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练习 (新版)浙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53501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练习 (新版)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练习 (新版)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练习 (新版)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见A本1页)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_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_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_现象_形状_和_状态_发生变化常伴随_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_等现象微观变化_构成物质的分子_没有改变构成物质_分子_和_原子_重新_组合成新的分子_本质区别_是否有新物质生成_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_一定伴随_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_一定无_化学变化2.性质与变化性质和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质的性质就是物质本身具有的一种能力,虽然需要在变化中体现出来,但叙述性质时不一定就发生了变化;而物质的变化则是一个过程,常伴随发光、放热(吸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A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D)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颜色的变化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3硫黄在氧气中燃烧,说明它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A. 有剌激性气味气体产生B放出热量C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硫黄熔化了4生活中许多变化都能产生能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C)A. 液化气燃烧放热 B铁生锈放热C电暖气通电放热 D食物腐烂放热5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B)A. 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分子总数增加第6题图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硫酸铜晶体,加热后,发现试管口有水滴出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粉末;等试管冷却后,向该试管中滴入几滴蒸馏水,发现试管底部的固体又变蓝色,继续加足量蒸馏水,蓝色物质全部溶解。通过观察和实验,该同学寻找到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C)A. 硫酸铜晶体颗粒变小了B白色粉末能溶解在水中C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粉末D白色粉末变成了蓝色晶体7下列水的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各是哪些?(请用序号表示)水水蒸气水氢气和氧气水蒸气水物理变化是_(1)(2)(5)_,化学变化是_(3)(4)_。8(1)往盛有10 mL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可以观察到有_红_色物质生成。由此可判断,两种物质间发生了_化学_变化。根据此性质,人们常用硫氰化钾溶液来检验_铁_离子的存在。(2)下列描述: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铜绿是一种绿色粉末;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氧化铜为黑色粉末;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不可燃;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B更上一层楼能力提升9关于下列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 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10下列物质的用途仅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C)A. 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B常温下的超导体可广泛用于输电导线C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11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第11题图A. B. C. D. 12下列选项中不是化学变化的是(C)A. 液化气的燃烧B使用火药C用棉花线织布D冶炼金属13自来水的净化主要包括以下过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D) ABCD14高档服装常用干洗的方法洗涤,服装干洗剂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C)溶解能力强无色易挥发密度比较小不燃烧无毒A. BC D15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请填写下列空白:(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_。(2)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二氧化氮水硝酸一氧化氮_。(3)“雷雨发庄稼”,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_生成的硝酸盐可作氮肥_。C开拓新思路拓展创新16氨基钠(NaNH2)是一种危险化学品,相对密度1.40、熔点210 、沸点400 ,白色结晶性粉末易燃、易爆、有腐蚀性,与水接触后,会产生激烈的反应,生成氨和氢氧化钠。看到报道后,有人提出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D)A. NaNH2与水接触后,能生成氨和氢氧化钠是它的化学性质BNaNH2相对密度1.40、熔点210 、沸点400 是它的物理性质CNaNH2在包装及贮运过程中,要求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与空气、水、火接触D氨基钠有腐蚀性是因为其强碱性,其粉末易燃、易爆是因为其具有强的氧化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