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试卷(9.15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37165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试卷(9.15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试卷(9.15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试卷(9.15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试卷(9.15,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竹是什么呢?竹本固,不;竹性直,不;竹心空,不;竹节贞,不改志向。所以,竹是君子的化身。A通权达变 趋炎附势 见异思迁 B见异思迁 趋炎附势 刚愎狭隘C趋炎附势 通权达变 刚愎狭隘 D刚愎狭隘 见异思迁 通权达变【答案】B(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趋炎附势: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刚愎狭隘:固执己见,心胸不宽广,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通权达变:为了应付当前的情势,不按照常规做事,而采取适合实际需要的灵活办法。)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朵朵花瓣(庞德地铁口)B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的社会问题(辛笛风景)C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D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曾卓悬崖边的树)【答案】D(A把“这些面孔”比作“朵朵花瓣”;B把“中国”比作“人”;C把“心”比作“窗扉”。)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因为,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 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 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A B C D【答案】D(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后面说“因为,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这是解释原因,故前面应是说结果。第句中说“路连接着家与前方”,第句中“路”“向前”与第句中中的“路”“前方”相关,故二者应放在一起,排除BC两项;第句中“人类就喜欢流浪”与第句中的“流浪”相关,故应连在一处;第句“不得不流浪”紧承“喜欢流浪”而言,第句解释原因,第句紧承第句也是分析人类喜欢或不得不流浪的原因,这就排除A项,由此选出答案。)4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甲、迁客逐臣 乙、游子思妇 丙、戍卒征夫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A甲:乙:丙: B甲:乙:丙:C甲:乙:丙: D甲:乙:丙:【答案】A(出自柳宗元别舍弟宗一;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出自何应龙行人;出自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出自秦观鹧鸪天;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5春华中学举行“全校师生读书月”徽标征集活动,下列是各徽标及推荐理由,其中最切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B画面洗练风趣,猫头鹰专心读书的神态启迪学生读书要专注,给学生方法的指导。C众人开卷阅读的画面,既突出了读书的主题,又强调了此次活动“全体性”特点。D人形的树表达了读书助人成长的寓意,地球图案传达了读书人要行万里路的理念。【答案】C(A偏在“学生”;B偏在“学生”;D“行万里路”没有依据)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梅庄谢济世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主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糵,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注】梅庄:清代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戆:迂愚而刚直,憨直。侑:劝人饮酒进食。眴:用目光示意。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朴者司阍 阍:守门 B天寒,瓶已罄 罄:空C而心颇衔之 衔:接受 D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侪:辈【答案】C(心里怀着,这里是怀恨的意思)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梅庄主人同官友饮酒要找歌者助酒兴,黠者顺从其意找来歌者,而戆者认为这是主人醉酒而发的命令,赶走了歌者。B梅庄主人酌酒校书,天寒未饮酣。戆者路上遇见了去给主人买酒的仆人,夺过瓶子并回来直言劝告主人多饮无益。C这是一篇寓言式散文,主要记叙三个佣仆的特点,其中描写戆者指桑骂槐斥责主人言行不一的场面生动逼真。