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54574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9课辛亥革命01知识管理知识点1革命志士的奋斗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_、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一个多月后失败。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_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安庆起义:1907年夏,_在安庆发动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_被捕遇难。广西起义:1907年,_、黄兴筹划领导,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_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后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称作“_”。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知识点2武昌起义经过:_年10月10日晚,_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_取得胜利。成果: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_,_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_”。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_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_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_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_,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但不能说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封建帝制)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属于政治制度,始于秦始皇,辛亥革命后终结。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02基础过关知识点1革命志士的奋斗1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同盟会影响下的江西萍乡和湖南浏阳、醴陵地区的会党和矿工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关于这次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次起义未能成功B领导者是刘道一和蔡绍南C这次起义扩大了同盟会的声望D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二次武装起义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某革命家的豪迈诗篇。因歹徒告密,其在浙江绍兴被捕遇难,此人是()A刘道一 B秋瑾C黄兴 D蒋翊武3“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知识点2武昌起义4“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A1898年 B1911年C1919年 D1927年5武昌起义是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A爱国学生 B湖北新军C知识分子 D地主阶级6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图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Aa湖北省 Bb湖南省Cc安徽省 Dd江西省7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03能力提升8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9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1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材料二:湖北军政府成立时的情景(下图)。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下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是孙中山对哪一事件的评价?该事件有何意义?(3分)(2)材料二中的湖北军政府成立于哪一年?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方面来分析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2分)04聚焦河南考题11(庆阳中考)徐中约曾说:“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第9课辛亥革命知识管理1刘道一第一次徐锡麟秋瑾孙中山黄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2.1911武昌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黎元洪辛亥革命清王朝君主专制民族民主思想解放基础过关1D2.B3.C4.B5.B6.A7.A能力提升8C9.A10.(1)黄花岗起义。(1分)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2分)(2)1911年。(1分)辛亥革命(或武昌起义)。(1分)(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分)聚焦河南考题11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