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范学习的条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71787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规范学习的条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社会规范学习的条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社会规范学习的条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规范学习的条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内容概括,第一节 社会规范学习的条件,第二节 社会规范学习心理研究对教育的启示,本章主要内容:,依从性、认同性和信奉性学习发生的条件,从众、服从发生的条件,认同学习基本条件,影响认同学习的因素,社会规范心理研究对教育的启示,社会规范(social norm)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由一定社会组织提出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社会行为的标准、准则或规则。社会规范学习(social norm learning)指对社会规范本身的认识理解,亦即遵从态度的确立和信念、信仰的形成过程。在对社会规范遵从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个体还经历了依从性学习、认同性学习和信奉性学习等不同阶段。,第一节 社会规范学习的条件,社会规范的依从性学习是指个体对社会规范的依据和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存有某些抵触情绪,但迫于外在的压力不得不执行社会规范时的一种学习水平和状态,是一种对社会规范的初级接受态度。社会规范的认同是对规范行为的榜样(遵守规范的人和事)以及对遵守规范的必要性的认识和自觉建立同一性反应的过程和状态,是对规范和榜样在思想上、行动上的趋同。社会规范信奉就是对社会规范的信服崇拜以及遵照执行。,社会规范的依从性学习、认同性学习和信奉性学习是社会规范接受过程中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从众 (Conformity)是指主体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和体验,在他人或群体认识、行动构成的无形压力或诱导下,不由自主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权威的作用、自我的个性状态及对环境中危险因素的估计有关。 1.大多数人的一致性(大多数人在态度和行为上的相同性) 2.权威的作用(这里的权威因素指主体心目中的权威) 3.个体的自然及文化状态 4.对危险的可能性判断(本质上看,从众行为是个体安全需要的表现),(一)从众发生的条件,一、依从性学习发生的条件,从众的实验研究,白林博士“关于对温度的从众性判断的实验研究”,阿希(Solomon Asch)的线段判断实验。,米尔格拉姆(Milgram)的现场实验,到底那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等长?,阿希的实验,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实验,米尔格拉姆的现场实验,楼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于1969年做了一个现场实验。他让实验助手在纽约闹市区的街道旁仰望某高楼的六楼窗户,发现过往的行人不期而然地也朝窗户望去,并且安排站在那里的人群越大,就有越多的过路者受影响,随着他们看那扇窗户。这是一个典型的从众范例。,小资料,毛毛虫也从众法国自然科学家约亨利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些毛毛虫排成一个圆圈,中间放一些食物,奇怪的事,这些毛毛虫只是一个一个地跟着前面的爬行,而没有一个爬向食物,直到饿死为止。科学家认为,这就是毛毛虫的从众行为。在其他动物的身上也能够看到从众的现象。可见,从众是一种跨种系的普遍的适应现象。,作为依从的另一种表现,服从也是一种处于盲目状态下、屈从于外在压力的社会规范接受水平。服从(Obedience)是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对客体提供的社会信息的概括、判断和推理,为寻求奖赏或免受惩罚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1.个体特征方面的条件 个体特征是指影响服从行为发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因素(具体包括个体原有的心理、生理状态,个体特征及性别、年龄等等)。2.环境压力方面的条件 直接的环境压力:指眼前的能马上见到后果的环境压力,表现为监控和奖励与惩罚手段。 间接的环境压力(情境压力):把人放置在一个控制得很好的情境中,一切都安排得使人只有服从而很难不服从。(美: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一、依从性学习发生的条件,(二)服从发生的条件,二、认同性学习发生的条件及影响认同学习的因素,(一)认同学习的基本条件,1.强烈的内部需要(认同学习的首要条件)2.榜样及其特征(1)榜样行为的性质与结果直接影响认同的发生(2)榜样的地位与身份对认同学习的发生也有直接的影响。(3)榜样与主体的相同性程度也是影响认同发生的一个极重要因素。3.意义障碍和情感障碍的排除(从反面,从去消极因素的角度),1.强烈的内部需要 认同学习发生的形式:自发发生的认同学习和在一定教育条件下发生的认同学习。 认同主体强烈的内部需要都是认同学习的首要条件。 认同是人在其主体归属需要与榜样之间自觉地建立同一性的反应过程和状态。这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主体归属的程度越高,对于榜样认同的可能性越大。其二,主体需要越能被某个客体所满足,主体对其就越容易形成认同。,2.榜样及其特征(1)榜样行为的性质与结果直接影响认同的发生 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和罗斯进行了一项儿童目击侵犯行为的实验,发现侵犯行为非常容易激起儿童的模仿而成为榜样行为。 1970年格鲁西以小学生为被试的利他行为的模仿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榜样的语言和行为统一的性质最容易引起他人的模仿与认同。 不仅榜样行为的性质影响认同,榜样行为的结果对认同的影响更深刻(1965年班杜拉-受到奖励的行为易于激起儿童的模仿和认同)(2)榜样的地位与身份对认同学习的发生也有直接的影响。(3)榜样与主体的相同性程度也是影响认同发生的一个极重要因素。 榜样与主体的关系来认识影响认同发生的因素:榜样与真实的人越不相像,导致受试的模仿越少;相反,榜样与主体在主客观条件上越相似或越接近,就越容易成为主体仿效和认同的对象。 