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引导式教育.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1010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瘫引导式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脑瘫引导式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脑瘫引导式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介,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education,又名Pet法)是由匈牙利AndrasPet教授创立。Pet主张对脑瘫儿童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强调一个患儿所需要的各种训练治疗和教育应由同一个人在同一个环境中给予,这个人被称为引导员。引导员全面负责患儿的运动功能、语言、智力、感觉、理解、个性、行为、社会交往和体能等训练。使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同步和全面的发展。近年来又与幼儿园及中小学文化教育相结合,受到国际上广泛重视,是目前世界上公认地治疗小儿脑瘫和运动迟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国际小儿脑瘫Pet法学术研讨会已召开了五届。,Pet法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本身自主运动的潜力,以节律性意向和娱乐性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员尽可能诱发患儿自主地完成各项动作。集体训练和家庭训练相结合。集体训练不但达到训练功能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其性格的发展,以及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而家庭训练保持了训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儿童的运动功能、语言、理解和感知能力的全面发展。强调每日24小时的严格训练,患儿每日从起床到入睡,有机地运用各种训练方法与日常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疗育。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为基础,并与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相结合。,引导式教育疗法的原理,引导式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功能障碍者通过学习可获得适当的功能,在学习过程中除了障碍者本人努力外,还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其他人的引导、诱发与教育,促进功能障碍的改善,创建有效功能(Ortho-function)替代原有的功能障碍(Dysfunction)。引导的方式是以适当的目的为媒介,通过引导者与功能障碍者之间复杂的整体活动,诱发功能障碍者本身神经系统的功能形成和恢复。,Pet教授认为脑瘫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困难,因为他不能发展适应或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而人的大脑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要克服脑瘫儿童的学习困难,需要研究教育学和创造最理想的学习环境。理想的学习环境的创造,就必须有一套超越各种专业的方法(Trans-disciplinary)引导员法,使孩子们在一天不同的情况下的学习得到融汇贯通。这是以“全人”的哲学为基础,重视人各方面功能发展的连贯性。,脑瘫儿童的康复需要多方面和复杂的经验,引导式教育就是以学习的复杂性(Theprincipleofcomplexity)为原则,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将各方面的功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复杂有序的整体。在引导式教育中,要像处理学习问题那样去处理脑瘫儿童的所有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以有效的功能(Ortho-function)替代原有的功能障碍(Dysfunction)。