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27604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古埃及的文明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正确评价金字塔情景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些国家?学生: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 、中国。师: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自西向东,曾出现过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埃及。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_非洲东北角_。2河流:_尼罗河_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_尼罗河的赠礼_ ”)。3出现国家时间:约从_公元前3500年_开始; 初步实现了统一的时间:_公元前3100年左右_。4成为军事帝国: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图特摩斯三世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5灭亡:公元前525年,_波斯帝国_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6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成就:_太阳历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知识点二金字塔7金字塔是_法老_为自己修建的呈角椎体状的_陵墓_。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知识点三法老的统治8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国王称_法老_,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_神之子_”,具有无上的权威。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阅读教材,探究问题。(1)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2)列举古埃及的重大事件。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探究二金字塔根据下面的材料,探究问题。如图是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从左到右依次为胡夫、哈佛拉(胡夫之子)、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孙子的几个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财富和实力。(1)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修建有下列几种观点,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火星人。理由是现代科学发现火星上可能有和人类一样的高智慧生物。“大西洲人”。西方有学者认为远古时候,在大西洋中有一个大西洲,那里的人曾经创造了很高的文明,可惜后来大西洲沉陷了。古埃及人。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它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见证,更是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一大世界奇迹。正确观点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椎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2)结合下面的材料,你如何评价金字塔?(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金字塔也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3)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什么?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见本书对应练习。本课内容知识线索较为简单,容易掌握。在教学中,我按照“情景导入自主研学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课堂检测”的思路,层层递进,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只是在对金字塔评价方面,学生观点分歧较大,意见不一。经过我的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了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阶级的历史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