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环境监察推进会发言.doc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799805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长在环境监察推进会发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县长在环境监察推进会发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县长在环境监察推进会发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长在环境监察推进会发言这次全省环境监察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是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会及全省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召开之后的一个全省性的年度会议。今天上午,邹清平同志代表局党组总结了XX年全省环境监察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全面分析了执法形势,安排部署了XX年环境执法工作;华南督查中心袁道凌副主任结合自己近年来环境督察亲身实践,对湖北环境监察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要求。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邹清平、袁道凌两位同志的讲话精神,以这次大会为契机,把我省环境监察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总的来讲,这次会议开得很好,会议的主题非常明确,工作重点非常突出。对于强化环境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建设一支环境监察铁军,改善执法偏软的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一、当前环境保护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社会的五大建设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前。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省各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把加强环境保护和促进节能减排作为重要内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国内经济增长明显减缓,我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一是党和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保工作的地位迅速提升。在去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委一直把解决环保突出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学习和整改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并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学习阶段一开始,便强力推进环保专项治理;在整改过程中,又进一步提出了要大力加强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并责成省环保局起草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在意见中,我们提出了要成立中共湖北省委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与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合署办公,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局的建议。这将是省委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文件。随着这一文件的正式颁布和贯彻实施,它将极大地推动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省环境保护面临的宏观形势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目前,省、市、县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党委、政府把加强环境保护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始终坚持边学边整、边学边改,环境保护方方面面的工作日益得到加强。我省不少地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一些市州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均作了战略性的调整,影响非常深远。荆州市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目标,变“环境换取增长”为“发展优化环境”,迈上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快车道;黄冈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工作目标,为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和绿色人居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最近,省政府组织实施新一轮机构改革,公布了省直机关机构改革的整体方案,湖北省环保局正式升格为省环境保护厅,由过去一个直属机构变为政府的组成部门。为支持环保机构建设,今年上半年,省政府批准省环保局加挂“湖北省核安全局”机构的牌子,增设辐射环境管理处,并增加省辐射环境管理站编制至60人。实践证明,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推进,环境保护良好的局面进一步形成,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二是中央扩大内需、加大投资,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去年第四季度中央新增的1000亿元投资中,中央把环境保护作为五大投资重点之一予以加强。大量环保资金的投入,为多年来我省想建设而没有能力建设的一些重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日前,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总体方案已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湖北人期盼已久的改善东湖水质,恢复东湖生态的良好愿望可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同时,随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我省环保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医疗废弃物焚烧装置和固体废物处理装置等建设有望逐步得到解决。三是环保部对湖北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今年3月份环保部周生贤部长对湖北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视察,对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我省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推行的“两清”、“两减”、“两治”、“两创”农村环保工作新模式;充分肯定了我省在电力行业开展的绿色电力调度减排新机制。