,引导式教育充分考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儿童的情绪发展,并认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成绩的好坏与他的情绪有关,尤其是他有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有关。为了便于学习,引导式教育把一些复杂的、难以完成的习作,拆解成一系列细小的步骤,这一过程称为习作分析(Task-analysis)。然后借助节律性口令性语言,将一系列习作程序组合起来,融入24小时日常生活的活动之中,这一连串的习作程序组合称为引导日课。引导式教育需要连贯,这种连贯不仅是一日之内的连贯,更是一周、一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连贯,这样就构成了一整套的引导式教育系统。,引导式教育的原则,脑瘫儿童与正常的孩子一样是通过相同的途径去学习:也就是说他们的语言、智力、情绪、性格和体能等各个方面发展应同步进行。脑瘫儿童的心智和性格的发展会帮助他战胜自己的行动障碍,人际关系、情绪、决心、意志、意识、经验和期望等会影响他整个人和他的全部行为,包括他的体能方面的表现。以儿童需要为中心:以儿童需要为中心是Pet法原则的核心,一切的治疗措施都必须围绕以孩子的迫切需要为依据。首先解决孩子的行走和日常生活技能,并根据需要随时变更教育训练的重点,疗育促通,创建有效功能:通过特殊的诱发技巧,根据患儿的需要反复给患儿提供达到目标的意识供给,使其产生意图化,借助工具或机械的辅助,应用运动的重力和肌肉本身的弹性,促通瘫痪儿童肌肉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创建有效的功能。即需求动机意图化有效训练创建功能达到康复。诱发学习动力、激发主动意识:鼓励和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向往目标、向往成功,利用环境设施和小组动力诱发学习动力;以娱乐性、节律性意向性激发患儿的兴趣及积极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去迎接挑战,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整体意识、全面发展:对每个儿童要有全面的了解,根据小组大多数孩子们的需要,制定一些共同的目标,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应将脑瘫患儿作为“全人”来对待,对他们的语言、智力、情绪、性格、人际关系、意志、生活技能、体能和文化课学习等结合起来进行教育训练,并与其它各种治疗相结合,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极端负责、团队精神:以引导员负责的引导式教育小组全面负责小组患儿的生活、学习、功能训练和各种治疗。引导式教育小组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要了解和关爱每个孩子的问题和需要,策划目标、设计方法、安排课程和组织实施等。小组成员之间要亲密合作,示范和引导小组患儿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发挥团队精神。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训练,或将难度较大的动作分解成几个小的动作进行训练,待小的动作熟练后再串联起来进行训练,使孩子容易获得成功感,从而增强信心。教育训练与全天的生活流程相结合,做到合理编排、动静结合、融会贯通,让患儿在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习作程序,使生活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儿童学习的机会,并鼓励儿童将这种意识延续终生,以提高和巩固康复效果。,脑性瘫痪:不同年龄的脑性瘫痪,尤其是3岁以上小儿脑瘫和手足徐动型脑瘫效果最好。但英国的引导式教育家长学校对1岁左右的婴幼儿脑瘫进行引导式教育效果肯定。匈牙利、日本和香港采用Pet法治疗成人脑瘫也取得了很好效果。某些神经、遗传和心理障碍性疾病:如轻中度智力低下、运动失调、语言发育落后、肌肉萎缩症、关节弯曲症、成人偏瘫、孤独症、帕金森氏病和老年性痴呆等。其他:我们根据引导式教育的原理设计了一些简单的方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和核黄疸等高危儿进行了早期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引导式教育的适应症,Pet法主要组成部分,引导式教育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中心/学校和家长学校、计划项目、分组、工具和环境设施、引导员、节律性意向性、引导式诱发、引导式教育日课和评估等。