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单元训练(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习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19680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单元训练(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单元训练(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单元训练(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训练(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一、单项选择题1.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A.统一全国B.消灭袁绍C.称雄北方D.建立魏国2.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3.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B.修建水利工程C.发展造船业,促进海上贸易D.发展丝织业,蜀锦行销三国4.西晋在我国历史上昙花一现,统一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西晋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标志是()A.官渡之战的胜利B.西晋灭蜀C.长平之战的胜利D.西晋灭吴5.改编题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内迁,汇聚中原,和汉族人民长期杂居相处所呈现出的主要趋势是()A.民族间战争不断B.民族交融C.民族间隔阂加深D.民族对立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A.东汉B.西晋C.东晋D.北魏7.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有()北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自然条件优越战乱少,社会稳定国家的统一A.B.C.D.8.南北朝时,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采购丝绸和瓷器,首选城市应该是()A.广州B.建康C.扬州D.荆州9.xx福建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A.促进了民族交融B.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C.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D.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10.xx黔西南下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迁都城2.讲汉话3.改姓氏4.通婚姻5.穿汉服A.百家争鸣B.秦始皇巩固统一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11.改编题到目前为止,电脑已能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的人是()A.祖冲之B.贾思勰C.蔡伦D.张仲景12.改编题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东晋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人们形容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作品兰亭集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这位人物是()A.钟繇B.顾恺之C.郦道元D.王羲之13.改编题石窟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其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南北朝时期石窟群的兴建是当时什么广为流传的历史见证()A.佛教B.C.基督教D.道教14.改编题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是()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交往与民族交融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二、非选择题15.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史记与晋书中描述的江南地区有什么不同?(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3)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所说的“民勤本业”表现在哪些地方?(4)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重要启示?16.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方凳胡床魏晋南北朝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这些坐具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请写出这一时期五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3)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影响是什么?(4)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参考答案1.A2.C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时期的有关知识。修建水利工程是魏国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发展造船业,促进海上贸易是吴国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发展丝织业,蜀锦行销三国是蜀国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采取的措施,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故本题选A项。4.D5.B6.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故本题选C项。7.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并未统一。故本题选A项。8.B9.A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222年,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5世纪。他生活在北方地区,并没有加快江南地区的开发,也没有完成南北方的统一。故本题选A项。10.D解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主要措施包括:讲汉话、穿汉服等。故本题选D项。11.A12.D13.A解析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雕刻着大量的佛像,这些佛像雕塑说明了当时佛教的兴盛。故本题选A项。14.B15.(1)史记中描述的江南地区地广人稀,人民生活困苦,没有得到开发;晋书中描述的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人民富足,生活安逸。(2)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3)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实行农业多种经营。(4)重视先进生产技术普及与推广;重视优良农作物推广;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重视经济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产,防止环境污染等。16.(1)皇帝:秦始皇。目的:抵御匈奴。(2)匈奴、鲜卑、羯、氐、羌。(3)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