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 晨读练习(19—24).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30947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 晨读练习(19—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语文 晨读练习(19—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语文 晨读练习(19—2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 晨读练习(1924)范围:课内劝学,课外诗经老子姓名:_一、课内名句默写: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课外名句默写: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意见。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真正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三、阅读文言短文,并翻译。 为首者下马坐巨石上,两展其足,案剑目,声如乳虎,曰:“汝来前!孤,山主也。据山称雄,尔来十余载矣,官军不敢犯孤境。尔何物狂夫,擅入吾寨,其欲血孤刀乎!”先生蛇行匍匐以进,跽而泣曰:“请诉之,愿大王垂听。小人中山布衣也,友人病危,吾不忍坐视其死,入山诣子虚长者,以延友人之命,仓皇不能择路,是以误入大寨,罪当死。身死固不足惜,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惟大王哀之。”言已,涕如雨下。译文:为首者下马坐巨石上,两(展(伸直)其足,案(通“按”)剑瞋目,声如乳虎(小老虎,一说育子的母虎),曰:“汝来前!孤(帝王自称,这里是山大王自称),山主也。据(占据)山称雄,尔来(从那以来。尔,指示代词,译为“这”或“那”)十余载(年)矣,官军不敢犯孤境(侵犯我的地盘)。尔(第二人称代词,你)何物狂夫(相当于“何狂物夫”,全句大致可译为“你是哪来的狂妄之徒?”“物”与“夫”同义,都是“人”的意思,如“待人接物”、“恃才傲物”中的“物”即此义),擅入吾寨,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欲血(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染上血)孤刀乎!”先生蛇行匍匐以进(像蛇一样在地上爬着前进。“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跽(指“长跪”,跪着时臀部离开脚后跟)而泣曰:“请(敬辞,用在说话人自己动作之前,可译为“请让我”“请允许我”之类)诉(申诉,说明)之(代词,代指误闯山寨的前因后果),愿(希望)大王垂(表敬副词,用在听话人动作前面,表示对方高高在上)听。小人中山布衣也,友人病危,吾不忍坐视其死,入山诣(拜访)子虚长者,以延(延续,延长)友人之命,仓皇(慌忙)不能择路,是以(表因果关系的常用固定结构,“以是”的倒装,相当于“以是”“以故”“是故”“故”的意义)误入大寨,罪当(该当)死。身(自己)死固(副词,原本)不足惜(不值得吝惜),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特耳”,固定结构, “只是罢了”,“特”还可换为“但”、“徒”、“直”、“唯”、“第弟”等词,意义不变。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恨”,古今异义词,遗憾。),惟(句首语气助词,含有“希望”的意味)大王哀之(可怜我,怜悯我。“哀”:悲悯,同情;“之”: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言已(止,完),涕(眼泪)如雨下。范围:课内逍遥游,课外老子、庄子姓名:_一、课内名句默写;1、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6、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7、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8、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10、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二、课外名句默写: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不知道珍惜现有的,过分追逐名利,势必招来灾祸和不幸。3、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喻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远,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包容万物。”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偏偏还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寓意为政者要用合适百姓的方式来治理天下,不能总是以刑法恐吓百姓,而要以真正让百姓爱戴的方式来治理天下,此之谓:得民心者得天下。5、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忘我,精神超然物外的神人能放弃功名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神人不追求名位。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无限知识的追求。7、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正人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带任务功利色彩,淡的像水一样,于是就成为真正的朋友,取得对方的信任,便亲。三、阅读文言短文,并翻译。 为首者曰,“然则,君义士也。”顾谓徒属曰:“杀义士,不祥莫大焉。释之,以成其志,且劝好义者!”又谓先生曰:“吾等虽啸聚山林,非草寇之比,君勿惧。子虚长者,仁人也,居山之阴,君须跻山之颠而北下,始得至其家。速诣之,以救乃友;然长者每采药于千山万壑间,吾辈亦鲜遇之,虞君不得见耳。”先生再拜致谢而后去。译文:为首者曰:“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君(尊称)您义士也。”