,引导式教育中心/学校:一般接收岁以上小儿,可分为全托班和日托班,全托班孩子周一上午点到中心,周五下午点离开中心;日托班周15每天上午点到中心,每天下午点离开中心家长学校:一般接收岁以下小儿,需家长陪同一道进行训练,一般每周13次。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会十分活跃,兴趣倍增,这样便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调动孩子的学习潜能。同时家长还要学习怎样在家里使用木条台和梯背椅、如何训练孩子的粗大动作(坐、立、走)和精细动作,以便根据孩子的特点,添置一定的辅助工具,在家中继续训练孩子。并定期回校检查、评估,再根据孩子的进步情况重新设计训练计划。,引导式教育机构,每日计划(日程表)从早上起床、穿衣、上厕所、洗漱等个人卫生、向餐室移动、早餐、向训练场移动、习作课题程序准备工作(浸泡手脚、按摩和肌肉拉展)、躺卧习作程序、手部习作程序、体操、坐至站等习作程序、茶点、行走课题、交换场地、午餐、文化课(语文、数学、自然科学、音乐、美术和地理等)、手工、晚餐、引导式文体活动、游戏、铺床、个人卫生、沐浴、听(讲)故事等到晚上睡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日流程。,计划项目,每周计划在每日计划的基础上,日常生活活动不变,语言训练、运动习作和文化课科的内容,每周进行安排,如1、3、5、下午上语文课和数学课,24下午为自然课和地理课。其余时间为语言训练和运动习作课。向正常中小学、幼儿园那样编排课程表。每月计划包括激发能动性和自立精神、提高自我帮助技能、发展自身意识、促进肢体的功能活动、发展说话和交流能力、扩大活动范围和提高患儿对日常生活能力的信心。长远目标主要包括社交能力发展、创造力发展、运动功能发展、数字发展、认知发展和生活技能等的培养。,按照年龄、功能残疾性质和程度等进行分组,使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更能切合大多数儿童的需要。以便使他们互相刺激学习,使这一小组成为一个社会团体。平均每组由1030个儿童组成。每个小组都有自己长远计划和日常生活时间表。在一个小组的内部,对每一个组员而言,每天的活动安排是共同的,他们一起进食,上厕所,学习独站,一起唱歌,做游戏等等。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障碍,引导员需要采取个别的诱导和一些特殊训练,使其赶上小组大多数儿童的水平。必要时还可根据需要进行再分组,如上文化课时按智力水平高低来分组,上运动课时按功能残疾来分组,时分时合,但要保持相对稳定,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学习训练。,引导式教育的分组,长远目标,语言和文字(交流),创造力的发展,运动能力的发展,数学能力的发展,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个性、适应社会及情感的发展,环境和家具,工具和环境设施引导式疗育最常用的训练工具有木条台、梯背椅/架、木棍、塑胶圈、拐杖、木条凳、楼梯、地梯、平衡架、木箱凳、方垫、沙带、平行杆、步行器和特制自行车等。常用辅助工具有轮椅、扶手、镜子、各种肢体矫形带/扎/套、矫形鞋、电脑、电视和教学工具等。木条台易于抓握、固定,是脑瘫儿童学习和康复的主要工具。他们可以在木条台上学会躺卧、翻身、独坐等。木条台上可以插置塑胶圈,帮助固定肢体,纠正姿势的异常。梯背椅是脑瘫儿童独立活动的主要助手,可以协助下蹲,从坐位到扶站、独走等多种运动功能的训练。木棍和塑胶圈是脑瘫儿童训练上肢功能的主要工具。,按照日课的内容,以及儿童的高度和能力,布置教室的环境,并将常用的训练工具有机的组合成一系列功能训练的单元。如应用木条凳和梯背椅可以组合由坐位到站位,再到练习行走起步;应用梯背椅、楼梯、平行杆和地梯等组合成练习障碍行走的通道。各活动场所外走廊墙上应安栏杆便于患儿扶走移动。工具和环境设施是引导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帮助脑瘫患儿康复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木条台、梯背架、木条凳、木棍、方垫、镜子、台脚垫引导员使用一些特殊的和简单的木制家具,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功能障碍的儿童,需要配制适合该患儿的不同类型的家具。Pet法不主张使用其它的工具来代替其缺陷,通常在儿童从家中运送到学院的途中才使用轮椅。,圆木棒,引导员,引导员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负责儿童的教育。引导员指挥着本组整体,并建立适合活动的条件,与每个孩子建立密切的联系,引导员要了解每个孩子完成动作的能力,观察他的进展,相应地修改训练方案。