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快递Fedxpress营销战略分析.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22293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7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邦快递Fedxpress营销战略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联邦快递Fedxpress营销战略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联邦快递Fedxpress营销战略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edexExpress,Group1顾鹏程、张栋梁、金康、方玉梅、孙芸芸,一、联邦快递面临的问题,(一)政策限制。国内政策更倾向于保护本土企业。(二)竞争对手众多。要面对中国国内强劲的竞争对手-国有快递中国邮政EMS和以顺丰和“四通八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公司的严峻挑战。(三)资源限制。缺少本土企业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四)物流网络覆盖不足。网点少,建设速度缓慢,截止2008年仅覆盖至华南和华东的长江流域。(五)产品价格偏高,没有优势。在中国快递市场主要做国际业务,瞄准的是对时效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高端客户,价格很高。联邦快递在国内快递市场份额很小,与国内快递企业相比,显然没有价格优势。(六)发展策略没有体现出中国本土化的特色,存在不足。其并未针对中国和欧美文化差异和国情制定适合中国的运作模式和发展策略。另外,在中国市场面对新的竞争对手中国邮政和众多的民营快递公司,没有制定直接有效的策略加以应对,反映出其全球化一体化策略与中国市场本土策略的内在冲突。,二、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政治环境分析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市场政策法规机制不健全,随着国际快递巨头的进驻,民营快递企业的增多,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开始出现无序竞争状态。以往中国快递市场是对外企禁行的,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2001年加入WTO后,在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下,中国快递行业准入规则一再放松。从大体上来说,中国乃至国际上现今的政治环境对快递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有利的。,二、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经济环境分析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为我国的经济市场注入新鲜跃动的血液。1978年至1990年,中国贸易额以每年平均15%的速率增长,且在这一段时期,中国贸易占世界总贸易的份额也翻了一倍。1980年至1999年这二十年中,进口额和出口额都近乎翻了10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加,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加入WTO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使我国经济发展更趋于多元化,由此也充实了我国的资本市场同时带来制造业和零售业的繁荣,这些变化都必将使快递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物流配送需求的数量与类型大量增加。在强烈运输需求的推动下,快递货物运量快速增长。此外,以因特网为平台的电子商务必将引起在线交易呈几何速度增长,配送瓶颈的解决需要大量的门到门服务,而这为快递企业的兴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契机。中国加入世贸后,按照有关协议,中国加入后3年内,将允许外国服务站在本土设立外资独资子公司,2005年12月,中国快递市场已完全对外资放开。,二、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社会环境分析首先,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改变了其生活方式、购买习惯,订单的最后实现需要快递公司的协助,得益于此,快递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次,消费者需求呈多样化,要求快递企业推出更多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选择。同时,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态度、服务速度、服务安全以及服务的便捷等方面。但快递业从业人员的可持续供给不能得到保障,人员流失率高,这极大阻碍了快递业发展,民营快递的竞争本质也像许多行业一样是人才的竞争。另外,社会人员流动性的增大也促进了快递行业的发展,由于地理位置的移动,业务往来的信函、日常生活信件的收送都变得不方便,传统的邮寄部门效率又极低,客户强烈的时效性需要催生了一批批的快递公司。而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它们对服务业的收费已经不再那么敏感,而服务质量成为他们更关注其的焦点,更加信奉品牌、权威的力量,为了接受更好的服务情愿花费更多的钱,高效率快递应运而生。,二、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技术分析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和通讯技术将在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到愈来愈关健的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使企业管理计算机化和企业运行信息化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改变了企业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客户的服务期望。