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职业危害控制与预防.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14205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0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行业职业危害控制与预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石油化工行业职业危害控制与预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石油化工行业职业危害控制与预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化职业病防治中心,讲师:傅迎春,2012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石油化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第二部分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部分石油化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一、石油化工行业特点二、石油化工行业的主要生产工艺装置三、石油化工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四、石油化工行业职业病情况,一、石油化工行业特点,(一)生产特点,点多、面广、链长、连续作业易燃、勿爆、易中毒高温(低温)、高压、高风险生产工艺复杂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有、合资、集体),(二)产业结构特点,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炼制、化工(有机、无机、树脂合成、橡胶合成、化纤)、管道输送、油品销售、机械加工、建筑、检维修、热电、科研等。产业结构调整快,(三)产品多样,油田主要产品:各类原油、天然气等炼油主要产品: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液化石油气、石蜡、石油焦等化工主要产品: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二醇、环氧乙烷、苯酚、丙酮、丙烯腈、化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图,二、石油化工行业的主要生产工艺装置,(一)油气开采,石油勘探钻井作业井下作业采油采气生产油气集输辅助生产,(二)石油炼制,常减压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延迟焦化装置蜡油加氢装置加氢裂化装置连续重整装置芳烃抽提装置加氢精制装置(航煤、柴油、汽油)气体分馏装置酮苯脱蜡装置,汽油吸附脱硫装置溶剂脱沥青装置制氢装置糠醛装置白土装置酸性水汽提装置溶剂再生装置硫磺回收装置,(三)化工装置,乙烯裂解装置乙二醇/环氧乙烷装置环氧丙烷装置丁二烯抽提装置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芳烃抽提装置苯乙烯装置苯酚丙酮装置醚化装置二甲苯装置氯碱装置丙烯腈装置,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聚苯乙烯装置聚氯乙烯装置顺丁橡胶装置丁苯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腈纶装置合成氨装置尿素装置,(三)辅助装置及公用工程设施,空分空压装置污水处理装置热电装置维修车间电仪车间供水车间化学水分析化验,常减压装置工艺流程简图,延迟焦化装置工艺流程简图,乙烯裂解装置工艺流程简图,三、石油化工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石化生产工艺过程有以下特点:生产工艺复杂,多数生产条件苛刻。如高温、高压、易燃、有毒等,经常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并存,并相互影响;各生产单元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生产条件多样化,由此产生的职业卫生问题既存在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炼制生产各单元联系较强,互为首尾,主要生产性毒物有较大的相似性,如硫化氢是大部分炼制生产装置的主要毒物;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塑料等在原料、生产条件、产品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涉及的有毒物质虽有联系,但影响范围也多限于同类的生产单元;由于各生产单元在生产条件、有毒物质诸方面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提示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也存在共同方面和针对特性的特殊要求。,(一)生产工艺及职业卫生特点,1、生产性毒物直接接触有300余种,其中高毒30余种(硫化氢、氨、苯、丙烯腈等)。常用危险化学品有余种,具有易燃易爆、氧化、腐蚀、有毒等特性,包括石油及其制品,催化剂、添加(助)剂、溶剂,化工原料与产品三大类2、生产性粉尘煤尘、电焊尘、水泥尘、催化剂尘、纤维尘等3、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紫外辐射、电离辐射(种源相)、非电离辐射(工频电场、微波等)4、生物因素血吸虫、其它(蚊、蚤等)5、心理因素单调作业、夜班作业、脑力作业等,(二)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三)不同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油气开采,1呼吸道吸入的防护要点(1)毒物气体经呼吸道吸入1)杜绝跑、冒、滴、漏是防护的重点。