引导员要确保习作是有目标的。,引导员的特点,引导员资格引导员是周密的策划者引导员是课题实施的楷模引导员是能力的诱发者引导员是细心的观察者引导员是具体的指挥者和计划的执行者引导员应掌握沟通技巧引导员要富有爱心和献身精神,节律性意向,节律性、意向性是引导式教育采用的一种诱发技巧之一。节律就是指动作的节拍。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帮助行动有障碍的儿童,发展动作的节拍感。意向是指一个人想要达到某个目标,当我们把这个意向用语言讲出来,就建立了语言和动作的连贯性,从而促使了学习动作的过程。节律性、意向性是训练的基础成分,它可以保证儿童的意识供给。节律性、意向性是引导式教育中唯一不同于其他的类似教育系统。,节律性意向性以躺卧习作程序为例,引导员发出指令:“我躺下”,孩子跟说并大声重复“我躺下、1、2、3、4、5”,同时实施这一动作。口令就是完成这一动作的意识供给,数字15就是调节动作的节奏。这种在引导式教育课中使用的节律性意向调节动作的方法称为节律性意向性。节律性意向性可以通过调节行为节奏来改善肌肉的张力,如明快的节奏可提高肌肉的张力,而优美舒缓的节奏可缓解痉挛肌肉的紧张。节律性意向性是引导式教育中唯一不同于其他的教育系统。,如重力诱发:利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重力诱发原理训练四肢运动。如下床训练:让儿童抓握木条台,推自己下台,当他们的双腿移到台边,两条腿在重力作用下继续下推,就会很容易下台诱发应用范例进食:情境诱发、工具诱发、触体诱发坐位保持:我双脚放平,双腿分开,双手放在饭桌上,我坐直。一手固定一手活动:我左手抓握扶手,我右手将饭菜放进嘴里。步行:目标诱发、工具诱发,引导式诱发引导者通过科学的手段引导功能障碍者产生预先设定的动作反应,并使其主动地、相对独立地完成这些动作,以获得个人生理及社会需要的能力称为引导式诱发。诱发的目的是使儿童在运动、语言、智力、心理行为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得到同步而全面的发展。诱发方法主要包括工具诱发、情境诱发、目标诱发、力学诱发、重力诱发、语言(节律意向性口令)诱发、动作的次序诱发、自身诱发、教育诱发和小组活动诱发等。,节律性意向性的方法:可以通过重复动作、数数字、有节奏的朗诵古诗、念儿歌、唱歌、游戏、拍手、跺脚和传球等来调节。节律性意向性的意义使要求完成的动作转变成孩子的主动行为,在引导式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引导员发出口令:“我举起双手”,孩子重复:“我举起双手”,这样,引导员就把自己要求孩子完成的动作成功地转变成为孩子的主动行为,这种转换对学习者来说意义重大,可促进语言或内在语言的形成,帮助建立动作与语言之间的联系,使习作易学易做。同时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调节学习气氛,促进动作、调节动作、发展孩子的时间概念,这些都有利于功能康复。,我双手抓握梯背椅,我双肘伸直,我向前推,我抬起左脚向前走,我抬起右脚向前走,我走向食堂。,包括学习几种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项目,如洗脸、洗手、吃饭、玩耍、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每一个步骤都由引导者严密设计。使用声音、图画、颜色和图表去引起儿童的注意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去做。,在引导式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孩子接受引导式教育课程训练从早晨起床开始到晚上睡眠才结束,这一整天的引导式教育课被称为引导日课。引导日课课程内容综合课程生活能力训练:包括吃饭、穿衣、洗漱、大小便等生活自理能力和游玩活动等,和日常生活流程同步进行,如起床时训练起床动作和穿衣,喝水时训练喝水动作等。,引导式教育日课,小组集体习作课程技能习作训练:析解课程(taskanalysis):将复杂的功能活动,如起床、洗漱、进食、穿衣、排便等,根据障碍者学习的需要分解成简单的部分,这些部分称为习作部分,这一过程称为析解课程或习作分析。例如下床排泄这一功能活动,为便于学习,我们将其分解为以下几个习作部分:抓握与放松、推自己下床、双手在梯背椅上上下移动、站位至坐位变换、一只手固定一只手活动和站着穿脱衣服等六个习作部分,将这些习作部用节律性意向性性口令贯穿起来,就成为一个引导课题。,组合课程又称习作序列(taskseries):将简单的动作按一定的次序连接起来这一过程称为组合课程。引导者根据各小组孩子的不同特点,制定一定的课题,将这些课题有机的串联起来,形成一连串的组合课,配以节律性意向性口令,使小组日课真正成为充满活力和有效的课堂。社交习作:通过做游戏、文体活动、小组座谈会和联谊会等来培养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能力。