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1.3《物质变化》同步测试 (新版)粤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2486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1.3《物质变化》同步测试 (新版)粤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1.3《物质变化》同步测试 (新版)粤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1.3《物质变化》同步测试 (新版)粤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变化1.下列四种变化中,其中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这是( ) 选择题A. 铁生锈 B.水汽化 C. 煤燃烧 D. 脂肪酸败2.下列探究实验中,可确认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3.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A. 铁器 B. 青铜器 C. 塑料器具 D. 石器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灯泡通电时发热发光 B. 锅炉爆炸C. 铁器生锈 D. 湿衣服晒干5.(多选)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点燃镁条发光放热B. 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C. 将冰块罩在烧杯中,烧杯壁有水珠D. 在蜡烛 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烧杯内壁有水6.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7.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有发光放热现象B. 有颜色变化C. 有新物质生成D. 有气体或沉淀生成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的现象。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A,如图,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烧杯B、C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1) 请你帮助他们填写下表。(2) 从燃烧的对比实验中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答案和解析【答案】 1.B解析:此题考查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A、C、D选项都是化学变化,只有B是物理变化,所以B与其他三者有本质的区别。2.B解析: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A、C、D选项都生成了新物质,都是化学变化,B选项是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3.D解析:铁器和青铜器来自于对矿石的冶炼。塑料来自于化工厂,是化学合成品。石器只是经过了打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4.C解析:答此题主要考查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灯泡发光发热,锅炉爆炸,湿衣服晒干,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上述三种变化均是物理变化。而铁器生锈即铁锈,变化后生成了其他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故应选C。5.AD解析: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主要是物质的外形和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且常伴随一些现象。如A中点燃镁条发光放热,这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是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 由此可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冰块发生状态改变是物理变化,D.中有水生成的原因是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是化学变化。6.C解析:胆矾的研碎只是形态的改变,B、D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7. C解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A、B、D都是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不是变化的本质特征;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8.(1)ABC现象蜡烛熄灭蜡烛熄灭蜡烛熄灭原因氧气耗尽接触空气二氧化碳可以灭火(2)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解析:此题通过三个对比实验的探究,要能从 实验现象着手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A中烛焰熄灭,是因为烧杯内氧气不断消耗;B中蜡烛能继续燃烧,因为B中有足够的氧气支持燃烧;C中烛焰也会熄灭,是因为C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由此可见,氧气能支持蜡烛燃烧,而二氧化碳是不能支持燃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