WTO之后,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所有从事快递服务的企业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快递业竞争的核心将是以科技为依托的服务质量的竞争,特别是已经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更要重视快递营运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努力提高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和便利性,完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和快件追踪定位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高价值服务,提升竞争档次和竞争实力。随着社会大众对绿色经济需求的日益升温、国家对环保工作的日渐重视,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对快递这个运输大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研发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信息管理平台规划更完善的环境保护路线,开展绿色快递工程已经刻不容缓。,三、行业分析,1、航空速递服务包括:快递、航空货运。其中,快递着眼于小处,以上门服务为主,包括:本地速递、国内城际、国际速递。航空货运多为大类商品服务,以货物、包裹、非文件物品速递服务为主。2、大型的国际快递公司一般都会提供以上两种服务,而小公司一般只会提供其中的一种。为了竞争与生存,他们的服务一般有以下几点特征:快速(极短的用户等待)、准确、准时、可跟踪,有的还拥有巨大的国际网络。此外,他们会与主要的顾客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因为在这一行业,主顾会提供稳定、持续、可观的收入与利润,竞争自然也自然激烈。3、典型的航空货运运输流程是这样的:揽件打包/分发陆路货运机场海关(安检、海关检查、扫描)分区待发运往目标国家(再次打包/分发)送至顾客。4、在中国,一个包裹的运输可能要经过陆、铁、空、水、海等不同环节,而主管这些环节的部门也不相同,政府这种分部门的管理使简单的运输变得很复杂,官商关系变得更加重要。此外,航空货运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高额的投资用于整个运输流程设备及其控制设备的购买与管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资本才能打造出一个高效且巨大的运输代理网。,三、行业分析,5、该行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拥有高投资高回报的市场属性,在可预见的将来,行业市场的容量增量巨大,其增长率不仅高还可持续。6、对外资企业的限制很严格。鉴于国家安全考虑,该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政府的严格管控之中,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后,外资企业依然不被允许进入该行业提供相关服务(航空货运及速递业务)。如今,中央政府利用外资投资法案及航空管控条例限制外资企业的商业活动。理由很简单,中国没有足够多的飞机,需要对国内的市场加以保护,这就导致很多外资企业只能绕道香港,现在大概有一半的货物需要从香港进行中转。7、对货运代理的限制也异常严格。外资企业必须获得货运代理资格证才能开展国内的业务,而取得这一资格证需要通过两个部门对外经贸部和中国民航总局,而中国民航总局的批文更难获得,他需要对你进行“合适”的核查与认定,一个外资企业为开辟单个城市业务耗时多年也不足为奇。8、对中国本土的公司限制也是有的。如:不允许外资或为外资操控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营快递业务、持有报关许可证、持有保税仓储执照。因此外资企业被迫通过中国本土的代理或非外资控股的合资公司来运营相关业务。,三、行业分析,9、中国的两个国企中国邮政和中国外运集团是政府长期指定的外资合作对象,其中中国外运集团是中国最具实力(拥有全方位的运输能力)的企业,其主导了与外资的合作,其中就包括DHL与UPS,但是联邦快递还未与之达成合作(原因是其前任领导认为中国外运集团可能不能达到其运营标准)。10、即将开放的空中速递市场也将为国内的其他公司提供与外资合作的机会。11、业内人士都对中国的行业市场开放持开放乐观态度。认为中国在加入WTO后将为行业开放带来希望,全外资的将被允许开放运营,任意适合的附加值也将被允许提供。附录已有市场开放的时间表。12、市场容量及增长。从1990年的369,722吨到2002年的2百万吨,根据MOFTEC的数据,从1990年到1999年,该行业的年均增长达到17%,基本上是同时期全球增长的三倍,其中国际航空货运在2002年增长达到21%,是1990年到2002年之间的总和的5倍(附录二)。2002年的国内航空货运占比为79%,行业分析师预测外资企业单单是进入中国国内速递市场在未来十年每年都将有17%的增长,而这一块业务长期以来被拥有大量在编人员的中国邮政所把持。13、中国政府正在新修建或扩建机场,包括更新电子设备和货运处理设备。中国民航总局官方预测在2010年之前中国的航线增长将有更快速的发展,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当下行业便利设施不足、基础设施差、客户服务效率低的现状,这些都在阻碍着行业的发展。,四、市场分类及用户行为分析,1、市场分类:家庭顾客服务、商业顾客服务。2、家庭顾客服务:市场小、顾客对价格敏感、对服务知之甚少。3、影响家庭顾客选择的因素:广告、口碑、公司品牌信誉。4、商业顾客服务:重视主顾且可以进一步细分不同类型的服务(文件、包裹、航空货运)对应不同的具体行业顾客以及他们对服务的不同要求。(1)文件:主要顾客是银行业、金融业、某些专业领域、健康服务业、轻工业等,他们对快递服务的守时、可追踪、安全性要求很高,像银行与金融业对文件的保密性与快速很看重,他们对某一速递品牌的忠诚度很高,价格倒不是那么重要。