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健康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46634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健康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颈椎病健康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颈椎病健康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病健康知识讲座,一、颈椎病概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经常坐位工作者越来越多,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患病率高达7%以上;且发病年龄有逐渐减小的趋势。颈椎病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怎样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医生和患者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颈椎病的定义与诊断原则,定义: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者为颈椎病。这个定义包涵了三基本内容:(1)颈椎间盘退变或椎间关节退变(2)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3)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这3个内容相互联系,缺一不可。,颈椎病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诊断原则:(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即临床症状和体征);(2)影像学显示了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改变;(3)影像学征象能够解释临床表现。,根据这个诊断原则,应避免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两个偏向:第一,不能仅仅依据影像学征象上有颈椎退行性变这一条就作出颈椎病的诊断。因为55岁以上的人群中80%有颈椎退行性改变,但其中大部分并无临床表现,所以仅凭影像学所见就诊断为颈椎病是不妥的。第二,也不能只根据临床表现,在没有必要的影像学检查证实相应的颈椎有退行性改变的情况下作出诊断,因为没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就没有颈椎病的发病基础。,第二,也不能只根据临床表现,在没有必要的影像学检查证实相应的颈椎有退行性改变的情况下作出诊断,因为没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就没有颈椎病的发病基础。,颈椎病的治疗除部分脊髓型外,以保守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以抗炎镇痛为主,仅仅解决表面问题;而中医药治疗,尤其针灸推拿等疗法可调节阴阳,疏通经络,可改善血液循环,促使局部炎症水肿减退,增强局部新陈代谢;并可解除痉挛、松解粘连、恢复关节的正常关系,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物力平衡,从而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因而,中医疗法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颈椎的问题,比西医有更大的优势。,二、颈椎病的发病机制,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颈椎位于较为固定的胸椎和有一定重量的头颅之间,活动度大,容易产生劳损。一般认为,颈椎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变是本病的发病基础。颈椎退变过程中,首先改变的是椎间盘,然后累及椎间关节,一般以C5C6,C6C7,C4C5的顺序发生,1、机械性压迫学说:分为静态压迫和动态压迫两种因素。从静态性压迫因素方面来看,椎间盘变性从20岁就可能开始,30岁以后出现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随着其累积性损伤,可使其退变加重致使椎间盘的纤维环变性、肿胀、断裂,使裂隙形成,导致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纤维环的耐牵伸等能力下降,椎间隙变窄,椎体间产生异常活动使椎体上、下缘韧带附着处产生牵拉性骨赘,这些骨赘和突出的椎间盘突入椎管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产生相应症状。,2、颈椎不稳定:,颈椎退行性变造成颈椎节段间不稳,颈椎屈、伸活动时,脊髓在椎体后缘骨赘上反复摩擦,脊髓微小创伤的积累导致脊髓病理损害。另外,颈椎退行性变导致的不稳定,椎间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可引起脊髓侧方动脉其分支的痉挛,也刺激颈椎交感神经反射性引起动脉痉挛,导致脊髓局部供血差。颈部交感神经来自脊髓上部,其末稍神经纤维分布到头、颈、上肢,也分布到胸、腹部内脏。,3、颈脊髓血液循环障碍:颈椎屈曲时脊髓张力加大,脊髓腹侧受椎体后缘骨赘挤压变为扁平,前后径变小,同时脊髓侧方受到间接应力而使横径加大,可能使脊髓中沟动脉的横行走向的分支受到牵拉,使脊髓前2/3缺血,其中包括灰质大部,使其内部的小静脉受压,加重了局部供血不足。,总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压迫与不稳定在发病中的作用研究的较多,而脊髓血供障碍因素也可能与压迫或不稳定有一定关系。,三、颈椎病的现代医学诊断、分型及临床表现,颈型临床表现1颈部酸、胀、痛,不适,自觉有头部不知放在何种位置好的感觉2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肩背部僵硬发板。部分患者可反射性地出现短暂上肢感觉异常。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麻木不加重。,神经根型临床表现1颈肩臂疼痛,可为持续性隐痛或酸痛,也可为阵发性剧痛,或为针刺样、烧灼样疼痛。咳嗽、喷嚏等腹压增高的动作可使疼痛加重。下颈段的病变可出现肩、臂、手沿神经根分布区的疼痛和麻木,疼痛多呈放射性。2感觉障碍,伴随根性痛。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范围相一致。病程较长者可有患肢肌力减退,握物不稳。,椎动脉型临床表现1头痛、头晕:常可因颈部的突然旋转而加重。