顾(回头)谓(对说)徒属(古无表示复数的词,常用“属”、“类”、“辈”、“侪”读chi、“伦”、“流”、“曹”、“等”等词来表示,大致相当于“们”,准确讲应该是“这些人”)曰:“杀义士,不祥(吉祥,吉利)莫(指示代词中的无指代词,可译作“没有什么事”)大焉(比这更大。“焉”,兼词,兼介词“于”此处表比较,译作“比”和代词“此”)。释(放)之,以成(成全,使完成)其志(他的心愿),且(表递进的连词,并且)劝(勉励,激励)好义者!”又谓先生曰:“吾等虽(连词,虽然)啸聚(召集,聚集)山林,非草寇(一般强盗)之比(同类),君勿(否定副词,别,不要)惧。子虚长者,仁(仁慈)人也,居山之阴,君须跻(登,读j)山之颠(通“巅”,山顶)而(连词,表顺承)北下,始(才)得(能够)至其家。速(赶快)诣之(去找他),以(连词,以便)救乃(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友;然长者每(副词,常常)采药于千山万壑间,吾辈亦鲜(少,读xin)遇之,虞(担心)君不得见耳。”先生再拜(拜两拜,古人的一种礼节)致谢(表示谢意)而后去。 晨读练习21范围:课内师说,课外荀子管子周易姓名:_一、课内名句默写: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二、课外名句默写:1、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草生长在大麻中,用不着扶就长得挺直;白沙混杂在乌黑的泥土中,跟黑土一起沾染黑了。前一句比喻良好的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后一句比喻不良的环境对人的消极影响。整个句子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2、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下的运转是有其常规的,不会因为是尧在治理国家就得到延续,因为桀治理国家就灭亡3、公生明,偏生暗。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4、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所以不去登高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去靠近深谷,不知道地有多深。没有听说先王的遗言,不知道学问有多大。5、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07江苏高考)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清华大学的校训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是引用此处。8、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在语言上谈的来,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高雅,娓娓动听,没有污秽的语言。这句话讲的是朋友交情深厚,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三、阅读文言短文,并翻译。 进,山益深,失路。先生缘鸟道,披荆棘,援藤葛,履流石,涉溪涧;越绝壁,登之弥高,行之弥远,力竭而未克上。忽见虎迹,大如升,少顷闻巨啸,四山响震,林泉战栗。声裁止,而饿虎见于林莽间,眈眈相向。先生自为必死,叹曰:“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译文:进(往前走),山益(越发,更加)深,失(迷失)路。先生缘鸟道(顺着高峻无路处往上爬;缘,沿;“鸟道”,喻指高山无人行走只有 鸟能飞过之处),披(分开,拔开)荆棘,援(攀)藤葛,履(名词用作动词,踩)流石,涉(趟水过河)溪涧;越(翻越)绝壁(陡峭的山壁),登之弥高,行之弥远(“弥愈、越弥愈、越”连锁关系的固定结构,现在通常只说“越越”),力竭(用尽)而未克(能够)上。忽见虎迹(足迹,脚印),大如升(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升),少顷(时间词,不一会儿)闻巨啸(吼叫声),四山响(古今异义词,名词,译为“回声”)震,林泉战栗(通“栗”,颤抖,)。声裁(通“才”,刚刚。促织中有“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之句)止,而馁(饥饿)虎见(通“现”,出现)于林莽(树林和草丛)间,眈眈(贪婪而凶狠地看着的样子)相向(对着他。“相”本是副词,这里偏指一方,有代词意味,可译为“他”,代乌有先生)。先生自分(料想)必死,叹曰:“不意(“意”,料想)今乃(竟然)捐(弃,丢弃。与现在的“捐献”不同)躯(躯壳,身体)此兽之口!”晨读练习22范围:课内阿房宫赋,课外尚书、左传姓名:_课内名句默写:1、二川溶溶,流入宫墙。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3、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4、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5、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6、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7、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9、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10、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二、课外名句默写: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骄傲自满招来损失,谦虚谨慎得到益处。2、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常问问题会变得聪明,刚愎自用,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则会使自己很渺小。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人们(一般)不是圣人也不是贤人,谁能不犯错误?(只要)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事更好的了 。