D作者为“戆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宣泄心中的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也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等弊端的一种讽刺与揭露。【答案】C(“指桑骂槐”无中生有)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4分)【答案】买多了酒会损失钱财,喝多了酒会伤害身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呀!主人勉强点头同意他的话。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4分)【答案】把失去官位看做是抛弃草鞋一般,甘心被降职贬谪就像是乐于还乡一样。您也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9文章善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请结合文章对此加以简要分析。(4分)【答案】戆者耿直忠诚和黠者狡黠媚上对比;戆者的“可用”与黠者“不可用”、朴者的“实无用”对比;黠者自身前后行为的对比。同时将主人对三人先后的态度进行对比。这样突出了憨者的忠诚,【参考译文】梅庄主人在翰林院供职。他有三个奴仆:一个聪明,一个老实,一个憨直。一天,同在翰林院的官员们到梅庄主人家小聚,酒喝得正畅快时,主人说:“我们兴致也差不多了,哪儿有歌伎来给我们助酒呢?”聪明的仆人马上回答说:“有。”接着他又担心憨直的仆人会有话说,就告诉主人,找个别的理由把他支使出去。叫老实的仆人看门,而他亲自去请歌伎。歌伎还没有来,憨直的仆人已经办完事回来了,看见两个人怀抱琵琶来到门口,就惊讶地问:“为什么到这里来?”聪明人说:“这是奉主人的命令。”憨直的人厉声说道:“我在这里当仆人十多年,从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进出,一定是主人喝醉了酒吩咐的话!”他挥动拳头,把歌伎赶了出去。客人们闹哄哄地散了席,主人感到对不起他们。一天夜里,主人点灯饮酒,校勘书籍。天气寒冷,酒瓶已经喝空了,脸上还没发红,聪明人用目光示意老实人再去买酒。老实人在路上碰见了憨直的人,憨直的人夺下酒瓶,回来规劝主人说:“今天喝二瓶,明天喝三瓶,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买多了酒会损失钱财,喝多了酒会伤害身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呀!”主人勉强点头同意他的话。不久,主人改官为御史。早晨上朝前,书童为主人举着灯,灯油倒出来弄脏了主人的朝服,聪明的人跺着脚说:“不吉利!”主人很生气,叫老实人用棍子打书童,憨直的人上来阻止老实人,并说:“我曾听您说:古人有羹汤弄脏了朝衣、烧着了胡须都不动声色的,您能说却不能做吗?”主人把怒气转到憨直的人身上,说:“你是想赚得直言敢谏的名声呢?还是想表现恩惠来讨好呢?”憨直的人回答道:“恩惠是您施予的,我哪里有呢!我奉献愚忠,您却说我赚取直言的名声!您现在身居掌管纠察的官职,将来跪在天子脚下,和天子争论是非,在朝廷上班,和大臣们争议兴革利弊,把失去官位看作是抛弃草鞋,甘心降职贬谪就像是乐于回家一样。您也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别人也会认为,您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主人说不出话来,向他道歉,但心里却很记恨这人。从此聪明人整天窥察憨直的人的过错,引诱老实人一同挑拨离间,劝主人赶走憨直的人。正逢主人获罪坐牢,谄害没有成功。没多久,主人奉命戍守边疆,出牢来整理行装。这时聪明人已经逃走了,老实人也竭力请求到别家去做仆人,憨直的人却捋起袖子上前说:“这是我们主人报效祖国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报答主人的时候啊!我愿意去!”他忙着买马、造车、制作帐篷、准备干粮,跟着主人去边疆。于是主人叹息着说:“我原来认为聪明的人有作用却不能任用,憨直的人倒是可以任用的;老实人可以任用却实在没有作用,倒是憨直的人有作用啊。”主人把憨直的人收养为儿子,取名“戆子”。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忆王孙秋江送别辛弃疾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注:本词集前人成句而成,写于作者被弹劾落职退居江西上饶期间。昔人非:出自苏轼陌上花:“江山犹是昔人非。”10“不用登临怨落晖”源出何处?与之对应的句子是什么?与首句矛盾吗?(5分)【答案】杜牧九日齐山登高。(2分)但将酩酊酬佳节。(1分)不矛盾,登临送别,黯然销魂,而日出日落是自然规律,无须怨恨,作者强忍离别之泪。(2分)11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思念;(2分)人事沧桑,自然长存的物是人非之慨;(2分)英雄落寞的悲凉;国事日非的伤痛;对朝廷偏安一隅的无比愤懑。(2分,答到其中一点就得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每题1分,共8分)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3),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4)驾一叶之扁舟,。(苏轼赤壁赋)(5)以咨诹善道,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6),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礼记)(8)世事洞明皆学问,。(曹雪芹红楼梦)【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2)君子不齿(3)朝搴阰之木兰兮(4)举匏尊以相属(5)察纳雅言(6)箫鼓追随春社近(7)知耻近乎勇(8)人情练达即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