对于一些易挥发的毒物,必须将泄漏率控制在0.5以下,如苯、汽油、二硫化碳、氨、氯等,以丙烯腈生产装置为例:把敞口的中和池改成密闭的;把明沟改成暗沟;把装置内堆放的桶装丙烯腈搬迁到远离装置的偏僻地方;普通泵改用屏蔽泵;勤检查、勤维修。,(四)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要点,2)安装通风排毒措施。3)采取密闭采样。严禁采样时任意倾倒或泼洒苯、汽油、二硫化碳、甲醇、氨水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应有予以回收的措施;由于设备等事故造成跑、冒的要尽快消除毒源。4)配备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工人能随时使用,免遭毒害。5)定时、定点、定项目作好工作场所监测,对超标点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控制。根据毒物毒性和防护措施等情况,作好健康监护。)对易发生急性中毒的生产装置,要组织工人学会自救互救方法。)对一些经常发生急性呼吸道吸入中毒事故的生产装置,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仍不见效的,要从改革工艺上下功夫。(2)液体毒物经呼吸道吸入鉴于汽车司机、化验分析工有常用嘴吸允的错误操作,应该用吸耳球当动力,严禁直接用嘴吸。,2皮肤吸收的防护要点如苯、二硫化碳、正己烷、氯丙烯、三氯乙烯等。(1)防止皮肤直接接触。1)禁止徒手直接触摸或抓拿;2)操作时戴好干净的胶皮手套;3)手部一旦沾污,立即用清水冲洗;4)工作服和工作鞋班后统一清洗;5)班后淋浴;6)健康监护;(2)生产自动化、机械化、或远距离操作。,(3)根据毒物的理化特性选用手套,如丙烯腈生产操作工,不宜用橡胶手套,而应选用羊皮手套。(4)根据毒物的理化特性选用清洗液,如二硫化碳沾污皮肤,可选用酒精擦洗。酚沾污皮肤可用甘油、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同酒精混合液清洗。但极大部分经皮肤吸收或沾污皮肤的毒物可用清水冲洗。(5)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合理安排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人,要尽早脱离接触。(6)易产生酸、碱灼伤的岗位要设洗眼器和淋浴器;常备有弱酸、弱碱溶液,如3硼酸液和5碳酸氢钠溶液;有明显眼病或视力异常者要及时调离。,3消化道吸收中毒的防护要点(1)凡化学物品均须写明品名、毒性级别,并放在特定的、醒目的位置,不得任意乱放。(2)进食前必须清洗双手。(3)不得在工作岗位进食。,粉尘危害及防护要点(略)噪声危害及防护要点(略)振动危害及防护要点(略),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要点(1)防护帽要求质地坚硬和轻便,变形、老化、内衬以损坏的防护帽不能戴。(2)防护鞋接触酸碱和其他化学溶液,通常应穿橡胶长统靴,老化、厚薄不匀的不能穿。接触高温,宜穿厚胶底的高帮翻皮(或帆布)鞋。(3)防护眼镜要根据接触物质和工种不同,选用不同结构和材质的防护镜。(4)面罩要根据接触物质和工种的不同,选用不同材质制作。(5)耳塞、耳罩和帽盔根据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大小选择(6)呼吸防护器1)必须根据防护指数、适用范围和要求予以选择。2)常见呼吸防护器的其他管理要求只把住防护指数还不够,要使呼吸防护器切实起到防毒的效果,还必须加强使用、保管等过程管理。(7)防护服种类甚多,常见的有防强烈辐射及高温服、防化学物污染皮肤服和防微波服。,储藏运输一、常见职业病危害发生的过程和原因1、发生职业病危害的过程(1)清洗桶、槽车和储罐等容器;(2)搬运;(3)装车、装桶和装袋等;(4)计量检测;(5)设备故障。2、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原因(1)操作失误;(2)容器破损;(3)防护措施不力;(4)意外事故。,二、防护要点1、储藏重点应是预防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和严格执行一整套管理措施。(1)储存库或堆放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记,注明品名,属几级毒物,一旦沾污或吸入,采用什么急救措施,进入这一区域应佩戴什么个人防护用品,外人不得随意进入。应设有必要的通风、喷淋等设施。(2)储存库或堆放区域的值班室,要备有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衣、鞋、围裙、手套、防毒面具或口罩、简单易用的解毒药或解毒液。(3)管理人员或操作工应接受职业健康监护。(4)储存库或堆放区域一旦发生大量泄漏事故,应有一整套控制或消除污染源、抢救中毒患者的措施。,2、包装重点应是包装材料的严格检查和生产环境的改善。(1)包装材料必须经严格检查,确保材质密闭性好、耐压、不易破损等,质量不合要求者,严禁使用。(2)包装容器的表面应有醒目的标记,如名称、毒性大小等。(3)包装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出入。(4)包装易挥发的有毒产品,如甲醇等,应有通风排毒设施;包装易产生粉尘的产品,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应有除尘或防尘措施;液碱装桶岗位应设洗眼器和淋浴器;氯气装瓶岗位应有防毒面具。(5)罐装槽车时,要站在上风向,如遇毒性大的物质或夏季气温高时,要戴好防毒面具;装酸、碱产品时,要戴好护镜、手套和穿着防酸碱服;罐装道路沥青(150200)要防烫伤;罐装不慎如有溢出,要及时处理,消除污染源。(6)包装作业人员应接受职业健康监护。(7)包装作业区要定时、定点、定项目进行检测。,3运输重点应是不合要求不予运输和意外事故发生后的急救措施。(1)毒性、危害性各不相同,性质相抵触的有毒有害物品不能混放在一起运输。(2)包装不合要求者,不能运输。(3)运输过程中要根据货物的毒性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和配备必要的紧急处理用具。