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语言没有记载,就不能流传很远。7、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互相依存。三、阅读文言短文,并翻译。 方瞑目俟死,闻虎惨叫,怪而视之,盖一矢已贯其喉矣。寻见一长者挟弓立崖上,衣短褐,著草履,不冠不袜,须眉悉白,颜色如丹,俨然类仙人。先生趣而前,拜谒长者,不敢慢。长者诘曰:“若何为者也?奚自?何所之?”先生具白所以及所从来。长者笑曰:“子虚者,吾之氏也。寒舍在迩,不可不入。”遂引至其家,杀鸡为黍以食之。先生请曰:“事迫矣!乞长者速往,冀有万一之望。不者,时不逮矣。”长者询曰:“病者孰与君少长?”曰:“长仆四岁。”又问病状,曰:“毋庸忧!旦日,吾当与君具往。”先生言路险,恐迟滞时日。长者曰:“后山有坦途,抵中山,第半日耳。”侵晨,遂携药囊乘健驴与先生同行。无何,至山口,先生取己驴与长者并驱而循大道。译文:方瞑(闭)目俟(等)死,闻虎惨叫,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而视之,盖(句首语气助词,原来)一矢(箭)已贯(射穿)其喉矣。寻(不一会儿)见一长者挟弓立崖上,衣(名作动,穿)短褐,著草履,不冠(名作动,戴帽子)不袜(名作动,穿袜子),须眉悉(全都)白,颜色(古今异义,脸色)如丹(名词,朱砂),俨然(很像的样子)类(类似,像)仙人。先生趣(通“趋”,小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去),拜谒(y,参见)长者,不敢慢(怠慢)。长者诘(问)曰:“若(你)何为者(干什么的,“为何者”的倒装,问句中代词做宾语需要倒装)也?奚自(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相当于“自奚”,译为“来自何处”)?何所之(宾语前置,相当于“之何所”,译为“到哪里去”)?”先生具(详细地,一五一十地)白(告知,陈述)所以(固定结构,译为“的原因”)及所从来(固定结构“所+介词+动词”,可译为“从哪里来的”)。长者笑曰:“子虚者,吾之氏(本义为“姓”,这里指“名”)也。寒舍在迩(本义是形容词“近”,这里作名词,“近处”),不可不入。”遂引(带领)至其家,杀鸡为黍以食(作动词,“给吃”;读s)之。先生请(请求)曰:“事迫(紧迫,急迫)矣!乞(求)长者速(赶快)往,冀(希望)有万一(万分之一)之望(希望)。不者(如果不快去。“不”通“否”),时不逮(来不及。)矣。”长者询(询问,打听)曰:“病者孰与(表比较的固定结构,译为“与相比,哪个”)君少长?”曰:“长仆四岁(倒装兼省略介词句,相当于“于仆长四岁”,于,介词,译为“比”)。”又问病状(状况,情形,情况),曰:“毋庸(不用)忧!旦日(明天),吾当(一定)与君具(通“俱”,副词,一同,一起)往。”先生言路险,恐迟滞(延迟,耽误)时日。长者曰:“后山有坦途,抵(到达)中山,第半日耳(“第耳”,固定结构,译为“只不过罢了”。第,副词,在文言中与“徒”、“但”、“仅”、“直”、“唯”同义;有时“第”也写作“弟”)。”侵晨(凌晨),遂携药囊乘(骑。读chng)健驴与先生同行。无何(时间词,不久)至山口,先生取己驴与长者并(一齐)驱而循大道(沿着大路策驴飞奔)。晨读练习23范围:课内赤壁赋,课外礼记姓名:_课内名句默写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3、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8、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9、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10、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二、课外名句默写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有井底之蛙含义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6、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此句出自于礼记中庸7、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只拉紧弓弦而不放松弓弦,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只放松弓弦而不拉紧,却是文王和武王不会做的;有时拉紧弓弦有时放松,这才是文王、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8、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仪上主要你来我往,是互相的,这几句话说白了就是人际关系问题,人在社会上总是互相联系的,自己尊重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尊重自己。但也不能让别人礼貌敬你,而你却觉得是自己应得。9、 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三、阅读文言短文,并翻译。 涂经乡所入兰若,先生因述遇鬼事,指示曰:“此寺,吾之所遇鬼也。予当死之矣。”长者笑曰:“嘻!先生不亦惑乎!鬼神者,心之幻景耳,安能受人祸!足下知者,曷为信此哉?”逢寺旁有田父五六人,辍耕坐陇上。长者偕先生就而问焉,并述向之所见。田父掩口胡卢而笑,曰:“君误矣!彼缢妇者,吾村王氏妾也,不为恶姑、嫡妇所容而自经焉。子所见女鬼者,吾村李氏妇也。家素贫,今岁饥,赋敛又重,衣食不给,夫新丧,其子昨又夭矣。妇抢呼欲绝,悲极而入邪魔,夜半病作,发其子之坟取尸以归。自言其首为寺鬼所伤。君无问,何由知其乃先生为也?”言已,皆大笑。译文:途经乡(通“向”,先前,从前)所入兰若,先生因述遇鬼事,指示(古今同形异义词。指着寺庙给他看)曰:“此寺,吾之所遇鬼(遇见鬼的地方)也。予当死之矣。”长者笑曰:“嘻(叹词,表示惊奇)!先生不亦惑乎(“不亦乎”,固定结构,译为“不也太吗”;“惑” 糊涂)!鬼神者,心之幻景(通“影”)耳( “而已”或“罢了”),安(怎么)能受(通“授”,给,施加)人祸!足下(尊称,您)知(通“智”)者,曷为(介词宾语前置,相当于“为曷”,译为“为什么”)信此哉(表疑问的助词,译为“呢”)?”适(恰好)寺旁有田父(念f,古时对老年男子的称呼;“田父”,农夫)五六人,辍(停止)耕坐陇(通“垄”,田埂)上。长者偕(作动词,可译为“陪同”)先生就(靠近)而问焉,并述向(先前)之所见。田父掩口胡卢(形容笑声)而笑,曰:“君误矣!彼缢妇者,吾村王氏妾(小妾,侧庶,俗称“小老婆”)也,不为恶姑(对丈夫的妈妈的称呼,俗称“婆婆”)、嫡妇(正妻,与“庶”俗称“偏房”相对)所容而自经(上吊自杀。“经”,动词,上吊)焉(兼词,译为“在那里”)。子(尊称,您)所见女鬼者,吾村李氏妇也(“者也”,判断句的标志)。