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04731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愚公移山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愚公移山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重点)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难点)1朗读法;2.品读法;3讨论探究法。第1课时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还要不要发扬愚公的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1作者简介列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2文体知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3字词积累箕畚(j bn)始龀(chn)穷匮(ku) 万仞(rn)孀妻(shung) 智叟(su)一厝(cu) 荷担(h)迂(y) 魁父(ku)惩山北之塞(chng s)4听读录音,注意重音、停顿及语气。(1)惩/山北之塞(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5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读出感情。6独立学习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译出大意。(1)通假字指通豫南(“指”同“直”,一直)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一厝雍南(“厝”同“措”,放置)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2)一词多义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其如土石何(副词,表示诘问)之以君之力(的)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语气词)而面山而居(表示修饰)何苦而不平(表示承接)而山不加增(表示转折)(3)词类活用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面山而居(名词活用为动词,面向,面对着)(4)特殊句式宾语前置: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焉”前置)状语后置:告之于帝(状语“于帝”后置)被动句:帝感其诚(译为: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即“汝之不惠,甚矣”,你也太不聪明了)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故事。愚公移山最终成功。2理清文章的脉络。故事背景介绍两座山(面积、高度、地理位置)故事开端愚公率众移山故事发展愚公驳斥智叟故事结局移山愿望实现3按照要求找出下列句子。(1)愚公移山中表现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愚公反驳智叟的观点的句子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4)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4愚公的精神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步骤四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_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_第2课时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检查背诵。步骤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深入文本,品评鉴赏。1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何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文章一开头用夸张手法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影,写出了存在的困难,显出愚公的形象的高大,为写愚公作了铺垫。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家里人是怎样的看法呢?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这一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其次是愚公妻“献疑”: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最后是意见一致,立即行动。3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遗男“跳往助之”的情节?首先,“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其次,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4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哪些不同?(1)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首先是反对、讥笑、阻止,语气也很强硬,“甚矣,汝之不惠”充分表露了他的反对情绪。(2)出发点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关心,重点是商讨移山的具体问题,句子的着重点在“且焉置土石”。智叟则不同,他压根儿反对,所以他说话存在着故意夸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不同。5故事的结局是天神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1)这样不仅没有损害愚公的形象,反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这个神话结尾烘托了愚公的形象。(2)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6人物形象分析。愚公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有长远眼光,有坚强的毅力,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他自以为是,傲慢、武断,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二、自主探究,感悟精神1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眼光。2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作者反用其意,是带有明显讽刺意味的。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用智叟的“智”反衬愚公的“愚”,加重了对比色调,并增加了讽刺的色彩。三、自主总结,归纳写法。1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孀妻遗男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孀妻遗男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2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步骤三当堂演练知识拓展自由讨论: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我国近年来的辉煌成就?步骤四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_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_愚公移山愚公不愚:挑战困难坚持不懈 目光长远(大智若愚)智叟不智:鼠目寸光(智叟不智)对比、衬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