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预防与调养.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54693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调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调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调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调养,老年人常见的心身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甲亢癌症高脂血症,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在西方引起轰动,作者萨利比尔说:“你完全可以活到120岁,关键是在于你必须知道:你应该吃什么和不吃什么!你应该知道怎么做”,老年人的自我保健,健康四大灵丹妙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目录,1,2,3,4,5,高脂血症的症状,高脂血症的危害,高脂血症的危险人群,如何预防高脂血症,6,高脂血症的病因,什么是高脂血症?,什么是血脂?,血脂是指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脂类,胆固醇(CH),血脂,三酰甘油酯(TG)磷脂(PL)和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高脂血症的分类?,原发性,继发性,包括家族性脂蛋白酶缺乏症,家族性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症;多脂蛋白型高脂血症;原因未明的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散发性高甘油三脂血症;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减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衰竭;急性肾功衰竭;药物性高脂血症。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有关。,高脂血症的分类?,临床上,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TC5.72mmol/L,TG1.70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1.70mmol/L而TC含量正常,即TC1.70mmol/L,高脂血症的形成,高脂血症的临床症状,1、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发生率不高这些结节或疹子可出现在脚后跟、手背、臀部及肘、膝、指关节等处,有的可表现为手掌部的黄色或橘黄色线条状条纹。如出现上述表现,多提示有家族遗传性的高脂血症,往往比较严重,应予高度重视。,高脂血症的临床症状,2、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在出现什么症状时应去检查?,由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狭窄,脑部缺血缺氧,头昏,在出现什么症状时应去检查?,视物模糊:大量脂蛋白渗出毛细血管侵犯视黄斑,或血脂激活血小板在眼睛中央静脉形成血栓,在出现什么症状时应去检查?,肢体乏力麻木:由于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相应肢体长期缺血缺氧,短暂腹痛:胃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使胃肠缺血、导致胃肠痉挛,在出现什么症状时应去检查?,胸闷,气短咳嗽,哮喘口唇面部青紫,呼吸系统供血不足,气管,肺部动脉粥样硬化,一般高脂血症的症状,六大危险症状,头晕,胸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较严重时的症状,1、头晕目眩2、头痛3、胸闷4、气短5、心慌6、胸痛7、乏力8、口角歪斜9、不能说话10、肢体麻木,泡沫细胞,脂质条纹,中层损伤,粥样斑块,纤维斑块,继发损伤/破裂,第一个十年?,第三个十年?,第四个十年?,动脉硬化的进程,高脂血症的危害,高脂血症的危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高脂血症的危害,脑梗塞栓塞脑供血不足,高脂血症的危害,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脂血症的危害,下肢动脉闭塞间歇性跛行完全闭塞、坏死,高脂血症的危害,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危人群警惕沉默,杀手,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男性40岁和绝经后的女性,生活无规律、情绪容易激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的人群,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饮食不当、运动量少、长期静坐者,长期吸烟、酗酒者,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者,高脂血症的危险人群,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治疗,支招,药物处方,随访处方,饮食处方,生活处方,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饮食处方,高胆固醇血症,忌吃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软体类,适当吃含胆固醇不太高的瘦肉、牛肉、鸭肉、鸡肉、鱼类、奶类,多吃蔬菜、瓜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多吃含降胆固醇的食物大豆、洋葱、金花菜、香菇、木耳,合理的饮食,巴马长寿老人的饮食有“五低”(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和“两高”(高维生素、高纤维)的特点,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饮食处方,高甘油三酯血症,限制进食量,降低体重,限制甜食,禁酒,适当增加蛋白质,适当限制胆固醇(每天300mg,每周3个鸡蛋),适当限制脂肪,尤其动物脂肪,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饮食处方,混合型高脂血症,适当限制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控制食量以降低体重,忌吃甜食,戒酒,适当增加植物油、豆类及其制品,多吃蔬菜、瓜果和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何选择食用油,第一类是饱和油脂,如椰子油和棕桐子油,这些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经常食用可以使血胆固醇水平增高。饮食中应减少这类油脂。第二类是单不饱和油脂,包括花生油、菜油和橄榄油,这些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它们不改变血胆固醇水平。第三类是多不饱和油脂,如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棉子油、红花油和葵花子油,这些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它们可以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6脂肪酸和3脂肪酸两种类型。大部分阶6脂肪酸是亚油酸,存在于前面所述的植物油中。3脂肪酸主要存在于一些海鱼中,故而海鱼和鱼油适合于高脂血症患者食用。,40,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血脂,高危人群和高血脂患者定期复查血脂,在验血脂前,应至少两周保持平日饮食习惯,维持体重稳定;在抽血前三天内,避免高脂饮食;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进行剧烈体育运动、不饮酒,抽血前禁食12小时,高脂血症的生活处方,改变膳食结构,戒烟戒酒,减轻体重,高脂血症的生活处方,运动和体力活动能够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既可以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又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迈开腿,管住嘴少吃多动,放松心情,高脂血症患者加强运动锻炼是积极的防治措施,散步:每天走6000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爬山快走:三公里30分钟,降脂效果明显健身器材锻炼,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传统中医学中没有高脂血症的病名,归属于传统中医学的“痰浊”、“血瘀”“眩晕”“胸痹”“中风”“血瘀”“痰湿”范畴。