家素(向来)贫,今岁饥(荒年歉收),赋敛(赋税)又重,衣食不给(读j,足够,丰足),夫(丈夫)新(新近,刚刚)丧(死),其子昨又夭(夭折,短命而死)矣。妇抢呼(头撞地口呼天,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抢”念qing)欲绝,悲极(到极点)而入邪魔,夜半病作,发(打开,挖开)其子之坟取尸以(连词,表顺承,可不译)归。自言其首为寺鬼所伤(“为所”,表被动)。君无问,何由(介词宾语前置,相当于“由何”,译为“从哪里”“凭什么”、“怎么”)知其(代词,代“李氏妇为寺鬼所伤”这件事)乃(副词,用在判断句谓语前以加强语气)先生为(作名词,做的(事),干的)也。”言已(说完),皆大笑。 晨读练习24范围:课内氓,课外战国策、国语、吕氏春秋、李斯谏逐客书、韩非子姓名:_得分: 课内名句默写: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4、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7、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8、淇则有岸,隰则有泮。9、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二、课外名句默写: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3、 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10江苏高考)能走完百里路程的人,比走完九十里路程的人少一半。所以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毅力,不可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半途而废。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顺随。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阻止百姓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百姓说 话,必有大害。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7、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通过了解自己可以了解别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共性,差别不是很大,而后一句意思也相同;8、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泰山不拒绝每块泥土,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深广。君王不摒却千万平民百姓的力量,所以能使他的德行圣明。9、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三、阅读文言短文,并翻译: 及反,亡是公犹未醒。长者诊之,曰:“是非疾也,困于酒耳。酒出中山,一醉千日。若习饮之,故无异;此翁,他乡客,安能胜此杯杓也?”取针刺血数处,又然艾灸之。须臾,公觉,谢曰:“蒙长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恶能报?”长者曰:“公本无疾,老朽何功之有?”先生以金帛奉长者,辞不受,曰:“吾家世业医,止济世活人耳,何以金帛为?余岂好货贾哉?”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是公复留兼旬而后别,惟不敢纵饮矣。 译文:及反(通“返”),亡是公犹(副词,还)未醒。长者诊之(为动用法,译为“为他诊断病情”),曰:“是非疾也(否定性判断句。“是”,指示代词,译为“这”;“非”副词,表否定;疾,文言中指小病,与现代汉语中的“疾”表重病不同注意:“病”在文言中表示“重病”),困于酒(被动句,即“为酒所困”)耳(表限止的语气助词,译为“只不过罢了”)。酒出中山,一醉千日。若习(习惯,经常)饮之,故无异(异常);此翁,他乡客,安能胜此杯杓也?”(“安能”,表反问,译为“怎么能够呢?”;“胜”, 禁得起;“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取针刺血(古代的一种治病方法,用针或其他尖锐硬物刺破皮肤,使血流出来,从而在这种刺痛中刺激神经,引起身体的应急反应,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数处,又然艾炙之(“然”通“燃”,动词的使动用法,“燃艾”,即“使艾燃”;也可译为“点燃”。“艾”,一种草药,通常于端午节时采摘来插在门上,等它枯干后团成米团状等用。治病时将它点燃,呈阴火状态,靠近病者相关穴位炙烤以刺激相关神经,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灸”)。须臾(很快,片刻),公觉(古今异义词,意思是“醒”),谢(感谢)曰:“蒙(承蒙)长者生我(“生”,使动用法;“生我”即“使我生”,意即“救活我”),再造之功(“再造”,即“再生”;“功”,功德,恩德)也,恶(疑问副词,怎么;读w)能报?”长者曰:“公本(本来)无疾,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何功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功”的倒装;“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先生以金帛奉(送)长者,辞(推辞,拒绝)不受,曰:“吾家世业医(以医疗为职业;“业”,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职业”),止济世活人耳,何以金帛为(“何以为”,固定结构,“要做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余(第一人称代词,我)岂(表反问的语气副词,难道)好货(爱财,贪财)贾(g,商人)哉(表反问的语气助词,可译为“吗”)?”遗(留下,念y;也可讲成“赠送”,念wi)药数剂(量词,相当于现在的“付”),不索(要,索取)直(通“值”,这里指药钱)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就”)去(离开)。亡是公复(副词,又,再)留兼旬(时间词:一“旬”是10天,“兼”即“倍”,所以,“兼旬”指20天)而后别,惟(副词,只不过)不敢纵(放纵,不加控制)饮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