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52105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目标1.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和辛丑条约。教学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1(故事导入)八国联军进北京城之日,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由于临事慌张,慈禧太后顾不得讲究排场,蓬乱着头发,狼狈不堪地出西直门,过八达岭一路颠簸,逃到陕西西安。慈禧太后一到西安,兴师动众,日夜开工,精心设计自己的“行宫”。她那“行宫”里有庞大的御膳房,每餐“摆膳”依然是100多道菜。 同学们,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慈禧太后逃到西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八国联军为什么侵略中国?最后的结果如何?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本课。导入2(情境式导入)多媒体播放图片:这些图片分别是20世纪初期和末期的照片,谈谈你的观后感。20世纪的中国,在世纪初和世纪末呈现给世界不同的精神面貌:20世纪末的中国繁荣昌盛、自强自立,但是20世纪初的中国清王朝腐朽衰败,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中国是如何成为洋人统治中国工具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课堂探究板块一义和团运动 分组讨论:(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义和团提出了什么口号?从口号中看出义和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答案:(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其为清政府控制义和团、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过渡语:义和团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1900年6月,英、俄、美、日、法、德、意、奥八国组成了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进行了英勇抵抗。板块二抗击八国联军小组合作:义和团运动是如何抗击八国联军的?这次抗争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答案:抗击:义和团在廊坊一带狙击敌人,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意义: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过渡语:八国联军所犯的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危害固然很大,罄竹难书,但在当时,真正给中国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影响深远的是签订了辛丑条约。板块三辛丑条约阅读材料:材料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条约?是哪一次战争后签订的?(2)条约中的哪一条款最能体现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这一条约签订以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学内容课堂探究答案:(1)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语:1840年鸦片战争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们在回忆历史的同时,也深深的感悟到只有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才能立于世界,成为强国。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在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中,义和团所取得的重大胜利是在(C) A.天津B.北京C.廊坊D.秦皇岛2.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C)A.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B.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C.反帝爱国运动D.反封建主义的农民运动3.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C)4.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教材图片分析1.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民: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大肆屠杀义和团团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2.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料积累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