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51893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 戊戌变法一、学习目标1.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2.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二、自主预习1.宣传变法,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 的时务报和 的国闻报。2.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因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3.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 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4. 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三、合作探究1.总结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各个内容的影响?内容影响(1)(2)(3)(4)(5)2.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变法触动哪些人的利益?四、随堂演练1.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咸丰皇帝 .同治帝 .光绪帝 .宣统帝2.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3.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官治,取消旗人特权 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4.“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 )A.提过了工作效率 B.起了思想启蒙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摧毁顽固派力量5.“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A.开放言论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6.材料:“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请回答:(1)这句话是谁说的?(2)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这句话的?(3)这句话反映了他什么样的主张?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上海 天津 2.1898年6月11日 3.顽固派 4.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三、合作探究1.内容影响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刷新吏治,使官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及西方思想的传入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2.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地主阶级顽固派四、随堂演练1.C 2.B 3.D 4.B 5.A 6.(1)梁启超(2)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要求实行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