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主义理论.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14837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ocio-constructivisttheory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简单介绍主要理论教学观与教学应用总结,社会建构主义是认知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以维果茨基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关注学习和知识建构的社会文化机制。社会建构主义认为,虽然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且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但这种建构也不是随意的任意建构,而是需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并且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只有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来参与某一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内化有关的知识。所谓学习共同体,就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专家、教师、辅导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知识建构的过程,不仅需要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更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由vygotsky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在社会环境下与目的语言的交互作用和参与,它建立在最近发展区(ZPD)和支架概念的基础上,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丰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与他人(教师、学生)的协商互动而主动建构的。,主要理论,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的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是在维果茨基的高级心理机能内化理论和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的基础上的直接发展的。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词语和句子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总是存在于一定的交际场合和会话情境中。研究人员认为,有关词语学习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为,所有知识都和语言一样,是人的活动和情境互动的产物,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索引。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主要强调日常认知、真实性任务和情境性学徒训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内化理论:学习作为社会文化的内化过程,社会文化历史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各种活动和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所谓内化,就是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从而有意识地指引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维果茨基说,一切文明的东西都是社会的东西。因此,行为的文化发展来自于社会的发展。与此相应,符号最初也是社会联系的手段、影响他人的手段,而后才成为影响自己的手段;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高级心理机能,也是“社会的东西的模塑品”。在文化发展中,任何机能最初都是作为心理之间的范畴表现出来,而后才作为心理之内的范畴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高级心理机能最初是社会的、集体的、合作的,而后才变成个体的、独立的。这种从外部的、心理间的活动形式向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转化,就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内化机制。,活动理论学习通过对活动的参与来实现,在维果茨基的基础上,列昂节夫进一步强调活动在高级心理机能内化过程中的作用。他提出,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和实践,外部动作才能内化为内部的心智动作。活动是心理机能内化的中介和桥梁,而人的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成员的相互作用。,实践共同体,在活动理论的基础上,温格(Wenger,2004)提出了实践共同体(communityofpractice)的概念。一个实践共同体是围绕特定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如一个生产车间、一个科研课题组、一个剧团等。实践共同体有三个维度的重要属性。(1)活动领域:每个实践共同体有其特定的知识经验和要从事的事情,其成员对共同体的活动有共同的理解,并不断在协商和磨合关于其活动的新理解;(2)社会“圈子”:成员之间建立了双向互动、共同参与的关系,从而被“捆绑”成为一个整体,去完成他们共同的任务;(3)实践方式:共同体成员在较长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共享性资源集合,其中包括有关的知识、方法、工具、案例故事、文档资料等。共同体成员参与共同的活动系统,在这个活动系统之中,每个成员对于很多基本问题都有共同的理解。,情景认知与分布式认知,布朗等(Brown,Collins&Duguid,1989)首先提出并界定了情境认知(situatedcognition)的概念。他们认为传统的教学实践暗含了这样一种假定:概念性的知识可以从它们被学习和应用的情境中抽象出来,这一认识限制了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根据他们自己以及其他人的研究结果,布朗等人提出了“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这一主张,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很多程度上是它所应用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cognition),认知心理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一直注重对个体认知的研究。然而,认知工作不仅仅依赖于认知主体,还涉及其他认知个体、认知对象、认知工具和认知情境。所谓分布式认知,就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介质之中。分布式认知强调认知现象在认知主体和环境之间分布的本质。分布式认知强调,人的认知不是分布在封闭的头脑之内的,而是在人与其环境(包括物理、社会的要素)构成的整个系统中完成的,人往往要借助外在的环境线索、文化工具(如计算机)和与他人的互动来完成各种认知活动。,教学观,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情景学习观)把社会协商和责任分享做为学习的一部分(合作学习方式)以多种形式表征内容理解知识是建构的(研究性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应用,支架式教学情境性教学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学对话认知学徒法或认知师徒制互惠教学,情景性教学,知识、学习是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体现在实践共同体成员的活动和文化之中,学习者通过对该共同体的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形成这种知识。因此,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活动结合起来,即进行情境性学习。(1)真实任务情境: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任务,这种任务应该与对应的现实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同构性,不能对其作过于简单化的处理。由于具体的问题往往都同时与多个概念、理论相联系,所以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交叉。(2)情境化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在情境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演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让学生能完整地看到他的思维过程,看到其中的成功和错误尝试),并指导学生的探索。教师的问题解决过程,会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3)真正的互动合作:现实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共同体之中进行的,并与各种有关的专业共同体进行交流互动。在情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也应该在学习共同体之中进行合作互动,持续地进行协商、交流。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应用以及问题的解决,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和生活本领(获得文化适应)4)情境化的评价: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或情境化的评估,在学习活动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事实性的知识,学习还要求思维与行动,要求将学习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的物理或社会情境中,将参与视为学习与教学的关键成分,并要求学习者通过理解和经验的不断相互作用,在不同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意义协商。,认知学徒制(cognitiveapprenticeship),指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在某一领域学习的模式。它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要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布朗等(Brown,Collins&Duguid,1989)认为,认知学徒制的目的是通过那些与显著有效的行业传艺方式相类似的活动和社会交往来使学生适应真实的实践活动。它主张通过真正的领域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来进行领域学习。简言之,知识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可以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参与某种真实活动,获得与该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三个步骤,(1)示范:师傅给学徒示范,告诉他们如何完成任务,同时解释做了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通过观察师傅的示范,学徒学会了正确的行动和过程,并努力应用于相似的任务上。(2)指导或训练:师傅在工作任务中通过给学徒提供线索,并在必要时提供反馈,对学徒进行训练。(3)隐退:当学徒的技能越来越熟练时,师傅逐渐减少对学徒的支持和帮助,给予学徒越来越大的任务控制权,而自己逐渐隐退,使学徒逐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六个基本要素,(1)学生观察专家(通常是教师)示范某种活动;(2)在“教练”(通常是教师或辅导教师)的辅导下,学生尝试进行这种活动;(3)随着活动的进行,外部的支持和引导逐渐减少;(4)学生不断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过程策略进行思考,用语言进行总结;(5)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将自己当前活动的表现与最初的表现作比较,与专家进行比较;(6)学生以新的没有尝试过的方式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评价,认知学徒制强调让学生从事与专业领域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人,并重视对学生思维技能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总结,关于知识,大多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情景的;关于学习,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个体构建是关于外部世界的正确表征,皮亚杰认为学习来自反思和协调自己的认知,维果斯基认为,社会互动、文化和活动塑造了个体的发展和学习,而社会学构建主义关注集体知识是如何构建的;关于教学,大多数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等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