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鲁教版感受大自然之美教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798111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鲁教版感受大自然之美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鲁教版感受大自然之美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鲁教版感受大自然之美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鲁教版感受大自然之美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亲近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能力】能够从我做起,培养鉴赏自然,关爱自然的能力。【知识】感受大自然之美,了解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案例教学法,访谈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典型案例图片。要求:学生以“美在大自然”为主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包括图片、诗歌、散文、歌曲等。记录自己到过的旅游景点及对大自然的看法。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自然界中的一切无一不美,热爱生活的人都懂得珍爱自然,保护环境,我们威海人更是如此,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家乡的美(注意思考威海美在哪里):/ 播放威海风光视频。/教师:看到这,请你说说我们的家乡威海美在哪里?学生:建筑美,风景美,绿化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学生:人也美。教师:你很有洞察力。他不仅看到了我们家乡的风光美,也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对美的理解更深一层。教师: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的美誉,令威海人倍感骄傲和自豪。从片中,我们已切身感受到了威海的美,家乡的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感受更为宽广的大自然之美。/讲授新课:环节二:欣赏大自然教师:课前请同学们以“美在大自然为主题”收集了相关的资料,现在请大家分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感受大自然之美。(巡视)/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精选的资料向全班展示,和大家分享。学生:展示美丽的大自然(简略介绍图片或读美文谈感受或唱一段歌词)(可幻灯片切换)教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里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大自然的景观,请大家欣赏。不过欣赏时要注意观察这些景观体现了大自然哪一方面的美?/教师:视频播放 /教师:这体现了大自然哪一方面的美?学生:宇宙教师: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你的感受吗?学生:神秘。教师:晴朗的夜空中,闪烁的群星构成太空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人们总要感叹宇宙的浩瀚与永恒。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这又体现了大自然哪一方面的美?学生:生物世界教师:你能描述一下生物世界的特点吗?学生:奇妙(或生机勃勃)教师:大自然中有无数的生命体,有大家喜爱的动物、植物,还有微生物,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无尽的生命使地球生机勃勃,让大自然绚丽多姿。/教师:多媒体展示三峡风光,草原秀色等图片。这是大自然哪一方面的美? 学生:自然风光教师:看到这些美景,你有何感受?学生:太美了教师: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辽阔的草原,起伏的山峦,浩瀚的江海,都让我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环节三:/ 感悟大自然请同学们思考: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成长有何作用?(大自然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学生:增长知识教师总结:/ 欣赏大自然可以使人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同时忘记身心的疲惫,得到娱乐和休息;还能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一切都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环节四: 鉴赏大自然 教师:有一点我们要注意,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自然景观,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比如同是看落花这一事物,龚自珍在其著名的已亥杂诗中有佳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林黛玉葬花却很是伤心,哭到“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可以结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桌)/ 学生:可能和人的性格、经历有关 学生:和看问题的角度有关学生:和人的心情有关学生:和人的鉴赏水平(审美情趣)有关/ 教师: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到这,我有个问题,想了解一下,咱们班有过旅游经历的同学请举手?实话实说:我的旅游经历:谈自己鉴赏大自然的经验。教师:启发:你觉得某某景色美在哪里?你当时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学生:教师:你的描述简直太美了,激起了我的旅游欲望,有朝一日,我一定到那里去看一看;学生:教师:蓬莱阁我也去过,我的感受和你一样,看来,咱俩真是心有灵犀;学生:教师:你的感受很深切,看来,你真是不枉此行。 听了他们的感受,我有一种感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才丰富。教师:刚才,好几位同学也举手了,遗憾的是却说不出所观赏的景致美在哪里。不懂得怎样鉴赏自然风光,就不能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得不到美的享受。 对此,小记者与陆教授有一段访谈,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请阅读P9193,然后说一说你明白了哪些道理,或者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比一比:看谁善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看谁擅长回答问题。(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是你的能力!)学生:自然美是我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到的,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审美领域。学生:美的自然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加工、利用的;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 教师:你能就蓬莱海滨的实景分析一下吗?学生:汹涌澎湃的大海的浩瀚美,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而设计精巧的亭台楼阁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教师:前者在于大自然的神奇,后者在于人类的伟大。两种都是自然美,但无论哪一种都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真正的美。教师:这个问题他会了,那么,大家是不是也明白了呢?我来考考你:学生辨一辨:教师:纠正:放牧羊群的草原,是人们直接利用的对象,属于人工美。学生:我对自然美与人类生活的联系这个个问题不太明白,请您讲一讲。(或者学生明白,让他自己说,教师再点拔、补充)教师: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事例(尤其是经过人类改造、利用的美景)使我们更加明白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如果我们以此为基础领悟了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伟大力量,我们对自然美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这就是自然美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所以,我们在鉴赏自然美的时候,不要忘记领悟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伟大力量。/ 教师:/ 举个例子:哪条铁路被称为“世纪天路”?青藏铁路。当看到这幅图的时候,除了我们能感受到的西部雪域高原的巍峨雄伟之外,你还有哪些美的体会?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十一”的研究性学习作业我眼中的青藏铁路来思考回答。学生:青藏铁路世界之最等教师:青藏铁路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修建这样的铁路,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基础,同时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作支撑。这就是“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这些就是我们所领会的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伟大力量,你的这些体会恰恰说明了自然美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所以,我们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要领会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伟大力量。/学生:(继续总结问题)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像力。教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谈谈诗句对我们欣赏自然美有什么指导意义?学生:提示我们欣赏自然时要注意角度。教师:引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仅提示我们观景要注意角度,同样,看问题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才能了解其全貌,防止以偏概全。学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提示我们欣赏自然时要注意时间。/教师:展示:黄山景观“猴子观海”教师引导:/光看这幅图中是什么?/这块石头象什么?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嗯,其实,它们是同一块石头,由于我们观赏的距离一近一远/,所看到的景致就不一样,这就是黄山的著名景观“猴子观海”/ 这个鉴赏过程对你有何启示?学生分析: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还要发挥人们的想像力。/教师:刚才我们进一步理解了鉴赏自然风景的具体方法,学以致用,看谁理解得深刻,运用得灵活。教师:审美交流:应怎样来鉴赏这些美景?(多媒体出示风景图片)/学生:回答(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荣成的花斑彩石要注意观赏的距离,只有近观,你才能看出花斑彩石的细致纹理,品出此景的不同韵味;要领略岠嵎山的“千年猿人”的景致,需要发挥想象力,还要注意观赏的角度和距离;万里长城,要注意观赏的角度、观赏的时间。只有登上万里长城,你才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自豪,你才能真正领略它的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另外,长城春夏秋冬四时都有佳境。此外,鉴赏长城的美,还要领悟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伟大力量,长城是历史上的奇迹,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中国人的骄傲。有句歌词唱道:“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长城一方面不断地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人类的坚强意志和雄伟气魄。环节五:收获季节:学生谈收获(略)社会调查:周末以小组为单位走访社区,了解在我们周围,大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做好记录,回来交流。环节六:拥抱大自然闲暇时,让我们到海边去吧,去听海、观潮,去拾贝、踏浪;我们到山林去吧,去登山,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去嗅嗅花的芬芳,去感受树的荫凉;去拾起一片火红的枫叶,去感受它的热烈与悲壮让我们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亲近大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最后,请大家欣赏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去共同领略一下草原风情。在歌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