尤其对我省推行的排污费制度改革,周部长高度认可,认为开创了中国环保收费制度的先河,其改革代表了国家未来设立环境税的发展方向。为共同推进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周部长与省政府李鸿忠省长签署了部省合作协议,给予了湖北许多优惠政策和大量的实际支持。一是支持湖北省排污权交易列入国家试点范围;二是支持把城市圈“碧水工程”列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三是支持湖北加强农村环保工作,把湖北作为国家“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的重点实施区域,实行成片示范。其中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和大东湖生态水网区域是建设的重点。XX年国家规划一次性安排我省65个村进行示范,其投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支持湖北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等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按照高于东部地区标准化建设的先进水平来建设;并支持湖北扩大对外合作,在城市圈建立湖北省环境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等。在充分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由于经济下行的压力,由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地方、一些干部的思想上存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打架”现象,先污染再治理、不污染不发展的错误认识有所抬头;一些地方急于出政绩(如招商引资政绩,排污GDP政绩),“捡到篮子都是菜,把苍蝇当作肉”的错误做法有所抬头;一些地方不顾环保法律法规,对重复建设、高污染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引进的做法有所抬头。面对严峻挑战,我们环保工作者能不能真心实意地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能不能真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环保新道路上当好排头兵,这对我们提出了严峻考验。最近,吴帮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先后到湖北视察,反复强调中央关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要求湖北在落实新一轮扩大内需、加大投资政策中,一定要坚守环保准入门槛,坚决不要搞重复建设,不要搞“两高一资”的项目,不要搞产能过剩的项目。在重复建设的问题上,吴帮国委员长严肃指出,我们现在不仅不能搞重复建设,不仅不能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即便是高水平的重复建设也不能搞。今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出通知,对钢铁产业实行限产,严防产能过剩,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对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新形势,我省环保系统责任重大。能否贯彻落实好环保法律法规,能否守住环境准入门槛,能否遏制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件事做好了,不仅对国家、民族有利,而且保障国家经济健康发展;这件事做不好,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的企业肆意蔓延,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会走很大的弯路。目前,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究竟会到什么程度,还很难预料。但关键是我们的结构、我们的素质能不能在这次危机中得到调整。我们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严格环境执法,遏制住经济领域一些不健康因素的蔓延,用环境保护“倒逼”结构调整。在这方面,我们希望湖北环保工作者有所见识,有所作为。二、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第310号令的问题XX年10月省政府颁布了第310号令,在全国率先实行了“环保核定、地税征收、银行入库、财政监管”的排污收费新模式。这一新制度推行一年多来,我省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是XX年全省排污费核定额约为4.53亿元,实际地税部门征收额约为4.16亿元,较XX年增长19.9。按照正常年份考虑XX年减收因素(大量的污水处理厂投运,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按照规定缴纳了污水处理费的,不再征收污水排污费;大量的火电企业脱硫设施运行,其SO2排污费大幅下降),我省XX年排污费应该下降,而实际我省排污费增长了19.9。二是通过排污费制度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收支两条线分离。全省各地严格落实排污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大部分市州将环境执法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基层环保部门“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被动局面,改变了排污者对执法人员“收费用来吃饭”的片面认识。黄冈市抓住新制度实施的有利时机,对市、县(区)环保部门执法人员实行了财政供养,较好地解决了环保部门“吃排污费”问题。目前,我省环保部门执法人员的腰杆更硬了,执法的底气更足了。三是新制度的实施从制度上预防了腐败问题的产生,避免了收人情费、随意收费,有力地促进了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四是进一步促进了收明白费、收公平费,增强了排污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了企业缴纳排污费的法定义务,提高了企业缴费的自觉性。同时,新制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3700万元已核定的排污费尚未征收入库。从XX年我省环保部门核定额与地税部门实际征收额对比看,我省有3700万元已核定的排污费至今未征收入库,约占排污费征收总额的9%。这是一个问题资金。表面上看有企业拒签、环保部门核不准、与地税部门衔接不好、工作中难收、企业不履行义务等因素,但我们要高度重视,正视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加强整改,加强协调,加强督办,确保已核定的排污费全额征收到位。二是有些地方排污费核定与征收不足。最近我们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排污费征收存在空白区域,不少企业根本就不收,尤其是招商引资企业、地方保护企业游弋在排污费征收之外。阳新县驰顺化工有限公司自XX年7月试生产以来,当地环保部门未向该企业征收排污费。更有甚者个别地方(我省一县级市)一边反映排污费征收困难,一边却巧立名目,出台收费“土政策”,对资源型企业征收环境保护保证金高达3300万元。