此外,对儿童离校前还应作就业前指导和重返社会的活动训练。,文化课学习:将中小学、幼儿园学习大纲内容,安排在日课中,不仅使患儿获得文化知识,还可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促进语言、智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个别训练: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功能残疾类型和程度不同进行针对性个别训练,使其跟上小组的集体活动。如手法治疗、个别辅导和行为矫正等。课外课程:包括日常的户外活动、组织郊游和参观访问工厂、学校等。英国IngfieldManor学校有时还组织患儿到国外参观旅游。,引导日课课程设计方法根据小组孩子的年龄和障碍特点和实际需要,以正常儿童的基本运动模式为基础进行目标设计,首先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员在设计习作程序前应对每一个孩子做认真细致地评估,尽可能使设计出实用、可行和有效的习作程序,使大多数儿童能够完成。并根据小组大多数孩子的完成情况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日课的教学方法主要要明确目标、反复练习,整日流程、实境学习:将这些引导课题在整日生活活动中有机地结合,在真实环境中反复实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反复强化。如吃饭时练习吃饭,穿衣时练习穿衣。从早上起床开始,就让孩子在真实环境中练习,练习掀开被子、起床、下床、大小便、洗漱、移动到餐厅、早餐、移动到训练教室、训练前准备工作、系列日课、中餐、系列日课、晚餐、文体活动、洗漱,直到上床睡觉。将这些系列课题循环运用、融会贯通,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日课教学时要充分注意丰富课堂环境、营造活跃气氛、善用诱发技巧,特别要随时随地地利用一切手段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兴趣及主动参与意识,让孩子自己完成各种习作,这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引导式教育的关键所在。,洗漱,Pet法在婴幼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模式(以英国为例),日作息时间表,10:00-10:10自我照料,脱衣10:10-10:50学习从躺位改变姿势10:50-11:00站立活动11:00-11:15学习自理和日常生活技能洗漱11:15-11:30学习吃饭、喝水11:30-12:00独自行走练习,主动转向习作程序12:00-12:20习作程序到创作性活动12:20-12:30准备吃喝的口技能练习12:30-13:15中餐教吃饭喝水13:15活动结束,两岁以内的患儿,以家长学校为主。每周23次,由引导员和家长在一起对小儿进行引导式训练,并教会家长,由家长在家中继续进行训练。23岁儿童,有一部分在家长学校,有一部分在Pet中心进行训练,主要根据家长意愿和病情需要。,语言训练,训练正确发音先训练最简单和最常用的单词句实物示范边说边做,提问引导答题模仿与跟随说话动作提示引导说话引导语言扩展,运动训练(抬头、翻身、坐、爬、站、走)以及理解、感知和交流等智力训练,下面举例英国小儿脑瘫Scope中心2001年秋季幼儿班习作程序。,课业一(俯卧)我抓住木棒1、2、3、4、5我伸展双腿,分开双膝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要点对称躺着,臀部伸直,运动训练躺卧课系列,课业二(抬头一)我抬起头看着我的双手(看着,看着,看着)我低下头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要点鼓励彼此相互对看,向左或向右看等臀部向下并放在中线位,课业三(抬头二)我呼气,低下头我吸气,抬起头(用不同的声音说)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要点从嘴呼出从鼻吸入保持头和身体中线位检查躺的姿势,课业四(屈腿一)我弯曲右腿1、2、3、4、5我保持不动1、2、3、4、5我把腿外伸,放下1、2、3、4、5我弯曲左腿1、2、3、4、5我保持不动1、2、3、4、5我把腿外伸,放下1、2、3、4、5我躺直1、2、3、4、5要点活动腿部同时保持抓住木棒臀部向下,课业四(屈腿二)我弯曲双腿1、2、3、4、5我压低臀部1、2、3、4、5我保持不动1、2、3、4、5我伸直双腿1、2、3、4、5我躺直1、2、3、4、5要点给孩子时间放松进入状态,课业五(抬手)我抓住木棒或圆环1、2、3、4、5我双手向前伸直1、2、3、4、5我把木棒或圆环放在头后1、2、3、4、5我抬起头及肘部向上1、2、3向下4,5(3)我躺直1、2、3、4、5要点头保持中线位双