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0815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夏志清称萧红为“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散文集牛车上等。其中呼兰河传在香港亚洲周刊评的“20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中位列第九。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xx年版)。有改动。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萧红也是鲁迅作品的忠实读者。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为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鲁迅去世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当鲁迅刚去世时,萧红写不出回忆鲁迅的文字,不是文章难写,而是情绪方面难以处理。1938年,萧红情绪的波澜稍有平息,便写出了两篇回忆鲁迅的文章。1939年10月,萧红在重庆完成了两万四千字的长篇回忆录回忆鲁迅先生,作为她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的一片心意。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记叙个人的生活经历或熟悉的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具有文献价值。(一)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1“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2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3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4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绞肉机绞成的牛肉,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海婴公子围着闹得起劲,一会儿把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看它,转身他又做了一只小鸡,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客厅后没到黄昏就先黑了,背上感到些微的寒凉,知道衣裳不够了,但为着忙,没有加衣裳去。等把饺子包完了看看那数目并不多,这才知道许先生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误了工作。5许先生怎样离开家的,怎样到天津读书的,在女师大读书时怎样做了家庭教师,她去考家庭教师的那一段描写,非常有趣,只取一名,可是考了好几十名,她之能够当选算是难的了。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6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那一天吃得是很好的。7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二粒。8【解析】1.“十一点半”“十一点四十五分”,明写时间,暗写和鲁迅先生的谈兴浓烈。2.“举着象牙烟嘴”沉思,多像一幅剪影,写出了鲁迅先生沉思时的安详之态。3.两个“嘱咐”,两个“一定”,流露出鲁迅先生对朋友的关心和爱护。4.三个“喜欢”,交代了鲁迅先生的饮食喜好。“喜欢吃硬的东西”也暗示了鲁迅先生刚硬的性格特点。5.谈话耽误了包饺子,说明“我们”谈话很投入,聊的内容很丰富。6.写海婴,写许先生是为了从侧面表现鲁迅先生的辛苦。7.再次出现“明朗的笑声”,再一次表明了鲁迅先生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8.鲁迅先生胃不好,但对萧红做的韭菜合子还是吃得很开心,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小辈的体恤之情。【段析】以上几段,写“我”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的事情。(二)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1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到整整齐齐,他常常把要寄出的书,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先生还要亲自动手。2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就是包这书的纸都不是新的,都是从街上买东西回来留下来的。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随手把小细绳圈了一个圈。若小细绳上有一个疙瘩,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准备着随时用随时方便。3【解析】1.许先生的话从侧面表现出了鲁迅先生认真严谨的做人做事风格。2.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做事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3.写许先生的细心,实际上是为了从侧面衬托鲁迅先生,表现他做事细心、严谨、追求完美的态度。【段析】通过写鲁迅先生包书的细节,表现了他细心、严谨的做事态度。(1)语言朴实凝练。文章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一个不能忽略的艺术特点就是其成功的语言运用。作者善于贴切、生动地使用语言,使其文字不但切情而且切“境”,如写鲁迅先生走路,只运用“抓”“扣”“伸”三个动词,就把鲁迅先生的习惯性动作描绘出来了,形象传神。(2)传神的细节描写。本文对鲁迅先生的某些细小的举止做了描写,把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鲁迅先生推到了读者面前。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以此来表现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精神、气质,如:“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坦白真诚、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同时也拉近了读者和伟人之间的距离。自 嘲鲁 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