这种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的错误做法给我省排污费制度改革带来了负面影响。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各市州环保部门要积极开展排污费自查活动。对已核定而未征收入库的排污费,要会同地税等部门限期缴纳,依法催缴到位。对应当征收而未征收等排污费空白区域,要进行彻底整改。凡在XX年7月31日之前催缴和整改未到位的,按照排污费稽查的有关规定,一律由省里直接征收入省国库。同时,各级环保部门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执行省政府第310号令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着力提高核定与征收水平;对服务业(如餐馆、个体工商户)排污费的核定和征收要向、宜昌等地取经,避免排污费流失。要加强宣传教育,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环保“法定义务”,促进排污者依法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省政府第310号令的各项政策措施。最终解决排污费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今年,各市州要加大排污费的公示力度,依法公开排污费核定依据、收费标准、征收过程和征收结果。这是省局对全省环保部门提出的一项硬要求,年底之前必须落实到位。我们要通过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让全部环保行政执法行为“晒太阳”,让一切矛盾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让排污费制度改革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三、关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问题环保部已明确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作为总量减排考核“三大体系”的重要内容,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任务应在XX年底之前完成。目前,全省国控重点企业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全省可以通过监控平台对522家重点排污企业的614个排污口的排污情况进行实时查询,实时获取监管企业排污信息。同时,13个省、市级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成有效提高了全省环保系统的电子设备装备能力,为下一步推进环境执法信息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力度大,可对辖区内218家企业实行全时、全程的监控,环境执法人员可借助在线监测系统超标报警的信息,及时确定异常排污企业,并开展突击暗查,对超标企业实施行政处罚。近年来,我省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全省共投入1.8亿余元用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与管理,其中省政府也拿出了一部分资金用于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目前,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一些地方建了系统,却不能正常运行;有的地方能用,但运行效果不好,数据不真实;有的地方满足于把监测数据上传网上,对超标报警异常情况不理不睬。如果这些系统和设备管理不好、运行不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将有损于环保部门的自身形象,影响全省污染减排工作大局。因此,各市州环保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一是要建好系统,管好系统,运行维护好系统,尤其要把监测数据充分应用好,切实达到管住排污企业的目的。二是各地要抓紧时间开展自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节点,督促企业整改,确保系统上下连通、传输稳定和数据真实可靠。三是今年底之前,所有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必须与省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进行实时联通,并提出正常运营的管理要求,建立系统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四是对建设不到位、运行维护不到位、结果应用不到位的地方采取“三扣减一否决”经济措施,即扣减运行费用,扣减环保专项资金,扣减能力建设资金,并在全省环保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四、关于环境监察队伍的建设问题近年来,我省各级环保部门确立了“抓规范,打基础,重管理,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从提高人员素质入手,强化内部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推进环境监察能力建设,为完成总量减排任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环境监察队伍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定的环保事业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执法机制不断创新,执法能力不断提高,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较好地发挥了环保部门“排头兵”、“主力军”作用。其主要成效有:创新了环境执法监管机制;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了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改善了环境执法监管条件等。目前,我省环境执法工作的主要问题是“软”。有的地方执法像豆腐一样软,每次环保部督察,都能查出问题;每次新闻记者随机暗访,都能发现问题。有的地方执法“怕”企业,硬不起来,执法不到位;有的地方执法人员不敢大胆执法,前怕狼,后怕虎,怕丢了个人利益,甚至与违法者“同流合污”。如我省某县环保局局长阻碍环保部执法人员进厂检查,成为违法企业的帮凶,受到行政撤职的处分。个别地方环境执法责任缺失,连执法者最基本的素质要求都不具备,执法的气魄没有了,硬朗的作风没有了,执法的坚定性没有了,办事的规范性没有了,严重影响了环保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新形势、新任务,对环境监察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洁身自好,无私无畏,始终保持廉洁,不能成为利益的攸关方。实践证明,只有我们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立场坚定,执法态度坚决,才能维护好群众环境权益,赢得群众对环保工作的信赖和支持。下一步,我们要以“建设一支环境监察铁军”为目标,突出抓好环境监察队伍建设,重点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执法要廉洁。环境执法人员要有正气,公正执法,廉洁从政,依法行事,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不得在执法中搞钱权交易。二是执法要坚决。执法者要挺直腰杆,大胆执法,要有过硬的作风,敢于较真,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决不心慈手软,严查督办,做人民群众信赖的环保钢铁卫士。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