手持续抓牢,课业六(转身一)我转身我把一只手放向一边我推自己腿分开,合并(唱歌)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要点指明方向看转身方向,注意看引导手,课业六(转身二)我推向这边我把右或左手及腿放向这边我推自己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要点指明方向确保他们看向这边,课业七(抬手)我翻身仰卧1、2、3、4、5我放开金属环我放下双手1、2、3、4、5我抓住木棒1、2、3、4、5我举起木棒1、2、3、4、5放下木棒1、2、3、4、5(重复)要点调动孩子的主动性手臂活动度在对称位置向上,看着双手,课业八(屈腿一)我弯曲右腿我把脚放平1、2、3、4、5我保持不动我翻转膝部(3)我把腿伸直,放下我伸直1、2、3、4、5(重复左腿)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要点保持紧握木棒,头在中线位另一条腿伸直,屈曲腿部,脚放下,课业八(屈腿二)我弯曲双腿我放下双脚我放下双脚1、2、3、4、5我保持不动1、2、3、4、5要点两脚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课业八(屈腿三)我分开双膝(分开,分开,再分开)合拢双膝(靠近,靠近,再靠近)(3)我伸直双腿1、2、3、4、5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要点保持紧握木棒,头在中线位保持双脚放平双膝保持距离,课业九(翻身)我放开木棒我举起双臂(举起,举起,再举起)我翻身俯卧1、2、3、4、5我伸腿,我分开双腿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要点孩子们应看着翻滚的方向让孩子们有时间尽可能独立完成,课业十(跪起)我放回双手我曲膝我跪起1、2、3、4、5我抬头,低头我抓住椅背1,2我用手向上爬1,2我跪直1、2、3、4、5我臀部向下(向下,向下,再向下)我抬起臀部(向上,向上,再向上),要点四个方向跪着唱歌臀部向前完成一个恰当高度的跪姿,课业十一(站立)我放平一只脚我站起1、2、3、4、5我伸直肘部及膝部我站直(站直,站直,再站直)要点足跟向下,臀部在中线位唱歌,课业十二(下蹲站立)我用手爬下1,2我蹲下1、2、3、4、5我伸直双腿我站起1、2、3、4、5要点脚应该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使脚趾向前且双脚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课业十三(坐一)我弯曲双膝我坐下1、2、3、4、5(坐在条形凳上)我坐直1、2、3、4、5,课业十三(坐二)我放平双脚我分开双膝我伸背我双手放在膝上我抬头我坐直要点足跟向下,双膝分开并保持中线位坐着唱歌,念儿歌,小朋友,排排坐。脚放平,背挺直。我们大家看一看。坐得直是好孩子。,坐直歌:1=D2/41155|665|4433|221|小朋友呀坐得直坐得直呀坐得直|5544|332|5544|332|我们大家看一看啦啦啦啦啦啦啦|1155|665|4433|221|小朋友呀坐得直坐得直是好孩子。,课业十四(站)我抓住椅背我双手抓紧我把重心放在腿上我站起1、2、3、4、5我伸展手臂和膝盖我站直要点足跟向下,双膝分开抬头,背伸直,课业十五(婴儿习走),我左脚向前1、2、3、4、5我右脚向前1、2、3、4、5要点辅助引导员双手牵拉婴儿双臂。引导员跪或蹲下,一只手帮助患儿抬脚迈步,一只手帮助患儿另一只腿站直、足跟着地。,行走练习,课业十五(走一)借助助行器或双杠练习行走,我右手向前1、2、3、4、5我左脚向前走1、2、3、4、5我左手向前1、2、3、4、5我右脚向前走1、2、3、4、5要点迈步的脚尽量抬高。站立的腿尽量伸直、足跟着地。双腿保持一定距离,必要时跨在约5cm厚的长木板上练习。,课业十五(走二),我站稳(站稳,站稳,再站稳)我伸平双手1、2、3、4、5我左脚向前(站稳,站稳,站稳)我右脚向前(站稳,站稳,站稳)要点双脚之间要有一定距离脚跟要着地保持身体平衡需人保护,避免摔跤,课业十六(结束运动)我用手爬下1,2我蹲下1、2、3、4、5我把手放在地板上1,2我前后摇摆我向前移动双手,我跪下1、2、3、4、5我抬头(抬头,抬头,再抬头)我向前伸直双臂我伸直双腿我趴下1、2、3、4、5我躺直(躺直,躺直,再躺直),日课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有节奏,不可以中途停滞或中断,日课是在引导者的努力下,在一个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并完成。,日课的各个部分之间要有机的结合。引导者要善于观察班中各个儿童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综合考虑,并融会到连续的课题中去解决问题。例如,吃饭时,引导者就应想到儿童应采取何种姿势,以及怎样使手与眼保持协调。,引导者应善于观察。