(2)包裹:主要顾客是高科技行业、轻工业(部分)、重工业(部分)等,他们对快递服务的守时、快速要求很高,有时候还需要快递服务对他们的生产及供应流程要有所了解,他们需要更“温柔”的服务和更“仔细”地打包,小心翼翼得对待他们得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他们会对快递服务的运营网络和营业时间很在乎。(3)航空货运:主要是制造业,包括服装、鞋类、眼睛等行业,他们的货物体积和重量很大,但是对价格却很敏感,这使得行业的利润很薄,而他们会通过考察快递业的时间、货物管理能力、服务网络及可选性来选择谁为他们服务,即使这样,行业的竞争还是很激烈。,五、竞争分析,1)中国本土竞争者A、数量多,截止2002年,有超过1500家快递公司,包括地方政府运营和国营的公司,占据国内64%的快递市场份额。B、竞争力两极分化,只有130家快递公司做到跨国经营。C、分布集中,主要利用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和中国航空D、以EMS为领头羊,拥有遍布全国的邮政系统,国家政策法规的保护,经过多年经营,品牌知名度较高,同时建立比较稳定的客户群体。E、运输效率低、运价高、投递失败率高,市场份额逐年下降,五、竞争分析,(2)跨国竞争者A、国际网络覆盖面广,在国际业务上具有领先优势,经济实力雄厚,硬件设施完善,技术支持力度大,服务理念明确,服务时效性高,提供个性化服务,管理机制科学,员工职业素养高。B、以UPS为例:美属目前实力雄厚的全球快递巨头之一。在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选择和本地企业中外运建立合资企业,没有耗费过多资本投资网络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是依附于中外运和商业航空公司的物流网络提供快递业务。当中国进入WTO之后,对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放宽限制,促使UPS扩张在华发展版图。面对实力相当的UPS,联邦必须明确自己的在华战略,是着力地域扩张扩大市场份额,还是更多的完善现有覆盖网下的速递服务用品牌来占领市场。,五、竞争分析,联邦快递在国内的网络建设速度相对其他三家国际巨头,劣势较为明显。同时,本土化战略的实施也相对较晚。,六、未来五年规划,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联邦快递应该主要进行集中战略和多元一体化战略(一)多元一体化化战略1、完善业务组合。现在,联邦在国内的业务还是以包裹物件速递为主,但作为全面的物流企业,联邦在国内也要重视多元化,提供快递物流方面的多项服务,并且在物流领域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必要时候进行联合、并购,最终达到增加利润、赢得客户的目的。在2007年正式完成大田集团国内快递业务的收购,成为在中国运营的全外资公司,这大手笔的收购,透露出联邦在华的多元化发展雄心;2009年就要投入运营的广州白云国际转运中心,也必将促进联邦业务服务的多元化发展。,六、未来五年规划,2、加强合作。与中国外运集团建立合资企业,中国外运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运输机构,与该集团建立合资企业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优势,享受其广泛的资源。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这是拓展中小地区运输系统的有效途径,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资源能够得到灵活有效的利用。,六、未来五年规划,(二)集中战略1、成本调整快递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要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在服务网络建设、生产设备更新、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本。而同时快递又属于服务行业,资本投入的回收期较长,风险较大。因此,有效调整成本是企业扩张的必要措施。在人力资源方面,精简人员不仅有效降低成本开支,同时简化团队组织结构,便于加大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但是要明确的是,不能一味地削减人员,而忽略了员工情绪,否则失去向心力,企业一样无法继续前进。在配送环节,对燃油费用的开支使其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低价的燃油供应,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将能有效的控制成本。在航线权限方面,能在国际航线上实现直航,减少中转数量是降低运输成本的关键因素。于明年投入使用的广州白云机场亚太转运中心,将会大大提高货物运转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六、未来五年规划,2、产品服务差别化满意的服务可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实现企业利润。如今,大多快递竞争对手都明白满意服务带来的高额利润,都致力于提供满意的服务,赢得市场需求。怎样的差别化服务提供,能保证联邦的竞争优势,加快在华发展速度呢?联邦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来自竞争者的压力。3、塑造可信赖、及时、准确的品牌形象,增加客户的信赖度。4、加强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快递行业,这句话相当恰当。联邦也必须将其在美国本部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实力带到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来,建设一套完善的信息技术体系。通过普及软件应用,加强对在途货物的实时监控,确保客户在自己的办公室就能轻松了解货物运输情况,提高服务质量。业务处理中先进扫描技术的应用,加快了业务处理速度,提高业务量。,六、未来五年规划,5、因资源有限,应做细分市场,精确对接用户需求。6、做好客户管理,特别加强主顾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