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56741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01知识管理知识点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知识点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主要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发表大量文章,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如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2)提倡民主和科学。由陈独秀首先提出。(3)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青年杂志的创办。青年杂志的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2“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民主和科学的形象称呼,也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02基础过关知识点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B)A蔡元培 B陈独秀C李大钊 D鲁迅2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B)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3“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是(C)A新民丛报 B民报C新青年 D新华日报知识点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4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C)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课本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D)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文学革命6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可知,这场运动是(C)A地主阶级革命 B农民革命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03能力提升7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B)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8“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C)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新青年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材料三: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各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至少写出两位)答案:民主、科学。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2)材料二出自谁的作品?请指出材料二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答案:鲁迅。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3)材料三中作者对新文化运动持什么观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答案:认为新文化运动有一定进步性,但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04直击中考10(青岛中考)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C)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