(4)搬运时必须轻装轻卸,一旦因泄漏沾污皮肤,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洁水冲洗。(5)发生意外事故后要接受所在地相关政府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运输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健康。(6)运输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自救互救知识。,(五)职业人群,接触职业病危害占/3以上。上游(油田勘探输油)企业接触比例最低,占职工总人数%。中游(炼油化工)企业接触比例最高,占职工总数的%。下游(销售)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占职工总数的%以上。,石油化工企业生产性有毒物质影响范围及暴露(接触)人群分布,四、石油化工行业职业病情况,(一)职业病构成,近二十年职业病发病趋势图,(二)急性职业中毒情况,急性硫化氢中毒作业系统统计序号作业系统构成比(%)1巡检/操作23.132检修17.163吹扫/清油14.184装瓶11.945管线脱水11.196排污8.27检尺6.728其它7.46,硫化氢中毒事故原因分析设备故障、泄漏、介质含硫高等工艺问题检修过程缺乏安全措施采样、检尺过程中缺乏安全措施生产过程中违章操作、指挥等救护他人时缺乏防护措施非作业人员意外中毒,急性职业中毒主要分布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等行业慢性职业中毒主要分布在石油开采、机械、化纤等行业。,职业病分布,1、急性职业中毒多发,没有明显下降2、硫化氢、一氧化碳、苯、氮气窒息以及氯气中毒与全国同步3、慢性中毒呈上升趋势4、职业病病谱广,(三)发病特点,(四)职业卫生管理与技术,建立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立职业卫生技术体系职业卫生管理网络健全实行分级管理,一把手负责制,中国石化健康监护技术规范,1990年以来,职业病防治法,中国石化石化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依据,调查、实践、总结,中国石化职业卫生技术规范200年,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全面实施,举例,第二部分评价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一、评价依据,行业标准的引用常遗漏行业管理规定、制度如应急救援、硫化氢等中毒专项规定常不引用引用的依据与评价内容要统一,二、评价内容及评价单元,评价单元与评价内容常不一致多个装置的工程分析不清:共性个性,重点不突出并与评价单元不对应,三、类比调查与现状调查,职业卫生分级管理框架调查不清(集团公司分公司事业部)职业健康监护不能正确分析(既往和现在)重点装置、关键控制点防护设施调查不清或遗漏,数量不清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尤其是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未作分析劳动保护用品和职业卫生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不分类比的可比性分析不到位类比数据的来源不清,可比性不强,四、应急救援,现场应急设施常不作分析,如气体防护措施、报警装置等的合理性、应急响应系统等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中人员的熟练程度等周边医疗救援能力与用人单位救援能力的互补常不分析,五、评价忽略的重点,水的处理:化学水、污水、循环水关键控制点:采样分析、脱水口、切水口、检尺口有限空间作业(容器制造)、化验分析室、危险化学品储藏、检维修(大、中、小修),六、管理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合理性不作分析安全管理措施与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混为一起,七、评价举例,某乙烯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一)工程装置组成生产工艺装置:乙烯装置、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辅助装置:空分、空压装置、循环水场(二)工程分析从生产工艺、设备、流程,原料、辅料、中间产物、产品,人员操作方式等方面综合分析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三)类比项目调查分析从与拟建项目具有类必性的现有运行装置调查中,类推拟建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可能达到的强度/浓度,(四)某乙烯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化学因素: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丁二烯、丁烯、乙烯、丙烯、丙烷、丁烷、一氧化碳、汽油、甲醇、石脑油、液化石油气、硫酸、氢氧化钠、二甲基二硫等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高温及热辐射、低温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倒班制,影响人体正常生理节奏内操人员的工作压力,视屏作业带来的人机工效学等问题,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以表格等形式表明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评价工程中的分布。人员接触情况分析哪些岗位接触哪些危害因素,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强度、浓度等。可能的危害分析从类比装置的检测数据、人员健康情况类推拟建装置在建成生产运行中危害因素可能的危害情况。,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