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07895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背景介绍,A,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B,总结,C,目,录,Contents,背景介绍,A,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B,总结,C,目,录,Contents,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分为I型和II型,1、SuterTM,etal.EurHeartJ2012.2、CuriglianoG,etal.AnnOncol2012.,可逆型功能不全/II型,进行性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功能转归,病理生理学细胞功能障碍(线粒体/蛋白功能不全临床表现暂时性的收缩功能障碍、心绞痛、动脉高压诊断无损伤因子的释放、可逆的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可逆的动脉高压,不可逆型功能不全/I型,病理生理学细胞损失(坏疽/凋亡)临床表现心肌病/心衰、心肌梗死、血栓形成诊断有害因子的释放、进行性的收缩障碍、心脏重塑,I型损伤产生不可逆性心脏毒性,1、SuterTM,etal.EurHeartJ2012.,心功能,代偿机制,心收缩功能,心脏应激,抗肿瘤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触发心脏代偿机制(心室肥厚、血压升高等)。短期内心功能指标虽然恢复正常,但失代偿、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压力因素导致疾病进行性进展和心功能障碍,5-FU类药物产生I型心脏毒性,3、PENGYi,etal.JournalofClinicalandPathologicalResearch2015,1969年,Gaveau等首次报道了5-FU为基础的化学治疗引发心脏毒性,发生率很低但一旦发生则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导致死亡,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个罕见的,但已确定的临床心脏不良反应表现之一,5-FU心脏毒性是化疗引起的心脏毒性第二常见原因,仅次于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氟尿嘧啶的心脏毒性,4、GaveauT,etalAnesthAnalg(Paris),1969,5-FU引起I型心脏毒性的主要作用机制,5、LLemaire,etal.BrJCancer1992,ATP生成减少,肿瘤患者更多承受心血管风险因素,肿瘤患者对照人群,7、KathrynEelal.JCancerSurviv.2013,与正常人群相比,肿瘤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危害,长期存活的乳腺癌患者往往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不是肿瘤的进展或复发,8、Patnaiketal.BreastCancerResearch2011,背景介绍,A,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B,总结,C,目,录,Contents,在治疗方案设计上,做到全程管理、合理布局;在毒性反应观察上,做到风险预估、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相关毒性,全程管理,早期识别,风险评估,严密监测,毒性应对,毒性预防,早期识别,仅有69%的患者会出现心电图改变,通常发生在第一个周期期间。症状的时间数为开始注射的12小时后,一般在3小时和18小时之内。,心脏毒性预测比较困难,12%的患者出现心肌酶的异常,识别心脏毒性相关信号或症状,对后续治疗非常关键,识别早期症状,10、SaifM,elalExpertOpinDrugSaf,2009;,早期识别,ST段改变,文献报道的临床表现,胸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放射于后背、左手臂或颈部,6、JensenSA,elal.CancerChemotherPharmacol2006;,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区域性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和整体收缩功能障碍等,心肌梗死(有ST段和T波改变),早期识别,临床常见症状,11、RezkllaS,etal.JClinOncol,198912、BeckerK,etal.Drugs,199910、SaifM,etal.ExpertOpinDrugSaf,2009;,早期识别,在治疗方案设计上,做到全程管理、合理布局;在毒性反应观察上,做到风险预估、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相关毒性,全程管理,早期识别,风险评估,严密监测,毒性应对,毒性预防,风险评估,风险因素,长期输液治疗方案,01,以前5FU使用时产生症状,02,前胸部照射,03,受损的肾清除率,04,心脏先前存在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衰,05,其他心脏副作用的化疗和治疗(顺铂),06,13、MichaelF,etal.CardiologyJournal,20126、JensenSA,elal.CancerChemotherPharmacol2006,风险评估,ci:长期滴注;si:快速滴注,风险因素:长期输液治疗方案,不同的给药方案引起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长期给药的发生率高达7.6-18%,为快速推注的36倍,14、KosmasC,etal.JCancerResClinOncol.2008,风险评估,风险因素:心脏先前存在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衰,心脏毒性发生率,15、SchoberC,etal.Cancer,1993,风险评估,风险因素:前胸部照射,3、PENGYi,etal.JournalofClinicalandPathologicalResearch2015,风险评估,放射性心脏损伤,前胸部照射是治疗胸部肿瘤(乳腺癌、食管癌、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的有效手段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是前胸部照射的常见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有:(放射引起的心脏疾病谱),Jasonetal.CardiologyinReview2012,心包疾病急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冠状动脉疾病微血管巨血管,延迟性心包炎,左心室功能紊乱瓣膜缺损传导异常肺静脉闭塞性疾病,心肌病心包肌内膜炎,风险评估,风险因素: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易发生心脏毒性,6、JensenSAetal.CancerChemotherPharmacol.