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心得体会WORD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71707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船精神心得体会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红船精神心得体会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红船精神心得体会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船精神心得体会学院:矿业工程学院支部:采矿研究生党支部姓名:高强专业:矿业工程早在 2005年,习近平同志就深刻论述过“红船精神” ,他说,“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2017年 10月 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红船。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今天,重温“红船精神”,就是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在“红船精神”引领下,我们党从民族大义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发动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夺取了政权,从此成为在全国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全面提升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条件下,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更要坚持“红船精神” ,把“红船精神”贯穿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来。要把弘扬“红船精神”同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结合起来,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习近平同志指出, “红船精神”是鼓舞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国革命的航船是在惊涛骇浪中到达成功的彼岸的,中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航程同样也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 “红船精神”昭示我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矛盾、新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 “红船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属于未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 ,切实增强不辱使命的信心,以永无止境的追求、善谋新篇的担当,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红船精神”作为革命精神之源,本身就蕴涵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价值元素。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 “红船精神”是开展政治信仰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引领。要将“红船精神”的学习宣传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与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尽心尽力为改革发展而奋斗。充分发挥“红船精神”的精神激励功能。南湖红船不仅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也是锤炼政治品质、保持崇高精神的加油站。习近平同志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船精神”的精神激励功能,更加突出理想信念,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不断锤炼品质、提升境界,着力培育为民情怀,联系群众在“密切”上下功夫,服务群众在“具体”上见行动,切实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更加突出责任担当,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切实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规律作出决策、用行动破解难题,真正把强基固本、大抓基层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深;更加突出创业争先,引导基层一线和广大群众保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昂扬斗志,千方百计释放和激发改革红利、创新活力、发展动力,不负重托、率先发展。我们要大力发扬“红船精神” ,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牵引作用、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持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协同推进等方面,保持战略定力,追求更大作为,大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让“红船精神”迸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作为一名大学生共产党员,不仅要学懂弄通“红船精神” ,还要让“红船精神”真正体现到自己的学习科研与日常生活中,不能只让“红船精神”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地入脑入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