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廉政制度建设PPT党课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78365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34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廉政制度建设PPT党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习)廉政制度建设PPT党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习)廉政制度建设PPT党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廉洁教育之,廉政制度建设,.,2,世卿世禄制度,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商鞅变法时,这一制度被废止,开始推行军功制。,官吏选拔制度,.,3,军功爵制,军功爵制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其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这就是说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军功是接受爵禄赏赐的最必要条件。其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是取消宗室贵族所享有的世袭特权,他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即属籍,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4,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5,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6,.,7,以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提供了上升的途径,这是中国古代最为公平的官吏选拔制度。它促进了古代社会稳定与发展,也为防止官员选拔中的贪污腐败提供了制度保障。,.,8,监察制度的演变,.,9,秦,秦朝的地方官吏要负责管理一方的农业、市场交易、徭役、手工业、治安,甚至还要负责兵器生产和工程营造,不论是没有完成职责,还是借职务之便从中牟取私利,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为了更有效地监督管理各级官吏,惩治贪腐等渎职行为,秦始皇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中央有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御史大夫再派出监御史常驻地方,监察郡县一级的官员。这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开始。,.,10,汉,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发布了一道诏令,将全国分为13个州,并向每个州委派一名刺史。此时在西汉帝国,地方已经有郡县两级行政单位,皇帝在全国设州并委派刺史的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吏和豪强。自此,刺史制度成为国家的主要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是古代巡视制度的开端。,.,11,隋,隋文帝杨坚不仅仅革新了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而且重建了包括监察制度在内的整个国家行政制度。这位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台。御史台不仅要负责监察各级官吏的违法行为,而且还可以与刑部、大理寺联合办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到了隋朝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体系。,.,12,隋朝中央监察制度里面重要的发展:,第一是御史脱离了宫中,御史台成立了专职监察,不再管宫中事情了,脱离了宫禁,成为专职的监察机构。第二是门下省成为审议机构,就是门下省成为监督决策的封驳机构。所谓封驳就是监督朝廷决策的机构。自此以后,中国古代一直到明朝之前,这个封驳制度基本上是存在下来的。,.,13,宋,皇帝开始亲自选任中央监察官,使得监察机关摆脱了宰相的干预,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察权。监察官的素质要高于前代。负责监察的官员甚至可以根据传闻来举报有贪腐嫌疑的大臣,这在当时叫“风闻奏事”。,.,14,明、清,在明朝,中央政府专门委派监察御史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这种专门负责巡视地方的御史被称为巡按御史。隋文帝杨坚设立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在明朝的时候,改称都察院,全国13个省级行政区设立了13道监察御史,中央6部也设有6科,一起承担起了监察百官的职责。清雍正元年,6科被并入都察院,国家的监察机构达到了空前的统一。,.,15,监察制度的作用监察制度的失灵,.,16,几千年来,监察制度一直被历朝历代视为治国治吏的法宝,是国家治理腐败有力工具。有所作为的皇帝都努力使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纠察弹劾职权,让监察官更加有效地行使监察百官的职权。,.,17,官员回避制度,1、籍贯回避 东汉时期,关于官吏实行籍贯回避,则已有了明文规定。回避制度不仅执行颇为严格,回避的范围且不断扩大。地方长官除了需要回避本籍之外,婚姻之家亦须互相回避对方的原籍,两州人士也不得对相监临。,.,18,2、亲属回避 范围比之东汉时期的姻亲回避有所扩大。位及人臣的中央大员,他们的子孙不得在京畿地区任要职。有大功以上的亲属关系的,如祖父和孙子,不能在同一部门工作。,.,19,3、职务回避 是指中央大员的亲属,不得担任监察官和谏官。古人讲究“百善孝为先”。言官与谏官因职责所在,难免会对朝廷施政进行弹劾。如果出现卑亲属弹劾尊亲属的情形,必然与礼不合。,.,20,4、科举回避 是科举取士的必然结果。科举是寒门儒生通向仕途的华山路,因其意义重大,历史上的科场舞弊案层出不穷。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性,唐开元时代起,凡有与考官有亲故关系的考生,都必须回避他地,另行考试。到了宋代,“钟鼎之家”的子弟们在科举考试后,必须再加试一场,以示公允。,.,21,明清时期的回避制度更加严格。明朝规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只要想做官,就只能穿越半个中国。清朝法律略有缓和,只规定不得本省为官。一旦为官,便要拿着身份证明,到五百里之外的地方上任,称为“避籍”。这种避籍也存在一些问题。官员远赴他乡,异地为官,对于任职地的风俗很难事先了解,也可能会出现语言不通的现象,官吏治理必然存在困难。然而通过这样的办法,使官吏孑然一身,在辖地举目无亲,避免过多的社会关系造出人情网。,.,22,结论,官吏选拔制度、监察制度和回避制度的不断重建与完善,构成了防止和遏制腐败的制度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群众团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