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自测试题 语文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1243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自测试题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自测试题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自测试题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自测试题 语文版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注音中每组都有一个错的,指出并改正过来。(3分)A.毡子(zn)B.猗郁(y)C.外壳(k)D.恹恹(yn)A.淅沥(x) B.如砥(d)C.晕圈(rn) D.锤炼(chu)A.倦怠(di)B.干涸(g)C.虬枝(qi) D.婆娑(su)2.在具体语境中解释画线词语。(8分)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视野: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纵横决荡: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主宰:坦荡如砥:3.文学常识填空。(6分)(1)白杨礼赞作者_,原名_,字_。作者有长篇小说_,短篇小说_。本文体裁_,选自_,本文写于_。(2)囚绿记的作者是:_,原名_。他是我国现代_家、_家。4.改正病句。(3分)(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2)语言是否通顺是评定好文章的标准之一。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和“温和、坚强不屈”“挺拔”都是赞美白杨树的,请指出,这些词语中赞扬白杨树外在美的是(),赞扬白杨树内在美的是()。(4分)2.这段文字中的四个反问句中,和其他三个反问句在反问形式上不同的一句是:(3分)3.第3、4句中画线词如果都换成2句中画线词好吗?为什么?(3分)4.选文第二、三自然段赞美白杨树角度有什么不同?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4分)5.文章结尾写楠木的目的何在?结尾的作用是什么?(4分)(二)古往今来,赞美牡丹、菊花、莲花的诗文可谓多矣;而对绿叶的赞美却鲜有所闻。或许有人说:绿叶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既没有鲜艳的色彩,也没有婀娜的姿态。其实,花儿之美,是整体美。如果没有绿叶的陪衬它便会显得单调刺目,正因为有了绿叶,它才构成一个美的和谐,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绿叶长在鲜花之下,总是谦逊地低着头,从来没有趾高气扬过。它不在意行人的注目礼,即使听到行人一味赞美鲜花而冷落自己的时候,也毫不嫉妒,依然兴致勃勃,忠于职守。绿叶的生命虽然短暂,然而,它却把自己的一切完完全全地奉献给了大自然。“年轻”时,它生机勃勃,青翠欲滴,把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必须的氧气;“年老”时,它脱离母体,投向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更护花”。1.文章第1节把绿叶和鲜花进行(),突出了绿叶的()作用,表现了绿叶()的性格。(4分)2.第2节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绿叶的()和()。(2分) 3.第3节表现了绿叶()的精神。(2分)4.本文和白杨礼赞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是:()(4分)三、写作(50分)学习白杨礼赞的象征手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记叙文。要求:通过对某种事物的具体描写,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写500-600字。提示:把所描写的事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联系起来,写出它的象征意义。前半部分要着力描写事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某一特征,后半部分把它人格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1.A.zhnc.ynb.h2.3.略4.(1)将“为什么”移到“至今”前面。(2)去掉“是否”二、阅读(一)1.挺拔、伟岸;温和、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2.第一句3.不好。因为2、3、4句从表达内容上看是层层深入的关系,3、4句的画线词直接表明这样的关系,这样写,更利于引发读者共鸣。4.第二自然段写精神,第三自然段与楠木对比写;递进。5.写楠木为了以树比树,以人比人,以达到艺术效果一致,协调,完整。再次点题,呼应开头,深化中心,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二)1.对比衬托默默无闻,不计名利2.谦逊乐观3.无私奉献、自我牺牲4.对比、托物言志三、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