榜样与主体的相同性程度不仅指他们在客观环境和境遇上的相同或相似,更重要的是榜样与主体性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程度。严格的讲,主体选择以谁为榜样是以自己的内在需要为基础的,这种需要既包括归属需要,也包括自我完善和提高的需要。主体需要的性质与榜样的品质越相似,引起的认同就越强烈和深刻。,3.意义障碍和情感障碍的排除(从反面,从去消极因素的角度)意义障碍(认识障碍)思想认可是行为趋同的基础,意义障碍正好阻碍了思想上的认可,便必然影响认同的发生。情感障碍是一种体验和感受上的障碍。出于长期的行为定势,在情感上难于接收,难于转弯。 在意义障碍和情感障碍彻底消除后,规范认同才能稳定地建立起来。,二、认同性学习发生的条件及影响认同学习的因素,(二)影响认同学习的因素,对社会规范的认同是复杂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外影响源共同构成了影响社会规范认同的基本因素。下面我们从内外两方面对影响认同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1.影响认同学习的内部因素(即学习者方面的因素)2.影响认同学习的外部因素(学习者以外的环境、背景因素),1.影响认同学习的内部因素(即学习者方面的因素) 学习者已有的主体意识结构(学习者在以往的交往经验中形成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 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表现在性格和能力两方面;性格中的理智程度、独立性水平、自制力状况,能力中的判断、思维水平都影响着社会规范认同及其水平) 学习者对规范的学习方式(思辨学习、观察学习、生活体验学习)。 思辨学习:通过对认识领域的抽象理论的分析与思考,而对社会规范形成某种认同态度。 观察学习: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模范执行社会规范榜样行为的观摩,在个体内心引起某种认同态度。 生活体验学习:从自身的实践中,在亲身经历的人和事中学习社会规范。 对社会规范不同的学习方式会影响对规范产生的认识和体验的深度和水平,由此影响认同态度的形成和水平。例如:亲身经历的生动、鲜明和深刻程度较高;仅仅是在字面上,通过他人传授获得的,如不与个人经验和体验相结合,其稳定性程度则会较低。,2.影响认同学习的外部因素(学习者以外的环境、背景因素) 主要包括:需要学习的社会规范本身;这一规范传授的社会背景;规范传授者的特征及师生关系;规范的传授方式。 社会规范学习的对象是社会规范本身,社会规范接受也就是将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主体的自觉规范行为。学习和接受的对象的特点直接作用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会最终影响到学习和接受的水平。 社会和时代的状况成为规范学习的重要参照系而作用于规范学习 规范传授者的特征及师生关系也是影响规范认同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学校教育中,学生在学校中的社会规范学习大多是以教师为媒介,教师的特点,包括教师本人的品格、其对于规范的理解认识程度、教师的教育才能以及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性质和水平就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规范的传授方式:强制型、民主型、情感型传授方式 强制险规范的传授以命令为主,缺乏对接受者内心世界的了解,传授方式简单生硬; 民主型即在规范传授中充分尊重学习者的需要和愿望,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教授社会规范,教授过程充分说理,而无任何不必要的强制倾向。 情感型在社会规范传授过程中十分重视情感的启发与促进作用,声情并茂的教授,并辅以动之以情的事例和榜样,使规范传授处于浓厚的情感氛围之中。,三、信奉性学习发生的条件,社会规范信奉学习的条件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条件指学习者自身的心理条件,即在社会规范信奉形成过程中学习者心理活动的哪些方面参与了这一形成过程。外部条件是指社会的、教育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条件,它们参与并影响了学习者社会规范信奉的形成过程。 社会规范信奉学习的内部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体需要是个体社会规范信奉的基础性条件 (二)对社会规范及其依据的深刻认识是社会规范信奉的决定性条件 (三)产生与社会规范和规范行为相关的情感是社会规范信奉关键性条件,(一)强烈的主体需要是个体社会规范信奉的基础性条件 社会规范的依从性学习产生于个体的安全需要; 认同性学习产生于个体的归属需要; 信奉性学习产生于个体表现自我最高认识能力和水平的需要是展现自我能力和水平、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部分,因此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 终极归属需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需要,它可以被看成是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理解在人类行为中的反映。终极归属需要并不仅仅表现为对终极人生归属的认识,还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终极意义上的归因。 个体表现自我最高认识能力和水平的需要以及终极归属的需要构成社会规范信奉性学习的基础性条件。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要对某种社会规范信服崇拜和遵照执行,首先是由于主体有一种表现自己认识正确和要找到终极原因的需要。正是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个体进行了信奉性学习。可以说,信奉始动于人类本身。,(二)对社会规范及其依据的深刻认识是社会规范信奉的决定性条件 对社会规范及其依据的深刻认识最少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其一,对规范及规范行为结果的认识; 对规范行为结果的认识就是对于规范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和个体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对社会规范信奉态度的形成关系重大。其二,对社会规范依据的认识;其三,社会规范意义障碍(认识障碍)的消除。 有些认识障碍常常使得对社会规范的正确认识不能形成。