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一地理寒假作业14(实验班).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30807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一地理寒假作业14(实验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一地理寒假作业14(实验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一地理寒假作业14(实验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一地理寒假作业14(实验班)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有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3-4题。3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所在国家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B甲地所在国家的唯一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C乙地盛行风为西北风 D在乙地风力最小的季节,甲地的风力也较小4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地势起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位置A B C D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题。5.“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读50N纬线(图甲)和180经线(图乙)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6-7题。6.图示季节 B地()A盛行东南季风 B可能遭受寒潮的侵袭C沙尘暴盛行 D农作物冻害严重7.A、C两地气压中心()A都是逆时针水平气流 B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C都出现在当地的冬季 D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8读某岛国示意图,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A受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D受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读澳大利亚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和某地降水量统计图,回答9-10题。9.此时,图中Q地干燥少雨的主要原因是()A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处于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C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D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影响,降水不多10.某地降水量统计图最可能反映的是图中的()AQ地 BR地CS地 DT地读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造成等温线在D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影响 B季风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12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可能为( )山峰高原湖泊城市A B C D二.综合题13.图甲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乙是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两地气压(P)和气温(T)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PaPb;TaTb BPaPb;TaTb CPaPb;TaTb DPaPb;TaTb(2)若图甲所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为 ( )A东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3)图乙所示时期,太阳直射点在_半球,此时33N受_的控制。(4)图乙中数字_表示低纬环流圈,字母_表示副极地低气压带。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区域示意图。(1)海参崴纬度远低于摩尔曼斯克,但海参崴有较长的封冻期而摩尔曼斯克却是不冻港,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_河北安平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xx.2.15解析:1A2B第1题,由图2中风带、风向知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图1中其北移了,说明为北半球夏季,A正确。第2题,图示乙、丙、丁分别为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若在大陆东岸,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不总是高温少雨;南亚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而成,并非丁风带的影响。解析:3D4A第3题,读图,甲、乙都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所以都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力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弱,C错。甲地所在国家是西班牙,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类型除了地中海气候外,还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A、B错。甲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多风月份时间长,但是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甲地位于背风坡,风力较弱。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但纬度低,受西风带控制时间短,风力强,但多风时间短,所以甲、乙,D对。第4题,结合前面分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相关,对。与地势起伏相关,对。没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错。海陆位置决定了在迎风坡或背风坡,对。所以A对。5.解析:选A题干中提到“露气寒冷,将凝结”说明气温较低,寒露节气在我国的秋季,所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为蒙古高压(或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解析:6.B7.D第6题,由图可知,A地为高压中心,可判断为亚洲高压,此时为冬季。B地在我国东北地区,可能遭受寒潮的侵袭。第7题,读图判断,A地是亚洲高压,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为副热带高压,是动力原因形成的。两个高压中心气流均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中心气流都是下沉气流;A出现在冬季,C全年存在,夏季较强、冬季较弱。8解析:选C图中岛屿为斯里兰卡岛,孟加拉湾对冬季风起到增湿作用,气流受中部山地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解析:9.C10.D第9题,根据图中Q地附近等压线分布状况可以判断,此时Q地受东南风影响,风从内陆吹向海洋,干燥少雨。第10题,先分析出某地降水量统计图中呈现冬雨较多的信息,然后由果溯因,分析冬雨较多的原因和对应的地点。具体分析:某地降水量统计图中最大降水量出现在6、7月,这是南半球的冬季,冬季降水较多的是地中海气候,而T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多阴雨天气。答案:11B 12 D 解析:11.D处等温线弯曲主要是因为西北季风南下被山脉阻挡,只能由山口进入南方,导致山口处温度降低,等温线弯曲,故应该选择季风环流。12.F地形成高温中心,考虑到城市热岛效应和水陆热力性质差异,即可得到答案。13.(1)D (2)A (3)南 西风(带) (4) h 试题分析:(1)图示b处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近地面气温较高,故气流上升,则近地面形成低压;a处盛行下沉气流,故判断近地面气温较低,故气流下沉,则近地面形成高压,故D项正确。(2)结合上题分析,b处盛行上升气流,故高空形成高压;a处盛行下沉气流,故高空形成低压,故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即由c指向d,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与等压线平行,故形成东风。(3)图2中赤道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南,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判断诶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33N附近,受气压带风带南移影响受盛行西风影响。(4)低纬环流即位于0-30之间为。副极地低压位于60附近,为C。14. (1)摩尔曼斯克终年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海参崴不仅受(千岛)寒流影响,还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