中医无血脂概念,内经提出“膏脂学说”。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清张志聪注内经曰:“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辞源对膏的解释为: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脂”来源于水谷,人体营养物质之一,与血互为化生;“脂”并不是越多越好,“脂”过多,导致如“膏”一样臃肿肥胖。,高脂血症的中医病因,饮食因素:恣食肥甘,膏梁厚味,煙酒无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生痰生湿,痰湿中阻,精微物质输布失司,酿为本病。情志因素:长期情志不遂,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膏脂布化失度,或思虑过度,伤及脾胃,内生痰湿,可导致本病。体质因素:素体肥胖或素体阴虚,也是造成本病原因之一。“肥人多痰湿”,痰浊中阻可致本病。阴虚者多肝肾不足,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木旺克土,伤脾胃生痰。劳倦无度:过逸少劳能量过剩;或劳欲过度伤及肾脏,生命原动力缺乏而致代谢失调,发为本病。,高脂血症的中医病机,高脂血症乃肝、脾、肾三脏之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的病证。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肾虚开合不利,水湿内停;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痰湿血瘀,留滞脉络;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痰浊、瘀血密切相关。饮食肥甘厚味,或者肝、脾、肾功能的失调,导致代谢障碍,津液失化,停聚为水湿痰饮。日久累及血分则脉道失畅,瘀血形成。肝脾肾不足是高脂血症发生的病理基础,痰浊血瘀是高脂血症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的基本病理。,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分型,脾虚湿胜型症状:食少,便溏或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或虚缓。病机概要: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以致痰湿内生,血脉瘀阻而发本病。治法:健脾益气,渗湿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肉、桔梗、陈皮、薏苡仁、砂仁、生黄芪、生山楂、赤芍等。加减:痰湿重者,加法半夏、泽泻、郁金;瘀阻甚者,加蒲黄、大黄、三七;胸闷胸痛明显者加全瓜蒌、薤白、延胡索。,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湿热壅滞证症状:身热口渴,头身沉重,心烦胸闷,脘痞呕恶,胁肋胀满或灼痛,口干口苦,纳眠可,大便干,小便发黄或正常,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病机概要:饮食不节,素嗜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又沉溺于酗酒之乐,终致肝失疏泄,湿热蕴积而发生本病。治法: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生地、车前草、当归、泽泻、生甘草、草决明等。加减:湿热兼有郁火,加海浮石、海蛤壳、黑山栀、天竺黄、竹沥;大便干加桃仁、熟大黄;兼见瘀血者合用桃红四物汤。,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症状:胸痛憋闷,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心悸气短,两肋胀痛,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涩。病机概要:肝失疏泄,气机瘀滞,血随气滞。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柴胡、枳壳、桃仁、红花,当归,川穹、生地、赤芍、桔梗、牛膝、生甘草等。加减:胸闷心痛明显合用失笑散或丹参饮;气郁日久化热(心烦易怒,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合用丹栀逍遥散;便秘重者,加当归龙荟丸。,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气阴两虚证症状: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红,易于汗出,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质红,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证机概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代表方: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常用药:人参、黄芪、炙甘草、肉桂、麦冬、玉竹、五味子、丹参、当归等。加减:兼气滞血瘀,加川芎、郁金;兼痰浊,加茯苓、白术、白豆蔻;兼纳呆、失眠(心脾两虚),加茯苓、茯神、半夏曲、远志、柏子仁、炒枣仁。,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痰湿中阻证症状:形体肥胖,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肢体沉重,舌苔滑腻,脉弦滑。证机概要: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常用药:半夏,陈皮、白术、苡仁、茯苓、天麻、生甘草等。加减: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视物旋转,可酌加代赭石、竹茹、生姜、旋覆花以镇逆止呕;脘闷纳呆,加砂仁、白蔻仁等芳香和胃;兼见耳鸣重听,可酌加郁金、菖蒲、葱白以通阳开窍;痰郁化火,头痛头胀,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者,宜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分型,肝肾阴虚证症状:头晕耳鸣,目涩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口干,健忘,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证机概要: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肝肾亏虚,又嗜食肥甘厚味,嗜酒酗酒,导致痰浊瘀血形成而发为本病。治法:滋补肝肾,利湿化浊。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物: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等。加减:腰酸腿软较甚,加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肾壮腰;肾阳虚,加巴戟天,肉苁蓉补肾益精,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兼有痰浊,加菖蒲、远志,茯苓化痰;湿热比较重者,加茵陈,龙胆草,车前草。,介绍几种食疗方,薤白粥:薤白15克,粳米100克,共煮粥食用;山楂荷叶饮:山楂15克,荷叶12克,水煎代茶饮;黑木耳羹:黑木耳6克,洗净泡开,入锅煮沸后文火煨烂,调入少许白糖服食;海带决明煎剂:海带30-50克,草决明20克,水煎服食;菊花饮:菊花、槐花、绿茶各5克,放入杯中开水冲泡,盖紧盖浸泡10分钟,频频饮用。何首乌粥:何首乌60克,煎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大枣3枚,冰糖适量,同煮成粥。早、晚温热食用。海带海藻煲黄豆:海带、海藻各30克,黄豆150-200克,文火煲汤,少量白糖调味。每日2次,温热食用。山楂二花茶:山楂、银花、菊花各25克,放茶杯内,冲入开水,加盖片刻即可代茶随饮,可有降脂作用。,中医外治疗法,体针治则为健脾利化湿,疏肝利胆,宽胸行气。常用穴位:内关、郗门、间使、通里、合谷、乳根、足三里、丰隆、阳陵泉、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太白、三阴交、公孙、太冲、曲泉、中脘等。根据辨证选穴。实证宜泻,虚证宜补。每次取35穴,每日针一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休息23天后可进行第二疗程,治疗1个月。,中医外治疗法,耳针取饥点、口、肺、脾、内分泌、肾、直肠下端等穴,或选敏感点,用短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压穴。拔罐取腹部及背部的穴位,可采用闪罐、留罐,走罐方法,具有清除湿热,促进内毒排出。,特别提醒,如果经过饮食控制、运动、中医方法干预等方法,血脂仍不能控制理想者,建议口服药物治疗,需在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谢谢!,珍爱生命关爱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