引导者不仅教育和指导该组,他必须对该组的每一个成员进行仔细不断的观察,观察他的进展。了解每个对象的能力、爱好,以便于制定恰当的目标,制定合适的课程。例如一个颈部肌肉乏力,不能将头在中线固定的儿童,引导员在训练他与别人沟通时,应鼓励他尽量以发声代替用点头表示。此外,引导员要通过观察、经常留意儿童的进度,从而制定进一步的目标。,习作程序:从上表的活动程序可以看到,孩子们每天都要花上几小时作习作程序的活动,反映出习作程序在每日常规中的重要性。每天第一个进行的习作程序通常是躺卧程序,而站立步行及坐着等程序则安排在其它不同时间进行。这些习作程序紧密地联系着,并互相补充,而每个程序所需时间则由数分钟至超过一小时不等。,日课程序:引导式教育体系中,并不是让患者每天重复相同的程序。引导者要制定周密的计划,一定要将计划写出来,并根据情况不断改变这一计划。,评估和记录对每个儿童每天都有记录,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每半年进行测试,以了解进步情况。,语言和文字(交流),在玩和唱歌时发出一定的声音或单个词靠吻及模仿成人闭唇主动地参与翻书跟随玩具从左到右慢慢熟悉有规律地使用韵律及歌曲按照要求模仿声音在熟悉的歌曲及韵律末发出声音练习各种各样的口头技巧游戏及课业,创造力的发展,积极地参与画画及揉面主动地玩各种玩具有节奏地唱歌及念诗用一系列乐器产生声音通过物体及玩具探究颜色,运动能力的发展,坐着,头沿着一定轨迹从左向右再从右向左通过抓紧和固定坐在家具上俯卧位时积极抬头独立地伸展,保持中线位形成食指分离主动从躺到坐,从坐到躺仰卧时主动放下双手从坐到站时主动转移重心依靠家具承受自身重量保持弯曲躺的姿势(注意脚的位置)练习朝四个方向跪,数学能力的发展,象成人一样找到相同的物体形成一遍遍地概念形成里外、上下、大小、开关等概念听并慢慢熟悉数字节律和儿歌听并观察物体的数量练习有关容量的数学语言满和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积极探索原因和玩具功能通过游戏、吟诗及唱歌指向并触摸父母及自己身体的部位通过感观探索各种玩具通过玩具、书本、图画和游戏识别不同的服务人群参加节日活动如圣诞节、感恩节,个性、适应社会及情感的发展,协助别人喝水协助别人吃饭品尝不同的味道/组织吃喝时坐在条形凳上看看手掌是否干净伸手脱去袜子及参与解鞋带在教室里形成容易的日常程序帮助组内的新孩子熟悉日程和工作人员,制定具体训练目标(以月为单位),提高自我帮助技能激发主观能动性和自立精神发展自身意识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发展发展说话和交流的能力恰当的项目让患儿在短期内能够完成,增强患儿和家长的自信心.和日常生活活动结合在一起.,引导式教育的评估评估的目的新生入学综合评估制定长短期目标,以利于进行针对性个别辅导和集体学习训练。阶段性进展评估,对每个儿童每天都应有记录,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每半年进行测试性评估,以了解进步情况、教学和训练效果,修订长短期目标或进行再分班。结束性评估,毕业离校或转学。,评估方法摄像观察:仰卧位时在腹下的支持与其相应的关系:支撑点、抬头和对称等。坐功能与臀部的姿势/竖头、支撑点/平衡的关系。坐位使用手与支撑点/平衡、对称、位置变化/运动模式、目的、节律的关系。从坐位到站位时与支撑点、运动模式和姿势的关系。站立与身体承受力、支撑点/平衡、姿势和对称的关系。走与支撑点/平衡、身体承受力、姿势、对称和位置变化/运动模式的关系。,测试性评估:由引导员对每个孩子的运动功能(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生话自理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情况等进行全面地详细地评估和记录。可采用规范化量表,如运动能力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Activitiesofdailyliving)等。对治疗前后的脑瘫儿童进行评价,目的是了解治疗效果,指导下一阶段的教育训练。家长评估,详细的填写评估登记表,一般每13月一次。,Pet法的进展,将骑马法引入,目前,Pet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开展了许多新的治疗方式,如在日本将骑马训练引入Pet法非常流行。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矫正髋关节内旋畸形、训练坐和平衡等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骑马、喂马、清理马棚等来训练一系列动作。通过乘马活动,可以使患儿提高自信心和自立性,以及马和人的关系,乘马时人与马的关系为基础,诱发和完成一系列运动,可以促进智力低下,学习障碍儿童的人际交往,语言理解和学习能力。