(2006),风险评估,在治疗方案设计上,做到全程管理、合理布局;在毒性反应观察上,做到风险预估、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相关毒性,全程管理,早期识别,风险评估,严密监测,毒性应对,毒性预防,严密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的密切监测和长期随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肌钙蛋白,脑钠肽,心内膜心肌活检等,严密监测,严密监测,肌酸激酶,心电图的改变与氟尿嘧啶心脏毒性关系,图1:使用5-FU之前,缺血性发作的发病率为每名患者每小时0.050.02;使用5-FU时期则上升到0.130.03(P2mm,11、RezkallaS,etal.JClinOncol,1989,严密监测,肌钙蛋白与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逐渐降低,图2:心肌肌钙蛋白值越高,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越明显,16、DCardinaleelal.EuropeanInstituteofOncology,2008,严密监测,BNP-心衰标志物,心力衰竭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当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时(舒张性/收缩性),BNP值升高。,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末期压力(mmHg),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末期室壁应力(kdynes/cm2),舒张性心力衰竭:舒张末期压力(mmHg),舒张性心力衰竭:舒张末期室壁应力(kdynes/cm2),YoshitakaIwanaga,elal.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2006,BNP值值,严密监测,氟尿嘧啶类药物引起肌钙蛋白和BNP升高,42名采用FOLFIRI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半数以上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值大于0.04(正常值小于0.04ug/L)48%以上的患者BNP升高,大于100(正常值100pg/mL)冠状动脉缺血实验室征兆发生率为57%冠状动脉缺血发生率为14%心衰的实验室征兆发生率为48%,17、L.HOLUBECJrelal.ANTICANCERRESEARCH2007,严密监测,肌酸激酶CK-MB与心肌梗死的关系,肌酸激酶CK-MB值与心肌梗死面积有明显关联CK-MB越高,心肌梗死面积越大,22、TomaszRakowskielal.HellenicJCardiol2014.,严密监测,在治疗方案设计上,做到全程管理、合理布局;在毒性反应观察上,做到风险预估、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相关毒性,全程管理,早期识别,风险评估,严密监测,毒性应对,毒性预防,毒性应对,毒性应对方式,停药,启动心电监护及心功能监测,服用硝酸甘油,换用其他类型药物,如雷替曲塞,心脏监护病房(CCU)监护至少72小时,14、KosmasC,etal.JCancerResClinOncol.2008,毒性应对,B,A,据文献报道,出现心脏毒性后,重复暴露在5-fu的环境下,病人死亡率达到18%,再次使用心脏中毒的几率达到82100%,出现心脏毒性后再次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危害,10、SaifM,etal.ExpertOpinDrugSaf,2009;,毒性应对,TS为靶酶的常用化疗药物,毒性应对,氟脲嘧啶,雷替曲塞,嘧啶结合部位,叶酸结合部位,TS酶,尿嘧啶,叶酸,DPD酶,雷替曲塞为非氟尿嘧啶类药物,不会导致相关代谢产物蓄积,从而避免心脏毒性的发生,21、GuidoDeboeverelal.ClinicalColorectalCancer,2012,毒性应对,ARCTICStudy,18D.Ransom,etal.AnnalsofOncology2014,入组人群42例患者入组,其中结直肠癌患者39例,食管癌2例,壶腹周围癌1例,中位年龄62岁(范围36-81)42例全部是既往使用5-FU或卡培单药或联合方式已产生心脏毒性事件的患者。40位患者患者有心绞痛,2例心律失常。8位患者在改换为雷替曲塞之前经历过2-3次以上的心脏毒性事件。试验结果在改为雷替曲塞化疗后,无论是单药化疗还是联合化疗,未再次发生心脏毒性事件。试验结论对于源于使用5-FU或希罗达已出现心脏毒性事件患者,雷替曲塞没有再次发生心脏事件。对于这一类型患者,雷替曲塞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均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替代选择。,毒性应对,最新系统性综述结果-欧洲癌症杂志,综述纳入20项研究,对5-FU、卡培他滨以及雷替曲塞心脏毒性发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5-FU/卡培他滨心脏毒性发生率为0.55%-19%(平均心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5.0%、3.85%),尚无雷替曲塞引起心脏毒性的报道。结论:雷替曲塞可作为5-FU或卡培他滨心脏毒性以及严重心脏病史患者的重要替代选择。,19、AnnePolk,etal.CancerTreatmentReviews,2013,毒性应对,共入组414例确诊为mCRC的患者80.1%患者具有CV风险(57.0%高血压,12.8%糖尿病),35.2%患者既往心血管疾病。更换至雷替曲塞方案的原因:前一次方案失败49.8%;15min快速滴注方式34.8%;CV风险17.6%;既往CVD(16.2%)以及5-FU相关毒性15.2%;57.2%的患者接受了雷替曲塞的联合方案(奥沙利铂65.0%;贝伐30%)既往有急性CV事件的占89.1%的患者更换为雷替曲塞后未再发现心脏毒性。研究结论:对于既往CVD病史或CV风险系数高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雷替曲塞是氟尿嘧啶的安全替代。,20、AnnalsofOncology25(Supplement4),2014,毒性应对,ESMO2013临床实践指南(结直肠癌篇)推荐:雷替曲塞为因心脏病风险而不适合氟尿嘧啶类的标准替代。,2014英国NICE指南(结直肠癌篇)推荐推荐雷替曲塞应用于不耐受5FU或不适合使用5FU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方案设计上,做到全程管理、合理布局;在毒性反应观察上,做到风险预估、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相关毒性,全程管理,早期识别,风险评估,严密监测,毒性应对,毒性预防,毒性预防,有下列病史患者预防性避免使用5-FU类药物,心脏病史(CardiacHistory)-心绞痛-既往心肌梗死-既往血运重建或者冠状动脉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搭桥)-心律失常-心衰-症状性高血压用药史-或既往使用过5FU/卡培他滨经历过胸痛等症状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6、JensenSAetal.CancerChemotherPharmacol.(2006),毒性预防,背景介绍,A,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B,总结,C,目,录,Contents,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早期识别,心脏毒性相关信号或症状(胸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01,风险评估,长期输液治疗方案、合并心脏病史、联合放疗、肾功能不全,02,严密监测,心电图、肌钙蛋白、脑钠肽等,03,毒性应对,减少剂量或者改用雷替曲塞治疗,04,毒性预防,心脏病史、既往使用过5FU/卡培他滨经历过胸痛等症状和肾功能不全患者预防性避免使用5-FU类药物,05,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