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07140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难 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重 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学 习 内 容 (资 源)教学设计学习指导:自主学习:(用五分钟时间阅读31页和32页,勾画并填空)一、战国七雄1形成(1)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指的是从_年至_年。(2)战国初年,晋国被_、_、_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3)战国时期,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主要有_、_、_、_、_、_、_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2社会状况(1)著名战役:发生了_和_、_等著名战例。(2)战争结果: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地处西部的_,实力逐渐强大,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二、商鞅变法(用5分钟时间阅读33页课文,勾画并填空)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2目的:_,在兼并战争中取胜。3时间、人物:公元前_年,_任用_变法主持变法。4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画出即可)经济:_政治:_军事:_5作用:_【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合作完成习题)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3)用材料一中一句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4)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自学检测】1.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迁都洛阳 B重农抑商 C奖励军功 D严明法令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推行县制 D. 奖励军功 3.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人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改革是A尊王攘夷 B百家争鸣 C实行分封制 D商鞅变法5.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完成预习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形成能力 达标检测夯实基础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