骑马时,姿势一定要保持骨盆倾斜后才能坐稳,可以反射性地抑制紧张,保持正常运动,规律性骑马可以明显减轻大腿内收肌的痉挛性和改善手眼协调能力,还自动获得平衡反应与直立反应,教育网络,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引导式教育网络(InternetofConductiveeducation)多年,其目的是使引导式教育尽可能早的得到推广应用,使那些不能在特殊机构受教育的严重功能障碍者尽可能在其家庭或离家不远的地方受到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网络的形成可以让更多的脑瘫儿童受到治疗。,功能训练和义务教育相结合,Pet学校教育结构及训练内容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不断得到发展,国际Pet机构成功地实施引导式教育与义务教育相结合。目前英国所有Pet中心和学校都将引导式教育与幼儿园、中小学国家义务教育大纲的文化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使脑瘫儿童的功能训练和学习教育同步进行,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引导式教育中心和家长学校相结合,在西欧一些发达国家都有Pet中心和家长学校,仅英国伦敦就有49个Pet中心和家长学校。,:Ingfieldmanor家长学校每周二文体课程安排(2001年9月11日至12月18日),幼儿运动组主题帮助我们的人9月11日建筑师鲍伯:1、建筑师鲍伯的故事2、制作砖块3、搭积木4、给鲍伯线条画涂上颜色5、认识建筑材料9月18日售货员:1、购物的故事2、食品店购物游戏3、装饰蛋糕4、品尝各种味道9月25日丰收:1、农民的故事2、认识农具3将农产品分类4、种花生(玉米、小麦等)10月2日教师:1、在学校的故事2、在黒板上写字3用不同的物质粘贴老师和学生图像4、认识教具,10月9日医生和护士:1、在诊所的故事2、制作一顶护士帽3、认识医疗用具4、粘贴医生和护士图像10月16日牙医:1、牙医的故事2、印个牙印3、清洁娃娃的牙齿4、张口闭口10月23日警察:1、警察的故事2、警察抓小偷游戏3、指纹4、手枪手铐11月6日火:活动1、朗诵诗歌爆竹2、用红色画火焰3、点吹蜡烛4、火的故事11月13日火警:1、火警山姆的故事2、点火灭火3、救火车的声音4、水龙头11月20日图书室:1、书的有关故事2、绘书签3、读一篇短文4、发出“啊呣”声11月27日家庭:1、给妈妈画张像2、吻一个又一个3、家中一角4、熨烫、洗、吸尘器12月4日邮递员:1、邮递员彼特的故事2、收集将要寄出的信件3、粘贴邮票4圣诞卡12月11日圣诞节:圣诞节活动12月18日圣诞晚会:圣诞节相关活动,适应症和基础理论的发展,近年来,所有的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Pet法治疗小儿脑瘫。Pet机构不断取得进展,随着Pet法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适应症也不断地拓宽。有些国家应用Pet法治疗成人偏瘫、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老年性痴呆、孤独症、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后遗症和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此外,对在训练过程中,肌肉组织如何发生生物化学变化的机制进行深入地研究等。此外,Pet法亦将蒙特梭利教育法引进,对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亦进行了研究。,我们对Pet法在实践应用中的体会,我们引进了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瘫,做了引导式教育加丹参和施普善治疗婴幼儿脑瘫,引导式教育加按摩法治疗婴幼儿脑瘫和引导式教育在家庭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有4篇论文分别在第三、四、五届国际大会上宣读并发表。证明引导式教育也适合于发展中国家。我们已与英国、日本、匈牙利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并和英国小儿脑瘫scope签定了在我省建立小儿脑瘫Pet法疗育中心和家长学校,现在正在建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文明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脑瘫儿童的康复要求越来越高,引导式教育将以她全面康复和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优势独放奇芭。,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