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53504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一、选择题118401901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D2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答案】B3爷爷把他收藏的拍摄于北京东交民巷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就看出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A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B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C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D东交民巷居住着许多北京居民【答案】D4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赔偿白银45亿两【答案】A5下列有关八国联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八国联军包括西班牙B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攻占北京后,到处烧杀抢掠D侵略军曾在老龙头火车站遭遇顽强阻击【答案】A6义和团揭帖云:义和团,起山东,只因鬼子闹中原。由此可见,义和团兴起的原因之一是A清政府的压迫B列强的欺凌C马关条约的签订D知识分子的宣传组织【答案】B7某人评论道:“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敌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该人评论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答案】C8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对义和团)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基本态度是A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B支持义和团反侵略战争C暂时控制和利用义和团D镇压、剿灭义和团【答案】C9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A英国殖民者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者D八国联军【答案】D10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轻视阶段(18401905)赞赏阶段(19371945)敌对时期(1949)。在“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下列哪一次侵华战争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材料二 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辛丑条约(1)材料一中的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哪里?他们斗争的主要对象是谁?(2)材料二相关条约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材料二条款反映了辛丑条约的哪一内容?该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答案】(1)山东。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义和团运动兴起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这次战争战败后,被迫签署了辛丑条约。1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签订南京条约图二 签订辛丑条约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 义和团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1)材料一中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变法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谁?(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感悟?(至少写出两点)【答案】(1)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戊戌变法。关键:改变官制(或改变政治制度)。结果:失败。(3)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4)落后就要挨打;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面对侵略,要英勇抗争;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