,(三)产生与社会规范和规范行为相关的情感是社会规范信奉关键性条件 对于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是认识和情感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复合心理结构。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内心体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情感是刺激因素、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在头脑中整合感受的结果。 在社会规范的学习中,当学习者掌握了有关社会规范的知识之后,能否产生相应的规范行为的关键条件是学习者是否形成了与规范和规范行为相关的情感。(积极地情感因素,认识和情感的结合就会推动规范行为的发生。在规范认识、与规范相关的情感、规范行为的多次结合和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对于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和对社会规范的信奉状态。与社会规范相关的情感是从规范认识到规范行为的中介和桥梁,也是社会规范价值信念和社会规范信奉态度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条件)。 冯忠良先生认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丰富主体对情境的感受,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对情境进行评价和通过“替代”作用而达到。 北大附中的教师们在社会规范教学中通过联想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与社会规范相关的情感体验的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第二节 社会规范学习心理 研究对教育的启示,一、创设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激发学习者内在的规范动机,三、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遵规体验,四、在遵规行为中不断深化对社会规范的认识,五、在实践、体验和反思中形成遵规信念,一、创设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践证明,以往的德育学科教学采用与智育学科相同的授课方式进行,在促进学生形成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 德育学科设置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某种社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对学生“育德”的作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及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德育情境的范围十分广泛,一般包括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风和班风、教师的榜样作用、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状况等等。,学习者自身的内在需要是影响规范学习的重要条件,学习者遵规的动机是其遵规行为的心理基础。因此,激发学习者内在的遵规动机十分重要。 学习者学习和遵守社会规范的动机从根本上看就是在其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动机,这一动机是确实存在的。从想做好孩子的心愿,到被社会所接纳、认可和尊重的愿望,都是遵规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都会处于个人成长的需要学习社会规范,遵从社会规范。 由于规范对人行为的约束性,遵规和违规始终是个体行为选择中的一对矛盾。因此,激发起学习者内在的遵规动机就需要良好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智慧。教师只有富于教育智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规范动机。,二、激发学习者内在的规范动机,活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因素,活动全方位地影响着活动主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信念。 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良好的内在体验对学生规范学习的影响。为此,在社会规范教育和学习活动中,高度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探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三、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遵规体验,要始终抓住学生对社会规范的认识不放松。,四、在遵规行为中不断深化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在学生学习的开始,要讲清社会规范是什么,以及怎样做才是遵规行为; 在学生的行为实践中,要通过实践结果反馈加深他们对社会规范的认识,使其进一步产生对遵循社会规范必要性的深刻认识和体验; 在学生处于社会规范依从状态时,要通过加深对社会规范的认识,推进其向社会规范认同和信奉阶段的过渡,最终使其在对社会规范具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遵规的内在体系。,对社会规范高度遵从态度的形成既是社会规范教育的目的,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认知、实践、体验、反思、再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 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学生在认知、实践、体验、反思、再实践等各环节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力求推动学生在不同环节上的发展,使学生在由各种环节组成的活动中认识从低到高,从表面到深刻,获得良好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完善规范行为,最终升华为遵规信念,成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在生活中健康成长的人。,五、在实践、体验和反思中形成遵规信念,谢谢大家!,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