A材料中体现的是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肯定,即肯定人权,故A项正确;材料跟人文主义精神无关,而且人文主义不是中国的一贯追求,故B项错误;材料保证公民的权利,没有呈现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故C项错误;主权在民是公民拥有对主权的使用权,材料呈现的是对个人权益的尊重,故D项错误。5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有人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选B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共领导的其他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中“群众路线”不符,故A项错误;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己选举基层领导的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和人民当家做主,故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选举代表,代替民众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自治制度,故D项错误。6(xx山西六校联考)xx年,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这反映出()A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理论B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C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D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解析:选C材料体现不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的是大陆与台湾,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可知两岸达成直航,密切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台湾当局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故D项错误。71952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这一外交思想()A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B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D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解析:选C1952年新中国依然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且由材料“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说明当时中国依然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首次提出,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当时新中国在坚持“一边倒”的前提下,积极谋求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故C项正确;全方位多边外交是在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8(xx资阳三模)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符合此次会议主旨的是()A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C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D为港澳回归寻求国际支持解析:选C“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表明是亚非会议,在这次会议之前就已经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项错误;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指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故B项错误;亚非会议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故C项正确;亚非会议与港澳回归无关,故D项错误。9(xx保定摸底)1971年前10个月,尼日利亚、科威特、喀麦隆、圣马力诺、奥地利、比利时、伊朗等9国先后与中国建交。该局面的出现()A得益于中美关系正常化B说明了世界多极化的出现C取决于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D有助于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解析:选D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在这些国家与中国建交之后,故A项错误;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B项错误;1971年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生产力发展缓慢,故C项错误;中国与上述9国建交,得到其支持,这有助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故D项正确。10(xx石家庄二中期中)下列图片反映出()A中国重视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B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外交发展C外交政策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D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积极作用解析:选C加拿大属于北美洲,不属于拉丁美洲,故A项错误;“1973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受到了极大地阻碍,故B项错误;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毛主席提出“一条线、一大片”,题目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外交政策调整的成效,故C项正确;在外交中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了话语权,此时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大受影响,D项表述言过其实。11(xx云南一模)1979年邓小平访美,在卡特总统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之后,就在讲话中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这意味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B共同维护世界和平C在联合国里友好合作 D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解析:选B“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表明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故B项正确。12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18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1.47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这一行动表明我国()A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 B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C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D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解析:选D我国是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是主导,故A项错误;维和行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是新型区域合作,故B项错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无关,故C项错误;我国参与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xx河南八市测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正德十一年,葡萄牙人用廉价的商品如镜子、别针、干果、胡椒、香料等换取中国人的茶、生丝、瓷器、绸缎以及黄金、宝石、珍珠等贵重物品,获利可达二十多倍,故葡人趋之如鹜,这些贸易均未得到中国政府准许,属于走私贸易。葡萄牙使团通事火者亚三通过贿赂武宗宠臣江彬,得以陪侍向喜玩乐的武宗,亚三依仗武宗宠溺甚为骄横不法。留在广东的葡人,则“筑室立寨,掠买良民,为久居计”。正德十五年底,御史丘道隆首请逐葡使臣,御史何鳌亦提出尽驱葡人的建议:“乞悉驱在澳舶及番人潜居者,禁私通,严守备,庶一方获安。”此疏得到允准。葡萄牙利用“兵械独精”、“海外诸番无敢与抗”的军事优势,于嘉靖二年(1523年)发动西草湾之役,明军奋力抵御,杀敌35人,生擒42人,大获全胜。西草湾之役给葡萄牙人以沉痛打击,是中国人民在反抗殖民者历史上取得的第一次辉煌的胜利。摘编自李为香葡萄牙侵占澳门的历史回顾材料二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总理代表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xx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而澳门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得以保留并延续。摘编自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xxxx)(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葡萄牙侵占澳门的历史背景及手段。(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澳门回归的意义。(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葡萄牙人用廉价的商品如镜子、别针、干果、胡椒、香料等换取中国人的茶、生丝获利可达二十多倍”“贿赂武宗宠臣江彬,得以陪侍向喜玩乐的武宗”等信息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些贸易均未得到中国政府准许,属于走私贸易”得出走私贸易;根据材料一“葡萄牙使团通事火者亚三”得出派遣使臣;根据材料一中的“通过贿赂武宗宠臣江彬,得以陪侍向喜玩乐的武宗”得出贿赂官员;根据材料一“葡萄牙利用兵械独精、海外诸番无敢与抗的军事优势,于嘉靖二年(1523年)发动西草湾之役”得出发动战争。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葡萄牙海外贸易发展快;与东方贸易获利巨大;明朝政治腐败,沉浸在盛世迷梦之中。手段:走私贸易,派遣使臣,贿赂官员,发动战争。(2)意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保持了澳门的繁荣、稳定,并使其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得以保留并延续;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14(xx滨州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普通护照的演变19491958年护照中的外文先后有法文、英文、俄文标识。护照号码多为6位印刷号码,护照签发量不大,多前往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防伪手段几乎为零19591978年逐渐将护照中的俄文改为法文,外文为英文、法文两种文字。护照开始增加简单防伪特征,如水印、凹版印刷等。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护照制度建设基本处于停滞阶段19781990年这一时期护照将之前护照中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文字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护照号码也逐渐升至7位数号码,新中国迎来了公民因私出国的第一个高潮。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签证条例,才有了专门的法律规定护照的颁发管理1990xx年中国护照逐渐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护照标准设计,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护照号码也由7位升为9位xx年以后普通护照签发数量又迎来一次新的高潮,xx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xx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对申领护照的当事人和相应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等作了详尽规定。xx年5月启用电子护照,我国护照签发已迈入全数字化的新时代据李悦勤中国普通护照的演变与发展探析等上表能够反映我国护照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解析:首先根据以上材料,围绕我国护照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如:护照签发的数量由少变多(护照号码由6位到7位再到9位,签发数量的高潮);因私护照所占比重增大(20世纪60、70年代因私护照几乎为零,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私护照不断增多);护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防伪手段、电子护照);护照的管理更加规范(护照制度建设基本停滞、护照条例、护照法)。再结合史实说明这种变化趋势形成的历史原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答案:趋势一:护照签发的数量由少变多(护照号码由6位到7位再到9位,签发数量的高潮)。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比较封闭,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政治上强调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公民出国受到严格限制,同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有限,护照签发量不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观念发生改变;政治上中国逐步实行全方位外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多,对外联系日益增多,涌现了出国热潮,使护照签发数量剧增。趋势二:因私护照所占比重增大(20世纪60、70年代因私护照几乎为零,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私护照不断增多)。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比较封闭,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政治上强调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公民出国受到严格限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观念发生改变,自费留学、出国旅游等日益增多,公民因私出国逐渐增多。趋势三:护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防伪手段、电子护照)。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对护照的制作成本投入也相应增加;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对外开放,特别是留学、探亲、旅游等因私出国潮的涌起,持用伪假护照现象增多,为预防犯罪行为,护照的防伪手段也应不断提高;为使出入境更加便捷。趋势四:护照的管理更加规范(护照制度建设基本停滞、护照条例、护照法)。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重点在发展经济,各项制度建设并不完善;“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错误导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改革开放以后,拨乱反正,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随着护照签发数量的增多,护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加,需要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趋势五:护照的对外交往范围在不断扩大(苏联东欧、俄文改为法文、前往世界各国有效)。历史原因:20世纪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大多前往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20世纪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20世纪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