头痛多偏一侧,并有定位意义,以颞部多见,多为跳痛、胀痛。头晕较为多见,可伴耳鸣、耳聋等迷路症状。2猝倒:突然发作,当在某一体位转动颈部时,肌张力突然消失而跌坐在地。随后清醒,可立即站起、意识清楚。3可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症状。4严重者可出现椎体束受累症状和共济失调的表现。,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交感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为主观症状,有的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有的表现为交感神经抑制,,脊髓型临床表现1多见于中年以上的患者,有颈部慢性劳损的病史,颈部外伤史。2多先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无力,双腿沉重发紧、步态不稳、笨拙,行走时有踏棉感。继而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无力,握力减退、持物易坠,不能完成精细动作。3颈部发僵,颈后伸时上肢或四肢窜麻。胸、腹部或骨盆区有束带感。严重者行走困难,二便失禁或尿潴留,甚则四肢瘫痪,卧床不起。,四、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1肝肾不足型:肢体沉重,抬举无力,步态蹒跚,头颈项疼痛,缠绵不移,上肢手指麻木,筋骨痿弱,脑转耳鸣,舌红少苔,脉沉细。2风寒湿型:颈项部疼痛酸楚,痛处固定,痛如刀割,挛缩拘急,活动受限,苔白腻,脉沉、濡弦。3气虚血亏型:头痛如裂,眩晕耳鸣,头重项强,手指麻木,四肢乏力,舌质暗淡,脉沉涩。4痰瘀交阻型:手指麻木,头痛眩晕,项背剧痛,压痛明显,舌质紫暗,苔白腻,脉迟、滑。,五、颈椎病的治疗方法,,颈椎病除脊髓型外均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或治愈,而针灸推拿疗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从广义上来说又叫穴位刺激疗法,包括针刺、电针、艾灸、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针刺疗法,即针刺颈部经穴及夹脊穴,主要起到调节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使局部炎症水肿减退,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物力平衡,缓解颈部肌肉的劳损收缩、痉挛,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以减少上述因素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从而有效地改善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的紊乱状态。,推拿治疗即通过多种手法,推拿可起到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淋巴循环,提高局部新陈代谢的作用;并可解除痉挛、松解粘莲、恢复关节的正常关系的作用。研究表明,推拿手法可提高颈椎的稳定性。,牵引疗法牵引后可使每一椎间隙增宽2.5-5mm,增加了椎间盘内负压,减少了椎间盘突出程度,缓解或解除了对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刺激,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并使椎间孔变大,因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根的症状减轻;并可改善扭曲的椎动脉,改善血液循环。,电磁波、红外线、激光疗法等可改善血液循环,使炎症吸收消散,缓解肌肉痉挛、镇痛;减缓椎间关节、关节囊、韧带的钙化和骨化过程;增强肌肉张力、改善小关节功能、减轻或消除颈椎不稳;改善全身的钙磷代谢及植物神经功能。,中药治疗根据证型辩证施治,常用的有中成药,汤剂,外用药等研究表明,中药能显著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血液凝聚现象,使血流变异常的颈椎病症状得以改善;对改善微循环及脑部血氧供应有良好作用;颈椎病的发病与自由基损伤有关,而中药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并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及反应。,西医治疗目前西医治疗多以对症处理为主,如镇痛抗炎药布洛芬、萘普生、消炎痛等;血管扩展药物烟酸、尼莫地平等。有些病例还需进行手术治疗,六、颈椎病的预防及保健,1、纠正不良的姿势,尤其在坐位及卧位休息时,基本原则为让颈椎处于一个平衡的位置,如果让颈椎长时间处于过伸位、过曲位及侧屈位,就会导致颈椎功能紊乱,产生颈椎病。,坐姿:保持正确的姿势,自然端坐,胸部挺直,头部略前倾;避免长时间低头坐位工作。枕头:高度7-10cm为宜,宽度以12-15cm为宜,形状以圆柱形为好,松软适宜,有一定弹性。,2、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灵活,并能帮助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3、颈椎操可坚持做颈椎操,可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及稳定性。1)仰头后伸法:坐位,双手叉腰,头颈仰起,眼睛看天,逐渐加大后伸幅度。然后低头,眼睛看地。抬头与低头交替进行,动作徐缓,各做20次。搓颈法:双手搓颈背,由慢渐快,至发热为止。,2)甩手拍打法:两腿分开与肩相平,两上肢放松。然后甩起左手拍打右肩背,同时右手拍打腰部;再甩右手拍打左肩部,左手拍打腰部。两手协调交替拍打各50次。3)前后撂动法:两手臂上下前后摆动50次。4)扩胸法:做扩胸运动,每天早晚各50次,4、补钙、戒烟、饮食疗法补钙可延缓颈椎的老化退变减轻症状戒烟可加强钙质吸收防止骨质疏松饮食疗法干姜黑芝麻枸杞子香菇韭菜红枣龙眼肉阿胶5、避免局部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6、青少年也要预防颈椎病近几年医院治疗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年轻,就目前情况看,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缺乏运动是颈椎病高发的主要原因,青少年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每天的作息时间完全可以解释这一老化现象的提前出现:早上7点多开始早读,晚上10点做完作业,其间的运动时间不足以使僵硬的脊柱复原。,再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